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管濤:中國境外證券投資的「家底」

    管濤:中國境外證券投資的「家底」

    近年來中國對外證券投資開放取得了長足進展,境內投資者對外投資風險偏好穩步上升,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滿足。但是,中國對外證券投資開放依然非常慎重,在對外金融資產中佔比依然偏低,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也比較集中,中國香港和美國是內地證券資本輸出的重要載體,較好解決了本土投資偏好問題。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首次發布了中國對外證券投資資產(不含儲備資產)分國別/地區、分居民部門(不含中央銀行)持有的數據。這是進一步提高數據透明度的重要舉措,反映了中國近年來不斷改進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存量統計監測的積極進展,有助於我們更好了解中國民間對外證券資產分佈狀況,增強開放條件下風險防控和應對能力。

    雙向開放推動中國民間對外金融資產負債明顯增加

    長期以來,中國漸進式金融開放實行鼓勵長期投資限制短期投資,鼓勵資本流入限制資本流出「寬進嚴出」的管理。但進入新世紀以來,為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對短期資本流動管理的限制逐步放寬,跨境資本流動管理也逐漸轉向流出入雙向「均衡管理」。

    根據國際投資頭寸表統計,到今年6月末,中國對外金融資產9.03萬億美元,較2004年末增長8.64倍。剔除儲備資產後,非儲備性質對外金融資產5.68萬億美元,增長16.89倍(見圖1)。後者增速遠高於前者,反映境內投資者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更好得到了滿足。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截至去年末,中國對外金融資產與GDP之比為55.9%,較2004年末上升8.0個百分點,對外金融資產負債與GDP之比(即國家金融開放度)為98.0%,上升16.5個百分點;非儲備性質對外金融資產與GDP之比為34.3%,上升18.1個百分點,非儲備性質對外金融資產負債與GDP之比(即民間金融開放度)為76.4%,上升24.6個百分點(見圖2)。民間金融開放度的提升快於國家金融開放度,體現了過去十多年來中國金融雙向開放的規模和質量的提高。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儲備資產餘額3.35萬億美元,較2004年末增長4.41倍,佔對外金融資產總額的37.1%,較2004年末佔比回落29.0個百分點。這顯示隨着對外投資渠道逐步拓寬,近年來中國民間對外資產持有佔比明顯上升。其中,對外證券投資資產餘額1.01萬億美元,較2004年末增長9.99倍,佔對外金融資產額的11.2%,佔比上升1.4個百分點,遠小於同期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其他投資佔比分別上升20.9和6.7個百分點的水平(見圖1和圖3)。這表明中國擴大對外證券投資依然較為謹慎,未來仍具有拓展空間。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跨境證券投資包括跨境股票和債券投資。到今年6月末,中國境外證券資產中,股票資產餘額6949億美元,佔到68.6%,遠超過2004年末分別為2億美元和0.2%的水平。其中,2012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股票資產首次超過債券資產,成為中國持有的主要境外證券資產。中國對外證券投資中,已基本形成股票與債券投資「七三開」的格局,顯示境內投資者對外投資的風險偏好提升(見圖4)。而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這有助於提高中國對外投資回報,增加境內投資者財產性收入。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香港和美國是中國對外證券投資主要目的地

    前述分析都是一個基於總量的初步數據。外匯局新增發布的中國對外證券投資資產分國別分部門的數據,可以給我們更加詳細地刻畫中國對外證券投資的資產分佈或風險暴露情況。

    截至去年底,中國對外證券投資資產(不含央行儲備資產)8999億美元,其中股票資產6043億美元,債券資產2955億美元,佔比分別為67.2%和32.8%,總體上是「股多債少」(見圖4)。

    從分國別/地區數據看,到去年底,中國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證券投資。其中既有發達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既有成熟市場也有新興市場。對外證券投資前十大目的地是中國香港、美國、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英國、日本、德國、盧森堡、澳洲、法國,投資金額合計8220億美元,合計佔比91.3%。其中,中國僅對香港一地的證券投資佔比就有45.5%,前三大投資目的地合計佔比75.3%,顯示中國境外證券投資目的地的集中度較高。在前述十大投資目的地中,中國在香港、美國、開曼群島、盧森堡、日本主要以股票投資為主,在英屬維爾京群島和德國是以債券投資為主,在英國、法國、澳洲則基本是股債對半開(見表1)。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這裏有個小插曲。從外匯局離職之前,筆者在國際收支司牽頭擬定新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及交易統計制度,以加強對國際收支流量的統計監測。配合統計制度制定,還要開發相應的統計申報系統,以實現訊息化、電子化的數據採集。當時,有兩種系統開發思路:一種是按照零申報的要求,在系統中設置將對所有國別/地區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數據都採集上來;另一種是按照抓大放小的思路,只在系統中設置報送前幾十位目的地/來源地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數據,以減輕申報主體負擔。

    經過反覆論證,我們採取了第一種方案。因為系統開發是一次性的投入,而對外投融資活動卻是與時俱進的。也許這些地方今天不是我們的主要的投融資對象,但明天重要性卻大大提高。特別是如果發生國際金融危機或者開展對外經貿合作,官方需要獲取中國對相關地區的對外金融資產負債數據,以了解風險暴露或合作進展情況時,可能就要臨時增加報表或者改造系統,反而是增加了負擔。這就是為什麼外匯局披露的國別/地區數據中,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數值為零卻依然呈現的主要原因。

    根據全口徑數據,到去年底,中國還在阿聯酋(49億美元)、巴西(15億美元)、印度(14億美元)、印尼(11億美元)、墨西哥(8億美元)、俄羅斯(6億美元)、泰國(4億美元)、土耳其(3億美元)、沙特(2億美元)、秘魯(2億美元)、哥倫比亞(2億美元)、巴基斯坦(1億美元)等新興市場有着諸多金融聯繫或者說風險敞口(見圖5)。即便現在要加工中國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締約國證券投資的數據,也是可以信手拈來。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居民個人是中國境外證券資產的主要持有者

    從分居民部門持有的數據看,到去年底,境內銀行持有境外證券資產1915億美元,佔比21.3%;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證券、保險、基金、期貨公司及其他資產管理公司)持有3541億美元,佔比39.4%;非金融部門(包括居民個人及非金融企業)持有3543億美元,佔比39.4%(見圖6)。因為非金融企業大都不可以直接對外證券投資,故非金融部門基本代表了中國居民個人對外證券投資的狀況。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結合分國別/地區的數據看,中國在前十大對外證券投資目的地中,居民個人投資者是對香港證券投資的最大投資主體,佔比80.2%,這反映了香港在內地開放對外證券投資中先行先試的「橋頭堡」作用;非銀行金融機構則是對法國、日本、美國、英國、澳洲、開曼群島、德國證券投資的最大投資主體,佔比在56%到80%之間;銀行則是對英屬維爾京群島和盧森堡證券投資的最大投資主體,佔比分別為79.9%和42.0%(見圖7)。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中國對外股票投資的十大目的地是中國香港、美國、開曼群島、英國、日本、盧森堡、愛爾蘭、澳洲、法國、德國,投資金額合計5714億美元,合計佔比94.5%。其中,僅對香港一地佔比就達到56.5%,前三大目的地合計佔比86.2%(見表2)。由此可見,中國對外股票投資的目的地集中度極高。

    中國對外債券投資的十大目的地是中國香港、美國、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英國、日本、德國、盧森堡、澳洲、法國,投資金額合計2556億美元,合計佔比86.5%。其中,對前三大目的地佔比均只有20%左右,合計佔比為65.0%(見表2)。這表明中國對外債券投資目的地相對股票投資而言更加分散。

    (憑瀾觀濤授權使用)

    綜上所述,近年來中國對外證券投資開放取得了長足進展,境內投資者對外投資風險偏好穩步上升,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滿足。但是,中國對外證券投資開放依然非常慎重,在對外金融資產中佔比依然偏低,對外投資主要目的地也比較集中,中國香港和美國是內地證券資本輸出的重要載體,較好解決了本土投資偏好問題。

    作者管濤為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導,董輔礽講座講授,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曾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