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房地產稅替得了土地財政麼?

    中國房地產稅替得了土地財政麼?

    晚上出去喝了一杯酒,回來有點晚,迷迷糊糊之際,還是聊一下房地產稅的問題。

    隨着最近房產稅靴子的落地,很多機構開始建模估算全國房產稅的徵稅規模。

    經過周密的計算,大家會得出一個震驚的結論,房地產稅的增量根本不足以替代土地出讓。

    因此,很多人會得出一個結論,房地產稅還是落不了地,土地財政的依賴無法擺脱。

    在政事堂看來,這就跟九十年代認為中國依賴了兩千年的農業稅不會取消一樣可笑。

    當年中國取消農業稅不是因為無法擺脱依賴,而是因為有了被新的稅收取代。

    農業稅從建國之初佔據半壁江山的位置,到兩千年初降至不足1%的背後,中央也將試點的商品房政策在全國迅速鋪開,讓土地收入很快佔據了財政的半壁江山。

    這是一場對土地利用的騰籠換鳥,區別不過是從種莊稼變成了種房子。

    同理,如今土地財政被壓縮的背後,也不會依靠土地財政變種的房地產稅,而是將用新的稅收來取代。

    這就是數據稅與碳稅,這倆政事堂聊了快一年的新「兩稅」,即將在G20和格拉斯哥的「兩會」上被激烈的討論。

    所以,土地財政褪去的根本,並不是取決於房地產稅能夠收多少,而是在於政府在數據稅和碳稅上,能不能補足土地收入的缺口。

    如果真的讓房地產稅成為主導稅種,那麼一線城市將富得流油,三五線城市連房子都沒人敢持有,導致兩極分化變得極其嚴重,因此這個方案必然被否。

    而「兩稅」方案從經濟學的角度,是生產力的發展初期,需要用剪刀差來掠奪財富,等完成新型產業的原始資本積累,然後再取消剪刀差。

    展現的出來的,農民掏空了幾畝莊稼,締造了市民,等市民開始繳稅後,農民就不用繳農業稅了;市民掏空了錢包,締造了網民,等網民開始繳納數據和碳稅之後,市民就不用重金買房了……

    這就像土地財政讓地方政府將稅收重心轉移至城市居民之後,農民才能夠得以解放,未來拿到了數據稅和碳稅的地方政府,才會主動擺脱對賣地的依賴。

    因此接下來,買單的大頭不是房地產稅,而是需要使用數據和消費碳的企業機構來繳費……

    最後,聊一下試點的時間。

    2000年,國務院讓安徽省試點取消農業稅,2001年,江蘇省開展試點,再之後,部分省份逐一增加到減稅的行列,到2005年基本全面取消。

    改革沒有一蹴而就,農業稅的取消也是在整個「十五期間」來慢慢完成的。

    而歷史的有趣之處,則是率先取消農業稅的省份,成為了之後十年內最大的贏家。

    所以很快大家就會發現,爭奪試點將會變得異常的激烈。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