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內地房地產六問:至暗時刻過了嗎?可抄底嗎?

    內地房地產六問:至暗時刻過了嗎?可抄底嗎?

    最近市場對房地產市場關注度很高,網上流傳的深圳房地產行業調研紀要刷屏,監管部門表態穩定房地產相關信貸的訊息在朋友圈裏廣泛流傳。那麼,房地產市場到底怎麼了?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政策鬆綁了嗎?至暗時刻過了嗎?是否應該去抄底呢?我們來一起梳理一下:

    1、房地產市場最近怎麼樣?

    答:最近房地產市場在快速入冬,硬着陸風險顯著上升。無論是銷售量,還是銷售價格;無論是房產市場,還是土地市場;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四五線城市,都出現了快速入冬的跡象,指標惡化速度非常快。

    1)商品房新開工量和銷量均出現快速回落。新開工面積按年增速已經連續6個月為負,降幅最高達到20%。過去三個月,中國商品房銷量月度數據,較去年同期連續三個月出現負增長,幅度高達雙位數。惡化速度之快,絕對降幅之大,時間持續之長,僅次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

    圖1、商品房銷售量和新開工量:當月按年

    自下而上看,根據克爾瑞數據,百強企業銷售額7月份起,按年已經出現負增長,到10月份按年上年降幅高達32.2%。剔除2020年疫情期間基數擾動,最近幾個月,100強企業銷售額絕對水平無論是按月看,還是和2019年同期對比看,都出現了明顯的回落(圖2)。

    圖2、百強企業銷售額及按年(克爾瑞數據)

    2)價格方面,中國各線城市出現了「罕見的」同步回落。2015年-2016年,房地產市場處於同步上漲階段,一線漲幅領先於二線,二線領先於三四線。2017-2020年間,各線城市之間出現分化。2021年下半年以來,多因素衝擊下,一二三四線房價同步出現回落(圖3)。

    圖3、70城二手住宅房價指數

    若剔除去年2月份受疫情影響而出現的奇異值,9月百城住宅指數按月下跌城市數量創近十年的新高,達到了2015年以來最高。40大中城市二手房掛牌價顯示

    今年過去較快的熱點城市,如深圳、上海、廣州、成都等,二手房掛牌價在近幾個月出現了明顯的拐頭趨勢(圖4);

    圖4、部分熱點城市二手房掛牌價開始回落

    而過去幾年房價「陰跌」的城市,近期下跌勢頭明顯加速。如石家莊、天津、瀋陽、哈爾濱等(圖5)。所以我們網上看到哈爾濱、瀋陽等部分城市出台各種「求生欲」很強的寬鬆大招,那一定是真的,沒有辦法,壓力太大了,再不救的話,工資能不能發出來都難說了。

    圖5、部分調整城市二手房掛牌價在加速回調

    3)土地市場迅速冷卻,拍賣溢價率大幅下降,流拍數量急劇上升。自今年4月以來,百城成交土地溢價率持續下滑,由接近30%左右的高點到至10月末僅為1.94%,接近2012年的歷史最低位(圖6)。由於土地成交溢價率不可能是負的,1.9%的溢價率基本就是歷史最低了。

    圖6、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價率

    根據克爾瑞數據顯示,長沙、北京、杭州、廣州等重點城市第二批集中土地流拍率超50%,其他城市流拍率也均較第一輪有明顯的上升(圖7)。目前,房地產融資環境處於極端惡化狀態,頭部企業活下去都成問題,拿地實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圖7:重點城市兩輪集中土地流拍率對比

    2、房地產市場快速入冬的原因是什麼?

    答:原因比較複雜。從房地產市場自身規律看,具有內生性的調整需求。2015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輪「牛市」行情,近兩年雖然部分城市之間出現了分化,但全中國看,房地產市場仍保持了較高景氣狀態。各地的限購限貸削平了景氣的高點,但也延長了景氣的時間。這種持續「高燒」的狀態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存在內生性調整需求;

    過去一段時間的信用政策緊縮及部分房地產頭部企業瀕臨破產,是房地產近期快速入冬的直接原因。比如資金需求端房地產企業「三條紅線」的設定,銀行端房地產風險敞口集中度的設定。當然,監管層也給出了「紅線轉綠」的過渡期,不能說政策緊縮就直接導致了快速入冬。但信用條件收緊下,房地產開發商為了「達標」,就只能回籠資金去槓桿,那麼在拿地、開工等「耗錢」行為上肯定會緊縮(圖8)。此外,恒大等公司瀕臨破產,房地產公司債券跌成了「垃圾債」。由於出問題的都是大地產商(小地產商直接躺平了),對房地產市場預期產生重大影響。很多購房者害怕購買的新房爛尾,也推遲了購房決定。

    圖8、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2021年大幅壓減

    房地產稅試點醖釀推出,也加速了房地產入冬節奏。房地產稅一直是被寄予厚望的「規則改變者」,具體規則的設定,將攸關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前景,也攸關購房者的持有成本和預期。在房地產稅「靴子」未落地前,購房者推遲甚至取消購房決定就不難理解了。

    3、房地產入冬意味着什麼,能否對其進行「壯士斷腕」和「刮骨療毒」?

    答:高房價下,房地產行業一直是「千夫所指」的狀態,被同「實體經濟」對立起來。很多專家主張,以「刮骨療毒」和「壯士斷腕」的決心,用猛藥使中國經濟與房地產「脱鈎」。所以,對某些人來說,房地產入冬更好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試驗,他們主張以政策緊縮倒逼「脱鈎」和「出清」。

    這些專家好倉(頭腦)簡單、(建議)粗暴,遠遠低估了房地產和經濟機器運行的複雜程度。這些拍腦袋、喊口號的建議,更多是起鬨和添亂,某種程度上是「沒有困難製造困難」。這些粗暴的建議若被採納實施,中國離日本化崩盤真不遠了。

    我們在之前的公號文章(比如《下半年,黑天鵝可能來自哪?》,《恒大時日已無多,逃生指南請備好》)中,反覆警示房地產的系統重要性,包括

    1)房地產及上下游在GDP中的比重超過30%。

    2)2021年賣地收入已經超過地方公共財政。如果房地產硬着陸,那麼地方政府離破產也不遠了。地方政府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土地財政是貨幣創造的核心渠道,這倆一旦熄火,後果不堪設想。

    3)銀行信貸窄口徑佔27%,全口徑(上下游、抵押經營貸和製造業抵押貸款)佔比至少超過50%。前段時間,有關部門說,恒大破產衝擊不大。如果是真實想法,那麼其顯然低估了經濟的複雜性和關聯性。恒大雖然只有2,000多億元人民幣銀行貸款,但其近4,000億信託貸款,6,000多億元上下游供應鏈債務,這些上下游最終債權人也是銀行。所以,在避免道德風險的前提下,避免無序違約是真正負責任、大智慧的結果。「最優的路很窄,但它存在」(詳細見我們的文章《恒大救助,有無最佳方案》)。

    4、政策開始鬆綁了嗎?當前是否處在新一輪寬鬆的起點?

    答:政策的確在鬆綁。其實早在國慶前後,決策層就釋放了鬆綁信號,比如金融街論壇上,金融最高領導提出「合理的需求正在滿足」,比如監管機構提出「要在貸款首期比例和利率方面對首套房購房者予以支持」。本周,某智庫深圳的調研,以及網傳的宏觀主管部門放鬆對房地產信貸的支持,是這一鬆綁的延續。政策的鬆綁體現了決策層的前瞻和務實,政策的實事求是一定可以避免「黑天鵝」情景的出現。

    目前說新一輪寬鬆開始,還為時尚早。客觀來說,當前的政策鬆綁,更多的是對之前政策過度緊縮的一種「糾偏」,離政策徹底轉向仍有較大距離。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國策,打擊投機炒房的同時,也在鼓勵合理需求、剛性需求,畢竟調控的目的是為了讓剛需能夠以更低成本買上房子。但在現實中,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一些地方首套房的首期比例也大幅提高,貸款利率在基準水平,甚至有所上浮,誤傷了剛需。一頓操作下來,房價降沒降不好說,剛需購房者上車門檻肯定是提高了。

    期待房地產行業出現新一輪寬鬆的難度較大。一是目前熱點城市房價仍然較高,高房價仍是當前社會最尖鋭的矛盾,新一輪大寬鬆的政治環境不具備;二是「房住不炒」基本國策下,依靠放水刺激地產來穩增長的路已經被堵死。糾偏可以,掉頭難度太大。

    5、房地產至暗時刻過去了嗎?政策鬆綁能夠扭轉下行趨勢嗎?

    答:目前來看,說至暗時刻已過為時尚早。鑑於房地產快速入冬的成因複雜,趨勢慣性較大,單純的政策糾偏尚不足以扭轉下行趨勢。信心的破壞容易,但重建顯然要難的多。多重因素的疊加促成了本次趨勢的下行,只有出台綜合性措施和「霹靂手段」,才能徹底扭轉趨勢。

    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情景下,貿然大規模刺激,效果或存疑,客觀上增加了扭轉的難度。目前,房地產巨頭暴雷的「衝擊波」仍未完全釋放,房地產稅細則靴子仍未落地。在房地產市場的基本規則和預期前景不明下,單靠刺激和放水,重複以前的套路,重新啟動市場,難度顯然要大的多。

    6、抄底時刻到了嗎?可以買房嗎?地產股票呢?

    答:剛需不必擇時,改善或投資建議觀望。我們一直有個觀點,即剛需不必擇時,有需要就買。即便推出房地產稅,房價趨勢性大跌概率不高,畢竟是親兒子和命根子,牽一髮而動全身。當然,如果看不清,或者當前房價過高,上車吃力,則可以再等等,畢竟政策邊際寬鬆的空間仍在,部分城市房價周期性回調的空間仍在。至於改善性需求,可以等房產稅靴子落地再考慮。而投資需求,我們則強烈不建議。

    房地產股票,或有反彈性機會,大反轉仍需要看到更多信號。房地產股過去一段時間跌的「爹媽不認識」了,大跌+政策邊際改善,「超跌反彈」成了阻力最小的選擇。部分個股短期或有10%-30%的反彈,但對部分財務狀況有瑕疵的標的,我們仍不建議去抄底,參與反彈者應適可而止。同時,我們也繼續看好「Flight to Quality」策略,一些國企、央企背景/財務穩健的地產巨頭(比如xxA,xx發展?)我們繼續看好。一地狼藉之後,活下來的必然更強大,行業格局也更好。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