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劉元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核心參數測算

    劉元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核心參數測算

    中共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涉及創新型國家、現代化經濟體系、國家治理、文化軟實力、生態環境、對外開放、居民生活水平、平安中國、共同富裕等方面。通過習近平總書記對這些目標的重點說明可以看出,一是這些目標設定經過了認真研究和測算。從經濟發展能力和條件看,中國經濟有希望、有潛力保持長期平穩發展,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二是考慮到未來一個時期外部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存在不少可能衝擊國內經濟發展的風險隱患。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可能持續低迷,因此,中國的中長期規劃目標要更加註重經濟結構優化,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三是中共中央的規劃部署基於大方向、大戰略。雖然目前中國對「十四五」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以定性表述為主,但也體現了定量的要求,可以在認真測算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量化目標。因此,在經濟方面,初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可以體現為若干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

    躋身世界創新型國家前列

    核心指標之一,是到2035年達到世界創新型國家前列。據世界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2019》顯示,創新能力指數排在前10位的國家,2019年人均GDP的平均水平高達約5.4萬美元,是中國的5倍之多。另據《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瑞士連續第11年位居榜首,瑞典、美國、英國、韓國分別位列第2至5位;中國為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超過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如果將創新型國家前列界定為創新指數前10位國家,這意味着中國在研發強度上要達到前10名水平,研發強度就必須從2020年的2.2%上升至2035年的3.34%。按照2020年不變價計算,到2035年中國研發總規模將達7.003萬億元,這就要求未來15年的研發支出每年增速達8.03%左右。過去15年中國研發支出的平均增速為17.7%,因此這個速度要求並不高。

    如果以美國的研發總量和強度作為參照系,2035年中國研發支出規模將是2019年美國研發投入的1.83倍,而同期GDP總量將達206萬億元,是2020年美國經濟總量的1.02倍(如果美國經濟增速按2.5%計算,那麼到2035年其經濟總量將達到30萬億美元,按照人民幣2020年不變價格即為203.5萬億元)。因此,如果按照美國的研發強度,中國經濟總量所需的研發強度達2.8%左右即可。但這個強度所需的人均GDP增速為4.3%。如果按照這一增速進行倒算,到2025年中國的人均GDP水平將達到創新型國家前10名的40%左右。

    此外,從研發支出結構來看,中國在試驗發展方面的支出規模已超過美國,但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的支出規模僅為美國同期的約45%和25%。其中,中國基礎研究在全部研發支出中佔比為5%,美國為近17%;中國應用研究在全部研發支出中佔比為10.8%,美國為近19.6%。可見,在中國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加大基礎研究規模和投入力度,優化研發支出結構是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居民生活水平向中等發達國家看齊

    核心指標之二,是到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首先,從數量上看,2019年全球高收入國家共有70個左右,而發達經濟體僅有39個,中位數可以列在35位或20位。其次,從人均GDP或收入水平來看,2019年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門檻值為1.24萬美元左右,而發達經濟體的人均GDP水平最低為2萬美元,平均水平高達4.8萬美元。剔除盧森堡、新加坡等體量偏小的經濟體後,發達經濟體的人均GDP水平也在4.1萬美元左右。按照IMF公開的訊息,2019年全球經濟總量約為86.6萬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GDP總量為51.74萬億美元,佔比約60%。全球人均GDP約為1.146萬美元,而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4.8萬美元,是發展中國家的9倍,也是全球人均水平的4.5倍。除美國外的發達國家人均GDP約為4萬美元。

    如果要在未來15年達到IMF公布的發達國家平均水平4.8萬美元,假設這些國家不增長,中國人均GDP需要增長4.36倍,那麼年均增速必須達10.3%;假設發達國家未來平均增速為2.5%,則未來15年中國的年均增速必須達13.1%。如果達到61個高收入國家的中位數水平即西班牙的2.8萬美元,假設西班牙不增長,那麼未來15年中國人均GDP需要增長2.55倍,年均增速為6.43%。如果中位數發達國家西班牙未來平均增速為2.5%,則中國未來15年年均增速必須達9.09%。如果達到葡萄牙2萬美元的水平,假設葡萄牙平均增速為2.5%,則未來15年中國人均GDP的年均增速需要達6.67%。

    當然,上述測算沒有考慮中國在高速增長過程中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問題。德國在1960—1980年間的年均升值達5%,中國在過去20年中年均升值達1.3%。假設人民幣升值年均速度在2%左右,那麼中國超越葡萄牙需要人均GDP年均增速達4.7%左右,超越西班牙則需要達7%。如果2020—2035年間實際人均GDP年均增速保持在4.8%的水平,以超越高收入國家門檻值20%為真正跨越的時點,那麼,中國將在2026年前後完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歷史使命。按照前低後高的測算,2020—2035年中國人均GDP的平均增長速度需要達5.5%—6%。但是,從當前趨勢所測算的潛在GDP增速來看,即使在樂觀假設下,中國在2020—2035年的人均GDP平均增速也只能達4.36%,暫時無法滿足4.8%的要求。

    以新發展格局釋放新發展紅利

    當前,中國正處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加速調整期和世界經濟動盪調整的關鍵期。根據上述測算,中國關於2035年基本完成經濟現代化的目標設定,具有較高的合理性,但這一合理性必須立足於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一系列實質性改革,積蓄新的增長動能,加快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全面向創新驅動轉變,以此推進戰略調整、重構與深化。一是要推進技術創新,啟動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實現新的技術紅利。二是要推動改革,把改革貫穿到今後一段時間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之中,實現第二輪制度紅利。三是要構建人才強國、教育強國,推進人口紅利轉化為人力資源紅利。四是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積極構建合作平台,塑造新的競爭力,突破價值鏈和分工鏈重構的瓶頸,依託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新一輪全球化紅利。

    作者劉元春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