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喬新生:美國財長會來華嗎?還想讓中國重演歷史悲劇?

    喬新生:美國財長會來華嗎?還想讓中國重演歷史悲劇?

    2008年的悲劇會重演嗎?

    美國彭博社2021年8月11日報道,美國財政部長正在評估未來幾個月對中國的訪問,如果能夠成行,這將是她就任美國財政部長以來首次訪問中國。

    美國財政部發言人亞當斯迅速作出回應,表示美國財政部長2021年秋天沒有訪問中國的計劃。

    這標誌着美國這家著名財經新聞媒體機構負責人迫切希望「安排」中美財政部長會談,以便解決美國國內存在的問題。

    作為美國成功的財經新聞媒體,彭博社和它的創辦人一樣,熱衷於政治。在中美這場歷史性博弈中,彭博社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

    特別讓人感到好笑的是,美國病毒感染人數世界第一,死亡人數世界第一,可是,這家新聞媒體居然睜眼說瞎話,認為美國抗擊重大疫情世界第一。東京奧運會期間,這家新聞媒體更是在中美比較方面用盡了心思,擔心美國讀者失去信心,千方百計地壓抑中國,試圖保持美國的「高大形象」。

    美國財政部長是否訪問中國,本來是一個事實問題。可是,在美國彭博社的報道中,居然成了一個判斷問題。

    究其原因就在於,彭博社的創辦人已經意識到,美國經濟岌岌可危。他希望中國繼續向美國輸送商業利益,以便幫助美國渡過經濟危機。

    2008年華爾街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訪問中國北京,與中國達成默契,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幫助美國聯邦政府購買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的股權,實現所謂華爾街投資銀行的「國有化」。

    可是,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美國渡過金融危機之後,立即對中國實施制裁措施。中美關係陷入低谷。

    中國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歷史的悲劇。中國希望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但是,美國從來沒有把中國看作是平等的合作伙伴。無論是美國民主黨總統還是美國國務卿,在有關中國的問題上製造事端,不斷地遏制中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對美國沒有落井下石,美國就應該對中國感恩戴德。不要指望中國在關鍵時刻購買美國國債,幫助美國渡過難關。

    這家新聞媒體之所以希望美國財政部長早日訪問中國,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美國經濟的下滑不可避免。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內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即將擁有投票權的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接受新聞媒體採訪的時候明確表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應當在2021年9月宣佈減少購買美國國債的規模,並且於2021年10月開始實施。這不是最後通牒,但是,反映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內部一些成員的心聲。

    按照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法,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發行貨幣,必須考慮到美國財政狀況。長期以來形成的格局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購買美國國債,對外發行貨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貨幣實際上已經和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規模緊密相連。

    可是,美國財政部似乎沒有減少債務的打算。美國民主黨政府推出的龐大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雖然遭到美國國會議員的削減,但是,計劃實施仍然會增加數千億美元的美國財政赤字。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美國財政部政策的犧牲品。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要想獨立地行使自己的權利,獲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須擺脱目前被動格局。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內部出現要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減少購買美國國債的聲音,說明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金融專家們已經預感到,美國這艘經濟大船即將沉沒。

    進入2021年之後,日本、中國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和第二大債權國,都在減少持有美國國債。日本購買美國國債規模越來越小,而通過國際債券市場出售美國國債的額度越來越大。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是為了解決收益平衡問題。從整體來看,中國已經減少購買美國國債的規模。高達數百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出售計劃,雖然不會給美國財政造成致命打擊,但是,會讓其他債權國意識到,購買美國國債得不償失。

    如果中國宣佈出售美國國債,那麼,其他已經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有可能會聞風而動,美國國債的海外債權人將會越來越少。如果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拒絕購買美國國債,那麼,美國國債發行的成本將越來越大,美國財政赤字將會迅速增加。

    正因為如此,這家財經新聞媒體迫切希望美國財政部長訪問中國,以便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如果美國財政部長訪問中國,表達出希望改善中美關係的願望,中國政府出於禮貌,可能會繼續購買美國國債,至少不會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

    對於美國財經新聞媒體而言,美國國債已經成為美國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劍,如果不能解決債務問題,那麼,美國有可能會發生歷史上最大規模系統性經濟危機。

    可是,中國會購買美國國債嗎?誰也無法給出正確答案。早在2008年,包括筆者在內的一些學者就曾經建議,不要購買美國國債,因為那樣做將會導致中國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可是,由於中國希望改善中美關係,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政府作出了購買美國國債的決定。現在看來,中國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今天的情況和當年何其相似乃爾。美國對中國採取一系列制裁措施,中國雖然表現出所未有的強硬態度,但是,在中國國內特別是在中國金融界,有大量接受美國教育的金融專家大聲疾呼,希望中美關係儘快改善。

    如果「花錢消災」心理作怪,希望中美關係不會徹底破裂,中國可能會繼續購買美國國債。中國國內有可能會出現各種理論,說明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重要性。可是,中國購買美國國債,能夠從根本上改善中美關係嗎?

    筆者對美國的判斷是,美國已經從自由資本主義轉化為國家資本主義,美國財政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美國財政之所以能支撐美國經濟發展,就是因為實行龐大的財政赤字政策。高達28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使得美國政府騎虎難下。如果美國減少財政赤字,那麼,美國經濟將立即崩潰。除非美國出現科技革命,催生新的產業,否則,美國要想實現經濟轉型,幾乎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之後,美國經濟急轉直下。雖然美國國務卿對外宣佈,美國沒有落後,美國總統高呼,美國世界第一。可是,美國聯邦政府官員聲嘶力竭,恰恰反映出美國經濟的脆弱性。

    中國希望美國保持增長,因為美國的增長可以給其他國家提供商業機會。可是,如果美國充分利用資本主義的外部性,利用美國所控制的美元,不斷地向其他國家輸出經濟危機,中國會坐以待斃麼?

    中國一定會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不會購買美國國債,或者不會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中國可以做的是,不會大量出售美國國債,以便美國聯邦政府有時間尋找新融資渠道。

    美國政府已經作了最壞打算。美國政府與瑞士等歐洲國家銀行簽訂協議,實現貨幣相互兑換。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穩住陣腳,讓歐洲國家意識到,美國通貨膨脹只是暫時現象,美國一定會通過緊縮銀根,提高利率,確保美國貨幣價格穩定;另一方面,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與歐洲中央銀行簽署的有關協議,實際上是一種捆綁遊戲,就是要讓歐洲國家意識到,唇亡齒寒。如果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出現系統性的危機,那麼,那些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簽訂協議的歐洲國家中央銀行也將面臨巨大的金融風險。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希望美國發生危機之後,歐洲國家的中央銀行不會火中取栗。

    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遊戲規則越來越令人不堪入目。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發行貨幣,將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轉嫁給其他國家。這樣的遊戲不可能持續下去。

    在是否購買美國國債的問題上,中國一定會堅持主見。但是,國家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如果決策者認為中美關係特別重要,關鍵時刻應當「拯救」美國,那麼,不排除讓歷史的悲劇重演。中國在處理中美關係問題上能否堅定立場,捍衛中國的國家利益,這是值得國際社會觀察的一個重點。

    美國經濟之所以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金融服務貿易所形成的高收益,讓美國投資者「樂不思蜀」。美國證券監管機構之需要將世界各國的企業包裝到美國上市,就是利用美國的資本市場收割其他國家的財富。

    可以這樣說,美國已經不再是世界的工廠,而是世界的金融結算中心。只不過美國早已不再滿足扮演金融結算中心的角色,而是希望通過美國的資本市場,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熱衷於到美國掛牌上市,目的就是希望增強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並且從美國股票市場價格上漲中獲取收益。這種相互利用的關係,使得美國金融市場繁榮興旺。

    可是,這樣的日子不會長期持續下去。如果美國不能解決經濟的「虛擬化」問題,實現美國經濟的工業化,那麼,美國財政赤字將會越來越多,美國金融服務業將會面臨巨大的難題。

    可以設想,如果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提高利率,採取緊縮政策,那麼,美國資本市場將會出現腥風血雨。對於美國的投資者來說,早已忘記了金融危機的創痛,他們認為美國聯邦政府有足夠的能力說服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如果中國斷然拒絕,中美關係必將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彭博社越俎代庖,代表美國聯邦政府發布美國財政部長訪問中國的消息。這說明這個美國財經新聞媒體已經到了不顧廉恥的地步,試圖通過發布虛假消息,維持美國資本市場的價格。這種通過新聞報道操縱股票價格的行為,值得各國證券監管機構認真研究。

    筆者曾經指出,新聞媒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扮演特別重要的角色,新聞媒體的報道會影響股票市場價格。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彭博社居然如此厚顏無恥,通過發布這樣的消息,從美國的資本市場或者試圖從美國的資本市場獲利。打擊虛假消息,不僅有助於分析中美關係,而且有助於認清美國資本市場的本質。

    作者喬新生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