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沃爾瑪、微軟領英的兩個變化,中美關係的微妙就在其中

    沃爾瑪、微軟領英的兩個變化,中美關係的微妙就在其中

    中國國慶節後,連續發生了兩件事。

    事情說起來不大,但放在中美關係的階段性變化中來看就顯得異常微妙。

    全球的商品貿易供應,不遠的將來可能會出現一次洗牌。越來越多美國企業紛紛發現,自己並沒有辦法很好地適應近年來的變化,無論是中國自身的,還是國際關係的。

    在國慶假期,中美關係出現了難得的緩和,兩國接連安排了兩個重要接觸,線下的高層會面,線上的電話會議。

    然而,更多的跡象顯示,緩和可能只是權宜之計,要麼到明年美國中期選舉,要麼到美國能控制住通脹。所謂的中美合作,本質依然是競爭。

    長期來看,博弈加劇才是我們需要適應的現實。

    1

    雖然中美關係最近有緩和的跡象,但是沃爾瑪這樣的全球性企業有」自己「的打算。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10月9日跟供應商們發了通知,決定將公司全球供應鏈商業總部從中國遷到印度。

    該決定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沃爾瑪已經開始搬遷工作。

    沃爾瑪此舉可以被認為是全球貿易低端產業從中國轉移到印度的一個標誌性舉動。

    對於沃爾瑪搬遷的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這與美國想要擺脱「中國製造」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印度廉價勞動力有關。

    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確實是亞洲大國在經濟領域的潛在競爭對手,中美也確實沒有表面上那麼和氣。

    最直接的原因,是疫情和全球供應鏈混亂所引發的調整。

    對於沃爾瑪的調整,其實我們前些日子也提到了這個因素,那就是海運價格暴漲。

    作為零售行業的巨頭,沃爾瑪需要進行長途運輸和配送,小到一瓶飲料,大到冰箱,都是如此。

    如果沃爾瑪能在印度設立全球採購事業部,其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省運費,因為印度洋沿岸的航運壓力較小,周邊地區的運費也相對較低。

    對於沃爾瑪來說,這筆費用的數額並不小。

    但從長期的角度來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供應鏈調整早就開始了,並將一直產生影響。

    在2021財年的年報中,沃爾瑪提出了對供應鏈風險的看法:

    「我們在美國以外地區的銷售未來將遭遇一些失控的消極因素,包括法律規範的約束、更多的政府幹預、反壟斷、稅收和勞動新規、碳稅、貿易政策、數據保護等等。」

    在沃爾瑪看來,這些問題都是它沒法能解決的,但又是必然會面對的,只好調轉船舵,把目光投向別的地方。

    我還在年報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細節,說明沃爾瑪從中國到印度的轉向早就開始了。

    截至2021年1月底,沃爾瑪在中國市場一共擁有403間零售門店。而在2019年,這個數字還是420間。與之對比,截至2021年1月底,印度的沃爾瑪批發商城一共有29家,而一年前為22家。

    兩個簡單的數據,一增一減,背後卻可能就是趨勢。

    目前,全球產業鏈格局是冷戰結束後30年間逐步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沃爾瑪年報的這個細節,將對未來也會產生影響。

    2

    然而,選擇印度或許也是一招險棋。

    環顧全球,印度不要說是供應鏈重塑的首選了,它有沒有滿足全球需求的供應鏈本身都是個問題。

    多年後,美國人使用着缺斤少兩的印度產品,會想起真香的中國製造嗎?

    但沃爾瑪倒是也挺大氣,早在去年底就高調宣佈,到2027年以前,從印度採購的商品出口要達到100億美元,是現在的三倍。

    與此同時,在基層,沃爾瑪2019年啟動的供應商發展計劃 Vriddhi 正在為中小企業帶來技能和知識,為他們成為沃爾瑪、Flipkart 和其他印度和世界各地公司的供應商做好準備。目標是在五年內授權 50,000 家中小企業在印度為全球供應鏈服務。

    沃爾瑪總裁Doug McMillon表示:「通過在未來幾年顯着增加我們從印度的出口,我們正在支持「印度製造」並幫助更多本地企業接觸國際客户,同時在印度國內創造就業機會和繁榮。」

    這都不能說是野心了,簡直是偏愛。

    那麼,被偏愛的印度,工業生產能力又能否提供對等的回饋呢?

    尷尬的是,印度目前才算勉強比較獨立地把自己的電力、鋼鐵、能源、基礎化工和水泥等重工業體系搭建了起來。

    更尷尬的是,常年處於貿易逆差狀態的印度,服務業至今仍牢牢佔據着半壁江山。從數據看,製造業產值在印度GDP中的份額不斷下滑,2019年佔比僅為15%,甚至低於辛格政府時期18%的平均水平。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起於微瀾之間。

    如果沃爾瑪真的要重金押注印度的未來,或許還要等待較長的時間。

    3

    就在沃爾瑪宣佈遷移的幾天之後,Microsoft宣佈將關閉LinkedIn中國本地網站,取消社交功能,將推出全新的獨立的求職應用。

    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舉動。因為在我的印象中,Microsoft至今還沒有在中國關閉任何一個產品或服務。

    Microsoft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家懂得適應不同的法規或者生存條件的公司。但世界在變,Microsoft也在變。

    這一次,它顯然沒有辦法適應越來越強的干預和不斷變化的業務目標之間的平衡。直接關閉LinkedIn或許是最後不得已的辦法。

    沃爾瑪和Microsoft的接連轉向,是美國企業針對中國今年的變化作出的最新反應,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標誌性的節點。

    但放在大趨勢當中,這其實只是在反覆強調大國博弈加劇的赤裸現實。

    最近,世界出現了漲價潮,尤其在美國出現了十多年未見的大通脹。根據智谷趨勢的最新研判,漲價的連鎖反應已經延展到了地緣政治最高層面。S博士的判斷是,中美出現階段性緩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要抑制通脹和漲價,需要中國低價商品。

    這當然是一個樂觀信號。但當中美把冰冷留在安克雷奇,把笑容留在蘇黎世之後,回過頭看到的,一時的緩和只不過是美國短期利益的需要,而美國對於中國的利益需求並沒有實質性的理解,中美依然是在堅定而緩慢的遠離。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