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盲盒「熄火」,泡泡瑪特還能往哪走?

    盲盒「熄火」,泡泡瑪特還能往哪走?

    泡泡瑪特不想再做一家盲盒公司,2020年的年報還有一處提到「盲盒」,2021年中報裏「盲盒」一詞已遍查不到。

    與半年報同時公布的是,其將以1000萬元成立泡泡瑪特樂園;9月中旬,又宣佈完成對兩點十分動漫的投資。這麼看,泡泡瑪特確實按着CEO王寧今年3月所說的那樣,逐步發展主題公園及內容業務。

    是主業不行亟需新增長點,還是在打造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先要來看下其最近的財務表現。

    2021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17.73億元,經營利潤4.87億元,按年增幅均超過100%;其頭部的兩個IP——Molly和Dimoo上半年收入均突破2億元,按年分別增長81.9%和74.5%。對比2020年,這兩組數據顯示出泡泡瑪特的業績在穩健增長。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妙投 / 虎嗅APP提供)

    資本市場並不買賬。泡泡瑪特的股價從年初107的最高點一路向下,至今仍在「半山腰」徘徊。這應該是王寧要轉型的直接壓力。

    但目前的股價可能才是正常狀態,畢竟泡泡瑪特的市盈率依然達到80以上。

    圍繞泡泡瑪特的爭議也持續不斷:IP是否增長乏力、投資能否讓自身蜕變成內容型平台……以及,股價還能漲嗎(大摩預測其股價15日內或將上升,目標價76港元)?

    2019年雙十一,盲盒、手辦等潮流新品成全網斷貨王,從而變成新消費領域的一個風口。龍頭泡泡瑪特上市時一度被稱為「年輕人的茅台」。

    雖然是新物種,仍要遵循消費品的4P理論。泡泡瑪特能「衝殺」出來,憑藉的是盲盒(產品)、針對大眾用户的定價及升值空間(價格)、線下+線下+展會(渠道)、新媒體種草(推廣)。

    如今,泡泡瑪特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是:Molly「老」了嗎?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妙投 / 虎嗅APP提供)

    從最新的財報數據來看,Molly上半年的營收有「回暖」跡象,這和泡泡瑪特不斷推出聯名款來拉長其生命周期有關。其6月推出了Molly和海綿寶寶的聯名款;8月又推出半人高的Molly大娃,目前市場反響不錯;不過這個IP上半年營收佔比已下降到11.5%。

    好在Dimmo的營收「迎頭趕上」,在上半年的營收甚至微超Molly。但這並不意味着泡泡瑪特有持續製造爆款能力。

    目前泡泡瑪特運營的IP一共有93個,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除上面提到的Molly和Dimmo,泡泡瑪特還有4個IP收入突破1億元;其中營收排第三的SKULL PANDA是去年發布的,上半年實現收入1.83億元。

    但以上三大IP均是泡泡瑪特收購而來的,且其過往也有不少「曇花一現」的IP,如一度被視為第二大IP的PUCKY,如今的收入佔比已降至6.1%。

    價格上,今年以來泡泡瑪特不少新品發售單價都從原本的59元上漲到了69元,漲幅接近20%。考慮到其設定的價位區間追求的增長策略是走量,而推動購買的直接動力很大部分是二手市場的升值空間。但今年除了下半年新推的Molly大娃出現了二手市場的升值,泡泡瑪特其餘產品炒作的熱度好像已退。

    渠道上,泡泡瑪特目前有零售店、線上渠道(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葩趣及其他中國主流電商)、機器人商店、批發及其他等4大銷售渠道。過往泡泡瑪特靠線下和展會起家,而今年上半年線上渠道營收首次超過線下。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妙投 / 虎嗅APP提供)

    從具體渠道來說,營收佔比第一的泡泡瑪特抽盒機是自主開發小程序,上半年實現3.25億收入。泡泡瑪特很注重會員體系的構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累計註冊會員總數增至1141.5萬人,最近半年增加了401.5萬人;不過相比2019年58%的會員復購率,當前會員復購率為49%,有明顯下降。

    泡泡瑪特電商渠道2021年上半年收入3.53億元,按年增長104.7%;天貓618期間銷售額0.61億元,按年增長94%。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妙投 / 虎嗅APP提供)

    相比用線上渠道增強用户對IP和品牌的粘性,線下渠道則是加強品牌認知、挖掘潛在用户的有力途徑。

    截至2021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零售店合計為215家,機器人商店總數為1477家;相比去年,拓店速度明顯放緩;新增零售店較多在一線城市;而機器人商店更多增在二線及其他城市。對泡泡瑪特來說,零售店是核心,機器人商店則是為了實現門店下沉。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妙投 / 虎嗅APP提供)

    從單店營收情況來看,泡泡瑪特2020年除二線城市外,零售店和機器人商店均出現明顯下滑,這部分有疫情原因;2021年上半年情況有所好轉,但按照目前的趨勢,一線城市無論是零售店還是機器人商店,營收均下滑明顯。

    可見,如果沒有下一款出圈的「Molly」,泡泡瑪特在一線城市的天花板已現;而更低線城市對潮玩的接受度又有多高呢?

    (妙投 / 虎嗅APP提供)

    所以,泡泡瑪特需要新的增長故事。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