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台積電向美國低頭,「卡脖子」難題怎麼破?

    台積電向美國低頭,「卡脖子」難題怎麼破?

    2018年,正當中美貿易戰激戰正酣之時,美國的特朗普政府,使出了意想不到的一着——將中興公司列入「實體名單」(entity list),禁止所有的美國企業向中興出口晶片,直接癱瘓了中興的所有生產和業務。

    2019年5月,特朗普又向華為重施故技,但這一次華為做好了準備,海思準備了所有美國設計的晶片的備案;但是,中國在晶片製造產業上的缺陷,終究成為了華為的致命軟肋。

    2021年9月23日,美國商務部下發了《半導體供應鏈風險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稱為促進供應鏈各環節訊息流通,要求半導體供應鏈中「對此有興趣」的企業「自願」提供相關數據和訊息。11月8日,美國政府網站顯示,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環球晶等台灣廠商和三星、SK海力士等韓國企業,均已乖乖上繳機密數據,向美國遞交了投名狀。

    台積電等多家半導體企業向美國屈服後,華為設計的晶片便再也造不出來,終究還是陷入了「無芯可用」的困局。

    特朗普的「科技戰」,不單撕破了國內對自由貿易的幻想,更撕破了近十年中國消費電子產業高速發展形成了幻覺——原來,我們引以為豪的手機電腦產業,都僅僅是一個建立在美國和西方世界上游晶片產業之上的空中樓閣。我們依舊落後於西方。

    到了這裏,我們就要追問——為何我們的科技產業,在美國的制裁前居然不堪一擊?到底我們的技術到底差在了什麼地方?

    問到這裏,熟讀各類半導體科普的我們,自然會想起像ASML光刻機、以台積電為代表的高製程晶片產業、作為晶片設計根基的EDA軟件、以至驅動晶片設計軟件的操作系統等等。這些技術,都是一些正被西方壟斷,而我們還暫時無法掌握的「卡脖子」技術。

    這種技術,我們稱之為「硬科技」——它們是同時帶有關鍵性、基石性、變革性和引領性的前沿技術,而正因如此,發展這些「硬科技」,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本投入和長期的技術積累,正是這一點區分了「硬科技」以及組裝、軟件開發層面上的「軟科技」。

    我們在近十多年來,在經濟發展上的最大失誤,便是貪圖利潤,把資源和資本集中在低成本的「軟科技」產業以至像房地產這種不產生實質價值的產業裏頭,忽略了「硬科技」的資源投入,使得今天的我們陷入了「卡脖子」困境。

    今天,我們必須就此亡羊補牢。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