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驚雷滾滾,中國房地產再無大亨

    驚雷滾滾,中國房地產再無大亨

    今年經此一變,再意圖大而不倒,徹底成為奢望,房地產業進入無大亨時代。歸根到底,對做大規模的貪婪,是房地產業內的通病。或許,正如王石曾說,現在是任正非的時代,而不是萬科的時代。這既是萬科發展的一個註腳,可能也是整個房地產業的註腳。

    對房地產大亨來說,2021年似乎是本命年,難過!

    根據克而瑞統計數據,7月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降幅達7.6%,緊接着,8月這一數據再次按年下降20.7%。借用有關說法,這是房地產行業的「拐點」。

    9月9日,作為佔有河南市場11%份額的建業集團的「求助信」傳出來,其聲稱「過不去眼前這個坎,有可能成為全國企業『暴雷』和倒下的『下一個』」,包括中原建業、建業地產等四家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應聲下跌,前者跌幅超過10%。

    (建業集團)

    此前,2月時華夏幸福發生債務逾期,涉及金額高達52.55億元。隨之,還有千億房企泰禾,現如今,又要加上「寶萬之爭」的寶能,以及作為地產巨頭的恒大,也都被徹底捲入危機中。

    對恒大來說,不管是三條紅線、償付到期債務、保兑付金融產品、債權人擠兑等中的哪一條,都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有2.3萬億資產,1.95萬億負債,且連400億理財款也無法兑付。而且,內部管理層人心浮動,高管竟提前兑付離場,給外界造成一種風雨飄搖之感。

    針對房地產業的問題,此前公共部門的判斷是不及時控制,只會導致更大的「系統性風險」。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監管層不僅提出「房地產是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而且畫出三條紅線,冷靜不動。

    此前作為貪吃蛇的房地產企業,該為自己的行為兜底。那種豪擲千金,揮金如土,會所飛機的日子,已經被越來越緊巴的日常取代。今年經此一變,再意圖大而不倒,徹底成為奢望,房地產業進入無大亨時代。

    貪婪,做大

    遙想當年,風光無限,風景獨好。

    對各大房企來講,花個小目標根本不是事情。2010年左右,不知怎麼興起足球熱,於是每個足球隊背後紛紛出現了房企的名字,整理出來幾乎就是一個房地產企業排行榜。

    當時,許家印也喜歡足球。恒大以一億元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連續投入70多億,其計劃在建的恒大足球更是投資高達120億元。此外,包括但不限於天津泰達、前述的河南建業、華夏幸福以及綠地申花等等,也加入了這一房地產足球聯賽。

    2020年,中國足協開始着手進行職業聯賽專項治理,要求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將實行非企業化變更。也就是說,為避免過度商業化,再不能出現關聯股東企業等名字。

    除了足球外,房企們玩法多樣,包括造車、娛樂、乳製品等等。對每一個大亨來說,幾乎都想建立一個囊括一切業務的帝國。可以說,多元化、贏家通吃,這是他們奉為至寶的準則。

    前述提到的寶能,不管是造車還是社區團購,也幾乎一個不差的都參加了。

    2017年,寶能投身造車,表示要用10-15年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集團。為此,寶能斥巨資先後收購了觀致、長安PSA以及獵豹汽車在安徽製造基地。歷數一下,寶能已經在深圳、常熟、西安、杭州等多個城市建立生產基地了,且還規劃至少年產219萬輛。

    可惜,寶能汽車還沒見個影子。

    恒大基本也是一樣的套路,不停砸錢,壕無人性。區別只在於,寶能去年跟社區團購的大潮,又在全國100個城市開設了中心倉。現在,寶能也陷入現金流斷流困境,員工討薪、供應商催款等消息層出不窮;借用建業的說法。「下一個」還真不知道會是誰。

    歸根到底,對做大規模的貪婪,是房地產業內的通病。

    因為,大就意味着地位,大就意味着名利雙收。相應地,不管是開工資還是拿分紅乃至公務消費,都不是小公司可比的。小公司小家子氣,頂天買輛私人汽車,而不是私人飛機。

    但是,當貪婪坐大之後,這些大亨忘了大也有大的風險。

    大企業的虹吸效應不僅過度攫取資源,而且影響力膨脹後,直接波及社會經濟系統。恒大1.95萬億的負債,這個體量就是一箇中等國家的GDP。

    然而,這個體量充滿了水分,是不斷加槓桿的結果。即使是號稱好學生的萬科,資產負債率也高達81.4%。因此,舉債做大其實也是催命符,換句話說,所謂債務危機,都不過是放任貪婪坐大的後遺症罷了。

    資金,斷鏈

    對房企來說,債務危機往往是整體崩潰的開始。對他們來說,現金流是命脈,可問題恰恰在於,銷售回款的速度不斷放緩;於是,此消彼長之下,潰敗將會是迅雷不及掩耳。

    這也是為什麼,建業集團債務還未到期就焦急書寫求助信;這也是為什麼,此前恒大據傳被流出了內部信。要知道,順馳和綠城的慘痛教訓還殷鑑不遠呢。

    在恒大的1.95萬億元負債中,其中有息負債8000多億元:截至6月30日,中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為2400億元,但同期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僅867億元;此外,商票餘額2057億,佔TOP 50房企商票總額的51.3%;在這種情況下,「降負債」談何容易?!

    3月時,恒大還宣稱完成從地產向「多元產業+數字科技」的轉型;6月時,又表示淨負債率已降至100%以下;到了7月,許家印表現良好出席觀禮。但很快,形勢急轉而下。

    曾是好友的劉鑾雄,在今年中報發布之前就套現5652.27萬港元離開。隨後,廣發銀行突然凍結恒大資金1.32億,後續又曝出了商票逾期、項目停工等消息。然真正將形勢推到不可收拾地步的,似乎是無法兑付內部理財產品,後者金額僅400億。

    這一下,不僅評級被普遍下調,股價大跌,而且將債務危機的困境直接烙在外界眼裏。不得已,為了挽回一些影響,恒大火速處理了此次事件中提前兑付的6名高管。但這樣,能夠給恒大換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嗎?

    (恒大物業)

    略前一些,廣州房企粵泰控股股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被申請進行破產清算;類似恒大的項目停止,前述藍光發展也曾因債務危機多個項目停工。至於寶能,從9月至今,已經被法院3次列為被執行人,執行金額高達68.62億元!

    當房企陷入債務危機,房地產大亨還會有嗎?對這些大亨來說,明天是一個難測的一天。

    明天,難測

    貪婪做大的苦果,已經結出的越來越多。從上半年開始,房企爆雷就像連環炮一個接一個。

    建業集團似乎已經認命,向政府發出了求救信,其他房企呢?頻頻跨界的寶能恒大,乃至好學生萬科,日子過得好嗎?此前,誰還不是意氣風發,哪個不是有雄心壯志,但現在,活下去最重要。

    7月, 「中國民生信託-至信651號寶能投資信託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本息兑付發生逾期,合計本息約21.16億元;此外,其他多個理財產品也出現了逾期;等到8月,中國華融向鉅盛華追還一筆40多億的貸款,而它則是寶能旗下最重要的一個融資平台。據悉,該公司已經被華融提起訴訟。

    對現在的寶能來說,擴大規模的心熄了,不斷收縮才是保命選擇。其中,員工至少被裁了20%。其收購的觀致汽車員工更是由2000人直降到800人。就這樣,寶能還被傳出有員工討薪。

    即使是萬科,8月29日的中報也讓人焦慮。根據中報,萬科營收按年增長14.19%,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僅110.47億元,按年下降達11.68%。財報發布後,首個交易日萬科A股價大跌7.03%。對於一向好學上進的萬科來說,這場面很是尷尬。

    年初至今,萬科股價跌跌不休,A股合計也已下滑了28%還多。其財務負責人朱旭表示,如果跌幅過大觸發條件會立即啟動回購。問題在於,兩個觸發條件一個是股價跌破了每股淨資產,一個是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價跌幅超過30%。

    或許,正如王石曾說,現在是任正非的時代,而不是萬科的時代。這既是萬科發展的一個註腳,可能也是整個房地產業的註腳。當前,隨着國際形勢急轉,國家財政體制也開始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業被更有效能的產業取代是必然的事情。

    那麼,不管是房地產企業還是大亨,明天會好嗎?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