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馬雲、許家印、董明珠,都自信過頭了……

    馬雲、許家印、董明珠,都自信過頭了……

    看着都為恒大員工心疼,假打、假笑、假激動、假歡呼,這哪裏是什麼球賽?分明是一場小心翼翼伺候各位老闆開心的儀式。代言人成了「劣跡藝人」,品牌可以迅速切割,可是格力沒法切割董明珠吧。中國企業家普遍存在明顯的「身份焦慮」, 「不能讓你看不起」的緊張感揮之不去。

    前幾天一個訪談節目的舊視頻被「考古出來」,文物專家馬未都老師在視頻裏繪聲繪色地講述對一位國內知名企業家的觀感,那位的排場、手下訓練有素的伺候,全程爆笑。

    於是網上有傳聞說馬未都說的是許家印,這個舊梗成了許老闆的新段子。其實馬未都講的不是許老闆,而是另一位地位相當的大老闆。但是,許老闆也有自己的段子,很多老闆都有可以笑翻全場的段子。

    那些確實是笑話,卻有發人深省、很不好笑的另一面。

    恒大的職工籃球賽,真是比情商嗎?

    許老闆好像很愛球類運動,除了足球還有籃球。恒大員工版的《和領導打球的正確方式》讓人看到了籃球賽的另一種打法——九個人哄着一個人玩兒,全程為許家印保駕護航,場面非常歡樂。

    許老闆在中國眾多大老闆中算是玉樹臨風的,球場上的英姿堪比流川楓——卻是慢速低配版的。走的是貓步,投籃動作帶着太極拳架勢的圓潤,眾星捧月一般「怒砍」30分榮獲MVP。

    有意思的是,這場員工隊VS高管隊的球賽,最後以44比45的一分之差結束。看結果倒也不失為平衡,可是整個賽程看得出有多麼煎熬。

    看着都為恒大員工心疼,假打、假笑、假激動、假歡呼,這哪裏是什麼球賽?分明是一場小心翼翼伺候各位老闆開心的儀式。

    這麼搞有意思嗎?真沒什麼意思。本來,老闆下場打個球,放鬆下身心、展示下與員工同樂的親切態度,是件好事。

    就是打輸了也不丟人,完全是無關緊要的事,偏要搞成一個馬屁儀式。可以想見,恒大的企業氛圍是什麼樣子的,管理水平是什麼樣子的。

    有人說,恒大式籃球賽是比情商,我看這是情商和智商的雙輸。這樣拍馬屁拍出雞屁股尖兒感覺的噁心肉麻,哪裏體現出情商了?

    員工把老闆當小孩哄、老闆還全程喜笑顏開地享受着,這哪裏有智商呢?當一個企業做到這樣哄哄騙騙的程度,不出事才是怪事了。

    問題當然出在許家印身上,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如果許老闆平時「吃哄」,哄着他開心的員工有好處,他身邊就都是哄他的人。

    再精明強幹的人,被這麼哄着,也會變傻的。自己被哄開心了,企業被哄死了。這樣的事還少嗎?

    自戀和自信之間,只差了一個自卑

    許家印在籃球場上輸不起,是高度自戀的表現。這也是中國這一代企業家的普遍問題——太拿自己當回事了,樣樣都要最好的,以彰顯自身的地位。

    馬未都視頻節目裏說的那位大老闆,脱個大衣、抽個雪茄,都要助理訓練有素地伺候着,顯然不是因為大老闆本人生活不能自理,無非是顯示出自己的身價不同凡響。這也是一種自戀。

    更有一種自戀,是把企業和個人形象的過度捆綁,最典型的就是董明珠。7月12日,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禕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採訪中談到,最近大數據分析全國違章最多的人,發現這個人是竟然是董明珠。

    董明珠女士不僅違章情節惡劣,還出現同時違章的情況。這個段子本意是打趣當前的AI技術的,可是仔細想想,董女士自己成了格力產品的形象代言人,搞得街頭巷尾都是她的高大形象也挺奇怪的。

    「老乾媽」陶老太太、「十三香」王守義老爺子都是拿個人形象當品牌的,這在食品行業有傳統。家電行業卻是董明珠獨一份,難道董女士的親自代言讓格力空調看上去更香甜可口、親切可信嗎?沒這效果吧。

    而且,董女士的出鏡率比陶老太太、王老爺子更高,有這必要嗎?這種「強行捆綁」能有多大的營銷效應不知道,風險卻是明顯的。

    2019年12月8日,董女士在一次公開演講中稱「我要求技術人員發明一種不用電的空調」,語驚四座。不用電?靠人力、水力還是畜力呢?

    其實「不用電」就是個口誤,後來的通稿從「不用電」改成了「不同電費」,就合理多了。如果不是董女士的網紅屬性和產品之間的深度捆綁,這樣的口誤壓根引不起一點小浪花。

    無端多出一個全網群嘲,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所幸的是,董明珠的社會形象一直保持得比較正面,不至於拖累格力的品牌。但這風險真是沒必要的。

    格力顯然請得起品牌代言人,也完全可以通過請人代言避免公關風險。代言人成了「劣跡藝人」,品牌可以迅速切割,可是格力沒法切割董明珠吧。

    董明珠女士親自代言格力,很難從企業經營需求角度去解釋,只能說是董女士的性格使然——太自戀了。

    自戀和自信之間差了一個自卑。中國企業家普遍存在明顯的「身份焦慮」, 「不能讓你看不起」的緊張感揮之不去。

    「不能讓員工瞧不起我」,所以許家印連一場公司內部的籃球賽也輸不起。董明珠的「我即格力」,時時刻刻提醒大眾,自己是格力掌門人的身份罷了。

    很多企業家豪橫的迷惑行為,不是真正的自信,而是遮掩自卑感的誇張自戀。

    他們還沒有擺脱舊體制的心理陰影。

    中國企業家要做到「德配位」

    改革開放前,每個人都在體制內被清晰地標誌出地位層級。什麼行政級別,享受什麼待遇,坐什麼車、住多大房子、伙食標準多少、住幾星級賓館等等,事無鉅細和「級別」掛鈎。

    民營企業崛起,卻是這套體制的邊緣產物。即便配上了體制內的身份,企業家的身份地位依然偏「虛」。老領導退下來就任政協或行業協會的高級職務,是應有之義。

    而企業家出任這類職務,則是額外的激勵。後者身份的社會認同、自我認同均低於前者。無論是自身心理上,還是和政府官員打交道的現實需求。

    中國民營企業實現了「邊緣逆襲」後,很快就有了官(級別)本位的「模仿秀」。不少企業家習慣於給自己「高標準待遇」,以凸顯身份地位。

    因此,本質上講,這是官本位體系的延伸——所以官本位的毛病、官場的毛病,也傳染了企業家。

    比如說,著名的王林王大師往來的「精英人士」名單裏,有馬雲這樣的頂級企業家,還有大大小小的官員。各路野生仁波切的圈子也是一樣的「精英雲集」。

    這些大騙小騙能夠套路這麼多的社會精英,說明心靈空虛的問題在我們的精英階層中曾經廣泛存在的,官和商都是如此。

    再如,當初豪橫奢靡之風也是官場、商場同時爆發的。官場有「表叔」日換一表,商場有煤老闆之子要砸錢把爹的畫像掛上天安門的段子。

    此外,還有「包二奶」等私德問題爆發,組織內部搞個人崇拜一言堂等等,也是官商不分家的。

    如今大力反腐後「表叔」們消失了,官場風氣得到了改善。可是一些早年發展起來的企業和他們的掌門人,還沒有從舊模式中走出來,引發了不少社會爭議和熱點事件,造成了負面影響。

    中國企業家應該意識到,改開前的「官本位」體制不適合企業發展,滋生出官僚主義、阿諛奉承成風、形式主義等諸多問題,是企業的慢性病,甚至會轉成要命的急性發作——許家印不就是這樣嗎?

    平時多威風八面人人哄他捧他,失敗時還有人捧着他嗎?沒有的,只會是牆倒眾人推。當初如果企業的氛圍健康一些、官本位氣息淡一點,何至如此啊?

    不應該要求企業家成為道德完人,但是要做到「德配位」。行為要符合企業家的身份,要把企業經營管理的職責放在首位,而不要為了出風頭、「找感覺」任性妄為。這個道理說起來不難,做起來卻是很難的。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