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3500億的安踏,距離Adidas還差幾個鴻星爾克

    3500億的安踏,距離Adidas還差幾個鴻星爾克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存在着一個不怎麼好的現象,國內運動市場大部分都被Nike、Adidas等外國品牌佔據。消費者們徹夜排長隊,只為搶到一雙心儀的鞋。而國產品牌們,沒誰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2021年,這種局面被改變。受國潮風、新疆棉事件、國產品牌在河南洪災中慷慨解囊等影響,消費者們對國外品牌失望,對國產品牌稱讚不絕,野性消費的對象轉向國產運動品牌們。安踏上半年營收228億,特步、李寧等品牌均有上升。就連瀕臨破產的貴人鳥都被消費者們救了回來。

    在資本方面,各國產運動品牌市值均有上升,特步還得到高瓴資本投資。

    未來,「價格低、質量好、技術創新」將成為國產運動品牌們的核心競爭力。

    營收228億,安踏崛起了

    8月24日,安踏體育發布半年業績公告。

    數據顯示,安踏體育上半年營收達到228億,按年增長超過55%。淨利潤達38.4億元,按年增長131.6%。

    更激動人心的是,安踏代表國產運動品牌取得了重要突破。

    近期,各運動品牌相繼公開公司財報。從上半年收入數據來看,Nike中國收入273.4億人民幣,Adidas中國上半年收入182.98億人民幣,安踏已經超過Adidas中國,曾超越Adidas的露露樂蒙全球,也被安踏反超。目前安踏的營收僅次於Nike中國,但安踏的增速明顯高於Nike中國,兩者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另外來自天貓平台的數據顯示,1-7月安踏集團在天貓行業類目的總流水超越包括Nike與Adidas在內的所有國際品牌,首次佔據榜首,這是中國運動品牌取得的一大突破。

    資料顯示,安踏體育主要在中國內地從事生產及買賣體育用品業務,包括鞋類、服裝及配飾等。目前安踏旗下有八個品牌,包括「安踏」、「安踏兒童」、「斐樂中國」、「斯潘迪」、「迪桑特」、「可隆」、「小笑牛」、「安踏-NBA聯名品牌」。

    其中,安踏在2009年收購的意大利品牌斐樂貢獻很大。財報顯示,斐樂主打中高端市場,在這次財報中,顯示營收為108.27億元,貢獻了安踏總營收的一半力量,已經成為安踏品牌的主力軍。

    企查查顯示,安踏(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法定代表人丁世家。和特步、鴻星爾克等品牌一樣,安踏也屬於「晉江」系品牌。

    1991年,「北漂青年」丁世忠帶着在北京賣鞋賺得的20萬原始資金回到晉江創立了安踏。晉江是福建的一個小縣城,但是卻被稱為「中國鞋都」,這裏誕生了幾千家鞋廠,上百個運動鞋品牌。這些品牌大多都是給外國品牌做代工為主。

    雖然和眾多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安踏一直都非常懂得未雨綢繆,所以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績。

    在大家都在做代工時,丁世忠知道光靠海外訂單並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安踏開始在全國推廣代理分銷模式,由海外貼牌低端代工,轉為品牌製造商。好巧不巧,1997年,東南亞發生金融危機,海外訂單沒有了,晉江鞋廠倒了一大批,而安踏卻脱穎而出。

    在營銷方面,安踏也打了頭陣。

    1999年,安踏豪擲80萬聘請乒乓名將孔令輝代言。隨着2000年悉尼奧運會孔令輝奪得乒乓球男單冠軍,安踏銷量大漲。

    同時,當時正是電視廣告最繁榮的時期,安踏還花了300萬買下來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黃金時段的廣告位,初步打響知名度。其他品牌也紛紛效仿,據統計,2000年共有16家晉江運動品牌企業在中央電視台打廣告。

    2007年,安踏率先在中國香港上市。

    此後,安踏通過收購成熟的國外高端品牌,走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戰略路線。先後收購了斐樂、斯潘迪、迪桑特等品牌。

    2014年,安踏超過李寧,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龍頭老大。

    從整體收入來看,安踏體育上半年的營收體量已經相當於2.2個李寧,5.5個特步,7.3個361度。

    Adidas、Nike等風光不再 國產崛起已成定局

    不止安踏,李寧、特步、361度等國產品牌業績都普遍向好,國產運動品牌迎來春天。

    根據公開財報,2021年上半年,李寧集團收入達101.97億元,按年增長65%,這是李寧首次突破半年營收百億大關;淨利潤19.62億元,按年增長187.18%。

    特步國際上半年實現營收約41.35億元,按年增加12.39%;實現淨利潤4.27億元,按年增加72.05%。

    361度上半年營收31.07億元,按年增長15.7%;淨利潤按年增長32.9%,達到4.01億元。

    由於近幾年來國潮文化的興起,年輕人心中的潮流已經有了從國外品牌向國產品牌轉移的趨勢。

    同時,新疆棉事件說明,當牽扯到國家利益時,那些只想割中國人韭菜而不尊重中國的品牌,必將會被中國消費者拋棄。

    對比某些只知道斂財的外國品牌,鴻星爾克、貴人鳥等中國品牌才是真正值得支持的國民企業。在今年的河南洪災中,國產運動品牌鴻星爾克、貴人鳥因為捐款而再次受到消費者關注。在此之前,這兩個品牌已經幾乎要被消費者、市場忘記。

    數據顯示,鴻星爾克去年淨利潤虧損2.2億。2018年至2020年,貴人鳥已經連續三年虧損,負債超35億,已經處在破產邊緣。但是災情後,他們分別捐款5000萬、4000萬。

    捐款後,這兩家企業爆火,引起一波野性消費。平時貴人鳥官方運動旗艦店的直播觀看人數只有一兩千,而在7月25日卻超過了50萬人次。

    數據顯示,22日晚至23日,鴻星爾克直播間總銷量就達到2.06億元,目前其淘寶官方旗艦店粉絲數已經超過1200萬。

    這些中國民族企業,達則兼濟天下,窮也兼濟天下,讓消費者看到了什麼才是「良心企業」。而反觀長期被消費者捧上神壇的Nike、Adidas等外國品牌,掙中國人的錢,卻不尊重中國,只能落得被中國消費者拋棄的下場。

    根據Nike 2021財年財報,其大中華區銷售額為19.33億美元,雖然按年增長17%,但是增速僅為9%,有增速放緩的趨勢。

    Adidas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在大中華區收入只有10億歐元,按年下降16%,減少約15億元人民幣,是Adidas二季度唯一一個收入負增長的地區。淘寶第三方數據顯示,Adidas天貓旗艦店7月銷售按年減少37%。

    Adidas集團CEO卡斯珀·羅斯特表示,中國的市場需求已經偏向中國本土品牌而不是全球品牌。

    資本青睞,技術創新是共同目標

    銷量一路變好,國產運動品牌們在資本市場也更受青睞。

    在市值上,李寧、特步、安踏等公司市值不斷攀升。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李寧市值漲幅達77%,目前已經超過2000億人民幣;特步漲幅更是高達288%,目前達到270億人民幣。值得一提的是,安踏市值漲幅達55%;隨着安踏估值提升,其市值超過3500億人民幣,直逼全球運動品牌巨頭Adidas 4497億人民幣的市值。

    同時,國產運動品牌崛起也吸引了資本加入。6月15日,特步發布公告稱,高瓴資本斥巨資10億港元與特步附屬公司特步環球投資有限公司建立戰略性夥伴合作關係。其中,高瓴資本將投資5億港元於特步環球,共同發展蓋世威和帕拉丁品牌的全球業務。

    目前,國產運動品牌已經迎來春天,但是,過去幾十年一直被Nike、Adidas等佔據的市場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搶回來的。要繼續借勢發展,國產運動品牌們就要解決創新這一難題。

    在運動鞋服領域,設計一直是國產品牌稀缺的能力之一,幾乎所有國產運動品牌都走過一段不光彩的抄襲之路。Nike、Adidas等外國品牌似乎是掌握了「流量密碼」,每次推出一個鞋型都會受到消費者追捧,有人願意為搶一雙鞋徹夜排隊;有人願意為炒鞋買單,花上好幾萬也要買到Nike最新款……

    實際上,國產運動品牌也早已意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數據顯示,目前安踏及其關聯公司在126個國家和地區中,已經有1480件已公開的專利申請,其中,發明專利佔19.12%;2018年,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以鮮明的中國元素和富有禪意的「悟道」主題,驚豔世界,成功躋身運動品牌界前列。

    這說明國產運動品牌們正向着創新方向努力。

    滿大街都是Nike、Adidas的時代已經過去,國潮消費已經蔚然成風。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在最近的野性消費潮流下,鴻星爾克在平台的搜索量按年上漲了250倍;李寧、安踏等國產運動品牌的搜索量也按年增長350%以上。

    質量好、價格低是國產運動品牌們的優勢,如果能再加上技術創新,想必國產運動品牌們也能超過Nike、Adidas等巨頭的輝煌。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