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從兩個500強榜單看中國大企業的特徵與未來

    從兩個500強榜單看中國大企業的特徵與未來

    做成世界級的企業,偉大的企業,受人尊重和喜愛的企業,而不只是世界規模的企業。

    8月20日,「胡潤世界500強」發布,這是一個根據市值或估值,對世界的民營企業進行排名的榜單。上市公司看市值,統計截止日為7月15日,非上市公司看估值,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最新一輪融資情況進行估算。500強最後一名的市值是2368億元(人民幣)。

    此前的8月2日,《財富》雜誌公布了2021年世界500強排行榜。這是一個根據上年銷售收入,對世界上所有企業進行排名的榜單(需申報或經核實)。其最後一名的銷售收入是240億美元。

    人們長期關注《財富》500強,這方面評論比較多。而胡潤榜上2/3的企業都不在《財富》榜上。把這兩個差異很大的榜單放在一起,會有一些新的發現。

    1

    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的前十強是:沃爾瑪、中國國家電網、亞馬遜、中石油、中石化、蘋果、CVS HEALTH、聯合健康、豐田汽車、大眾汽車。涵蓋了零售、電力、能源、消費電子、健康與保險、汽車等行業。

    2021年胡潤世界500強的前十強是: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谷歌母公司)、臉書(以上五家美國科技巨頭被簡稱為FAAMG)、騰訊、巴郡哈撒韋、特斯拉、阿里巴巴、台積電。充滿了濃厚的科技和網路氣息。

    胡潤榜的十強,是按7月15日的市值計算的。一個多月後公布時,情況有一些變化。據我測算,騰訊跌到第10名,前面除了FAAMG,還有特斯拉、巴郡哈撒韋、台積電、英偉達。阿里巴巴跌出十強,還被維薩卡、摩根大通、強生超過,排第14位。

    市值恆變,可能讀者閲讀時,又會有細微變化。但有一個趨勢是,美國FAAMG和中國AT的差距正在拉大。目前蘋果的市值相當於騰訊的4.5倍左右。而2018年8月3日,蘋果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時,相當於當時中國最高市值的阿里巴巴的兩倍多一點。

    騰訊和阿里巴巴最近大半年市值下跌,和中國強化反壟斷有關。美國這些年對Big Tech的質疑也很多,如去年7月國會舉行聽證會,以電視會議形式,聽取蘋果、臉書、亞馬遜、谷歌的CEO的辯護。國會此前進行了一年多的反壟斷調查,蒐集到超過130萬份的這四家公司的調查檔案。但整個過程對市值影響不大。

    顯然,中國大企業的市值表現,受到政策影響的程度,要比美國大不少。

    中國反壟斷已進入常態化,在此過程中,如何降低對大公司市值波動的影響,以體現出對整個市場穩定性的重視,值得思考。

    2

    胡潤榜和《財富》榜,除了評價標準有別,還有一個重要區別,就是胡潤榜不涉及國有企業。

    如果把全球的國有企業也納入評價,則有39家國有上市公司的價值會超過胡潤榜的門檻。其中27家來自中國,佔國企總數的近70%;4家來自沙特阿拉伯(沙特阿美石油、沙特基礎工業公司、沙特電信、沙特國家商業銀行);3家來自俄羅斯(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此外還有挪威國家石油公司、阿聯酋電信、印度國家銀行、卡塔爾國家銀行、法國電力公司。

    根據《國資報告》統計,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公司135家,加上台灣地區的,中國共143家上榜。其中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為49家(一級央企47家,央企二級公司2家,即招商銀行、華潤置地);地方國資委監管企業33家;財政部出資企業12家,另有福建財政廳出資的興業銀行。以上合計上榜國企為95家,有9家是首次上榜,如中國船舶集團、濰柴動力、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廣州市建築集團、廣州醫藥集團、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等。

    上述數據表明,國有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在全球國企中的地位首屈一指。中國國企的數量很快將在《財富》500強中佔20%以上。

    3

    《財富》榜和胡潤榜都可以幫助我們觀察中國企業的全球地位。

    一言以蔽之,看《財富》榜有助於我們增強信心;看胡潤榜有助於我們清醒頭腦。

    《財富》榜,中國企業數量超過美國(122家),這一趨勢大概率會繼續;

    胡潤榜,美國企業有243家,幾乎佔半壁江山,遙遙領先,和美國品牌在世界品牌100強中的地位相當(註:無論Interbrand還是BrandZ的品牌100強,美國品牌均超過一半);中國有47家,排第二,再後是日本的30家、英國的24家、德國的20家。

    為什麼會出現巨大的偏離?

    上一節已經指出,中國在《財富》500強中的國企為95家。央企和金融國企大部分都冠以「中國」「國家」等字樣,是行業整合的結果。很多企業可謂「舉國之力」(如國家電網,「三桶油」),進入500強順理成章。再如房地產,搭上了人口紅利、城市化、房價上漲等快車,中國有8家上榜,其中國資為最大股東的有萬科、綠地、保利、華潤置地4家。

    《財富》500強其實是500大,以規模論英雄,中國整體經濟規模大,加上國資整合、行業集中度提高等因素,所以上榜企業多。有些企業的規模是「堆」出來的,「合」起來的。也有一些非國有企業躋身500強,如華為、平安、騰訊、京東、阿里、聯想、吉利、美的、沙鋼、小米、海爾、格力等,都有很強競爭力。但也有一些上榜民企,更多是為大而大,靠併購甚至左手倒右手做大流水而做大的,所以並不穩定,如安邦、華信、海航。有的民企雖在榜上,隱患很多。

    而市值標準代表的是投資者對一家企業未來的預期,更能反映企業的方向、行業地位、競爭優勢、核心能力和全球影響力。

    胡潤500強中國上榜的47家公司集中在如下方向:

    1、網路: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美團、螞蟻集團、拼多多、京東、快手、網易、百度、滴滴出行、貝殼、嗶哩嗶哩;

    2、硬科技:台積電、華為、聯發科、韋爾股份;

    3、新能源:寧德時代、比亞迪、隆基股份、恩捷股份、贛鋒鋰業、億緯鋰能;

    4、消費品:小米、海天味業、美的、農夫山泉、安踏、格力電器、海爾智家;

    5、醫療健康:邁瑞醫療、藥明生物、藥明康德、恆瑞醫藥、愛爾眼科、智飛生物;

    6、新制造:蔚來汽車、鴻海精密、長城汽車、立訊精密;

    7、金融服務:中國平安、友邦保險、東方財富、泰康;

    此外還有順豐、牧原食品、新鴻基地產(註:內地沒有一家房地產公司市值進入胡潤榜)。

    由於胡潤榜不納入國企,不看收入規模,只看市值,所以中國企業的表現遠遠不如在《財富》榜的表現。當然,美國股市這幾年長牛,有助於市值提升,但主要是FAAMG等少數公司受惠,且中國科創公司估值也不低,市盈率動輒過百,遠超FAAMG,所以美國上榜公司多,不是市盈率抬高的,而是價值確實高。

    我們應當承認,中國企業,總體上還沒有在全球投資者心目中建立起「創新驅動」「基業長青」等形象。

    我個人認為,這是胡潤榜最有價值的地方,即提醒我們,不要因為企業規模大了,就覺得真的牛了。

    胡潤榜有不少這樣的名字:三星電子、強生、羅氏、迪士尼、阿斯麥、奧多比、可口可樂、奈飛、諾華、輝瑞、禮來、英特爾、埃森哲、丹納赫、默克、SAP、博世、德州儀器、霍尼韋爾、高通、星巴克、波音,它們讓人立即聯想到在某個行業極高地位、關鍵技術和全球品牌。我們差距還很大。當然,中國公司總體年輕,給予更長時間的話,應該會有突破。

    4

    胡潤榜還有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美國企業實力最強,中國企業最年輕。500強近一半來自美國,新上榜企業(48家)的40%來自美國,500強總價值的60%來自美國企業。500強所有上榜企業平均年齡63歲,美國平均61歲,中國平均24歲。500強有68家成立於2000年之後,其中15家成立不超過10年,最年輕的三家均來自中國:成立6年的拼多多、成立7年的快手和蔚來。全球80%的最優秀獨角獸都來自美國和中國,獨角獸之首是字節跳動,成立還不到10年;

    金融服務、醫療健康、能源、軟件與服務、零售,這五大行業的上榜企業佔榜單的一半;

    蘋果、微軟、亞馬遜和Alphabet這四大巨頭的市值之和,接近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的總價值;蘋果一家的價值接近胡潤印度500強企業的總值;

    從中國新上榜企業和落榜企業可以看出中國經濟走向的新變化,上升較快的行業是碳中和政策驅動下的新能源,以及大健康和晶片。成立才十年的寧德時代成為埃克森美孚之後,全球能源行業市值第二。落榜企業則涉及教育、電子煙和房地產。

    小而強的企業也可以成為500強。有8家年營收不超過10億美元,95家員工不到1萬人。2006年成立的遊戲公司Roblox年收入才25億(人民幣,下同),市值近3000億;疫苗公司Moderna和BioNTech年營收不到十億美金,只有1000多名員工,價值接近7000億和4000億;年營收56億的藥明生物創造了近5000億元的價值,晶片行業年營收不到200億的韋爾股份創造了近3000億價值。這間接證明了中國最近大力倡導的專精特新公司的價值。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很重要。尤其是創業企業、民營企業的成長,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

    5

    再來看一下《財富》世界500強對我們的啟發:

    首先,自《財富》500強榜單發布27年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如中國一樣,以如此快的速度擴大其在榜單上的席位。

    其次,中國企業的經營水平正在增強。2021年上榜的135家中國大陸(含香港)企業,2020年平均利潤約35.4億美元,高於500強的平均利潤(33億美元),與美國企業的平均利潤(51億美元)的距離進一步縮小;平均銷售收入661億美元,超過500強的平均銷售收入(634億);平均淨資產390億美元,接近500強平均淨資產(392億美元);平均銷售收益率5.4%,500強為5.2%;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8.7%,500強為8.4%。這與2020年中國率先復工復產以及國際貿易增長的正面影響是分不開的。

    最後,中國企業從做大到做強,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從研發和技術角度,跨國公司研究專家王志樂教授指出,「中國製造在西方的商場裏,德日製造在中國的工廠裏,美國製造在中國的實驗室裏」。這裏說的美國製造是指科研儀器設備,世界最大的科學儀器公司是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2020年該公司營收322.18億美元,而中國1000多家科學儀器廠大部分產值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另據美國化學會數據,2018年全球科學儀器行業TOP 20,美國8家,歐洲7家,日本5家,沒有一家中國的。此外,在目前的中國工業軟件市場上,國產軟件只佔1/10份額。

    從合規角度,王志樂指出,中國企業在強化合規管理、增強合規競爭力方面要付出更多努力。全球都在強化合規管理,從反腐敗專項合規,擴展到競爭規則合規(反壟斷)、金融規則合規(反洗錢)、貿易規則合規(遵守出口管制以及經濟制裁之規),以及數據保護合規、知識產權合規等全面合規。合規已經成為企業參與全球競爭必須跨越的門檻,同時也是企業重要的軟實力。

    中國上榜企業的利潤結構也值得反思。在《財富》500強最賺錢的50強中,美國前十名是:蘋果、微軟、Alphabet、臉書、摩根大通、亞馬遜、英特爾、美國銀行、威瑞森電信、聯合健康;中國大陸前十名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騰訊、阿里巴巴、中國平安、中國移動、交通銀行、興業銀行。中國一共有十家銀行進入《財富》500強,其利潤佔大陸(含香港)上榜企業全部利潤的41%。如果不計算銀行利潤,則中國大陸(含香港)上榜的125家非銀行企業的平均利潤為23億美元,而113家美國非銀行企業的平均利潤接近47億美元,美國仍超過中國的兩倍。

    2020年中國還有些企業的利潤增長和產品漲價有很大關係,主要在上游生產資料領域,如中國五礦、山東能源集團的利潤增速分別為113%,322%。這樣的利潤增速對下游來說不是福音,也難以持續。

    6

    最後小結一下:

    中國的大企業,從規模、成長速度、國企民企的均衡來看,在全球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現。考慮到中國經濟將持續成長,中國大企業越來越大,大企業越來越多,將是必然的。從現在起,做大,在《財富》500強裏擁有更多席位,應該不再那麼重要,至少不再優先。

    希望中國的大企業,把可持續發展的「做久」,對利益相關者負責的「做好」,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做強」,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並能更多地走向世界,做成世界級的企業,偉大的企業,受人尊重和喜愛的企業,而不只是世界規模的企業。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