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抄底阿里騰訊

    抄底阿里騰訊

    2021年春節一過,阿里巴巴、騰訊等中概互聯股就過上了「苦日子」。

    抄底,抄底,再抄底,可關燈吃麪的投資者們每天都在問着同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才是底?

    答案就要浮出水面。

    近期,二季度拋售中概股的海外投資機構悄悄回歸,投資大佬段永平高調加倉,阿里、騰訊半年報形勢喜人,「丐幫」日子有些盼頭了。

    悲觀中的機會

    從螞蟻金服延緩上市起,以騰訊、阿里為代表的中國網路明星企業便先後被捲入風暴眼。

    先是年初網路巨頭因為「二選一」壟斷行為罰款百億,後有「滴滴事件」引發有關部門重拳審查,再有「雙減」政策把中概股整體帶崩,期間還夾雜着美國證監會暫停受理中國企業IPO註冊申請、重倉中概股的韓國人Bill Hwang爆倉、媒體對電子遊戲「精神鴉片」的指控、行業反性騷擾浪潮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風波,中概互聯企業就這樣從最高點跌至了一年的低位。

    美股市場上,阿里巴巴從今年二月319美元/股的最高點一度跌至152美元/股附近,已經來到2019年以來的最低點;港股市場上的騰訊,從年初的757港元/股,也曾跌到412港元/股附近,六個月裏跌幅接近40%。

    其他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中概互聯股同樣損失慘重,美團、拼多多、快手等,股價均慘遭血洗——快手年內跌幅超80%,拼多多跌幅超過60%,美團跌幅超50%,京東跌幅接近35%。二季度,海外投資機構倉皇出逃,大幅減持中概互聯股,更是讓整個行業被一種悲觀的氛圍所籠罩。

    在一片愁雲慘淡之中,有人倉促斷尾求生,有人卻高調入場。

    最近陸續公布的買方機構的13F文件顯示,不少海外知名投資機構已經着手加倉中概互聯。

    高盛二季度買入了587萬股阿里巴巴,持股數從2463萬股增持至3050萬股,阿里巴巴成為其第五大持倉股;富達投資集團旗下中國消費動力基金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市值3.82億美元,持有股份按月增加1.85%;中國縱橫基金第一大重倉股騰訊獲增持6.89%,7月底持倉市值為1051萬美元,第二大重倉股阿里巴巴獲增持6.91%,7月底持倉市值為784萬美元;高瓴二季度增持阿里巴巴57.8萬股,持股數升至71.3萬股。

    同樣看好中概互聯的還有段永平,8月4日,段永平發文稱自己已經買入騰訊,並表示「再跌再多買些」。很快他就得到了這個買入的機會,18日再次透露抄底騰訊和阿里巴巴。

    段永平評價自己的操作:「商業模式好的公司,好的價錢總是有吸引力的。用十年以上的眼光看問題,會讓問題簡單很多。」

    從近些年的情況看,好公司確實不會被輕易打垮,它們有能力快速地從坑裏爬出來。

    2018年,中國遊戲審批暫停,讓運營着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的騰訊股價一度下跌47%。但很快騰訊就迎來了「絕地求生」的機會,2019年遊戲審批恢復,騰訊隨即強力反彈,並在隨後的兩年裏表現持續強勢。

    美國網路巨頭在應對反壟斷壓力方面的經驗更為豐富。

    2017年,歐盟針對Google搜索業務開出24億歐元罰單。

    2018年,歐盟又以安卓相關問題為由對Google處以43.4億歐元反壟斷罰款。

    2020年10月,美國司法部和11個州宣佈對Google公司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其在搜索和搜索廣告領域妨礙競爭,損害消費者利益。這也成為美國政府近20年來所採取的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行動。

    2020年11月,歐盟委員會對Amazon提起反壟斷指控,指控Amazon濫用商家數據。12月,Facebook被髮起反壟斷訴訟,訴訟建議剝離WhatsApp和Instagram。

    反壟斷政策升温,罰單接連不斷,美國的網路巨頭們整體提高了研發投入,並從技術手段和業務佈局的創新中,尋找到了新的增長引擎。

    Google早在2015年通過創辦Alphabet,把旗下搜索、YouTube、其它網絡子公司與研發投資部門分離開來。之後,Google將下一個成長點放在了AI的研發上,提出「AI first」,讓AI貫穿了Google所有部門和公司,包括Google翻譯等產品和服務都已經用AI算法重寫。人工智能加持下,Google也得以在智能助手,無人駕駛,智能廣告推送等業務上大展拳腳。

    Amazon在雲生態發力,不但創造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其雲業務的估值已經能與其主營的電商業務分庭抗禮。

    Facebook則瞄準了社交內容與新技術模式的融合,主推AR/VR設備與社交軟件間的結合與互動,將目光聚焦於消費硬件領域,探索智能手機時代之後的新機遇。

    於是,儘管美歐政府的輪番打壓下,Amazon、Google、Facebook等公司股價卻屢屢創出新高,從2020年至今,三家公司的股價分別上漲約77%、108%和75%。

    因此,也許監管手段會引起市場一時的擔憂,但同時也會激勵巨頭們探索新的路徑,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眼下的問題便不成問題。

    在悲觀情緒瀰漫的氛圍下的中概互聯股,也應該看到這樣的機會。

    便宜的買賣

    在不確定性中願意選擇下注阿里和騰訊這些網路企業,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在市場上實在太便宜了。

    阿里巴巴上半年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阿里巴巴集團收入為人民幣2057.40億元,按年增長34%,經營利潤為人民幣308.47億元,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451.41億元,淨利潤為人民幣428.35億元。而其在二手平台、社區零售、海外電商等業務上更是找到了盈利增長的機會。

    騰訊2021年上半年總收入為人民幣2735.62億元,按年增長23%;淨利潤903.54億元,按年增長46%。同時,騰訊多元化的經營也在帶來回報,雲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視頻、遊戲、社交網絡等業務均取得了大幅的增長。

    網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在於,能夠快速地運用商業模式的轉變、業務重心的轉移,找到新的盈利的增長點。對於多元化經營的超級巨無霸來說,遊戲業務或是電商業務所遭遇的困難,是可以被其他業務所彌補的。

    連遭打擊卻依然很能賺錢,股價幾乎跟2018年持平的騰訊、阿里自然稱得上便宜。

    目前,騰訊和阿里的市盈率僅在20左右,這個數字已經接近2018年的水平,且僅約為Amazon當前市盈率的三分之一。

    直到8月,索羅斯還在增持Amazon,認為它是一筆劃算的交易,那麼現在的中概互聯的價格就顯得非常謙虛又內斂了。

    現在就入場?

    所以,現在的中概互聯是不是已經見底了?此刻就可以入場嗎?

    從短期來看,中概互聯並非沒有下跌的空間。

    目前,不同機構對中概互聯的前景還有重大分歧。例如:貝萊德二季度大幅拋售阿里巴巴7403萬股美股,減持近九成。在貝萊德投資組合中,阿里巴巴的佔比從上季度的0.56%驟降至0.06%。牛市女皇Cathie Wood旗下ARKK已經清倉所有中概股。

    近期,一些網路企業又遇多事之秋,同時,中國監管機構也正在考慮收緊「關鍵軟件企業」的資格標準,減稅政策向硬件傾斜。

    但從長期來看,高成長性、很能賺錢的網路企業一定可以給投資者滿意的回報。

    2021年裏中概互聯在股價上遭受的重創,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恐慌和悲觀情緒所驅動。

    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都在努力地消化這種情緒。他們在多元化的經營中還在尋找着機會。

    在今年二季度,騰訊「其他收益淨額」為208億元,按年增長141%,其中所投資公司估值上漲帶來145.8億元的賬面收益,而上年同期的其他收益淨額為86億元。

    整個上半年,騰訊投資成功收穫了13個IPO項目,所持的投資組合的總市場價值達到了1.7萬億元,年內,投資活動已經給騰訊帶來了400億元的利潤,幾乎佔到了總體利潤的一半。同時,騰訊的投資觸手已經遍佈海外,其持有特斯拉約4%的股權、Spotify4%的股權、Snap和動視暴雪約5%的股權。

    8月20日,騰訊控股發布公告回購24萬股,金額約為1.017億港元。而就在前一日,騰訊控股剛剛回購18萬股,金額約為7696.51萬港元,這是2019以來騰訊的首次回購,這很可能意味着公司判斷股價已經接近底部。

    阿里一邊,多元化經營降低電商依賴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主要方向,淘寶天貓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已經降低至39%。而新業務則蓬勃生長:淘寶特價版活躍用户超1.9億,閒魚超過一億,高鑫零售門店超230家,雲計算業務收入增長29%,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數量翻倍。8月,阿里巴巴也宣佈了回購計劃,回購總額達150億美元,這是阿里巴巴集團史上最大規模的股份回購計劃,也將創下中國企業史上的回購紀錄。

    同時,這些企業也在努力調整自己。

    面對「996」的控訴,不少網路企業陸續取消大小周。

    面對「精神鴉片」的質疑,騰訊升級了遊戲審核,又首度公布了小學生用户流水佔比:16歲以下未成年人在遊戲收入中佔比為2.6%,其中12歲以下未成年人佔比僅為0.3%,表示不靠未成年人賺錢。

    過去的四個月內,騰訊連續規劃投入1000億元資金,表態要充分發揮企業在「三次分配」中的主觀能動性,在增進社會福祉、助力共同富裕方面進行持續探索。

    9月,阿里也宣稱將在2025年前累計投入1000億元,助力共同富裕。

    中概互聯股的「騰訊和阿里」們,如果能夠回答如何一邊配合國家政策,一邊完成自身成長的問題。

    作為投資者就不必太過恐慌。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