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進退兩難」的寧德時代們

    「進退兩難」的寧德時代們

    就在上個星期,震動整個全球鋰資源行業的、堪稱「刀光劍影」的千禧鋰業(Millennial Lithium)收購戰終於畫上了句號。

    過往在全球鋰業資源收購中無往不利的中國公司們,最終被「截胡」,上演了「一波三折」的收購戲碼:

    7月16日,贛鋒鋰業發布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收購手握阿根廷鋰礦資源的加拿大千禧鋰業,總交易金額不超過3.53億加元;

    9月8日,千禧鋰業宣佈收到新的更優報價,事後證明來自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收購價為3.77億加元,且寧德時代承諾為禧鋰業支付贛鋒鋰業1,000萬美元的合作終止費用;

    在寧德時代加價之後,贛鋒鋰業並沒在有效期內進一步加價。市場普遍認為,寧德時代即將成功收購千禧鋰業;

    11月2日,就在市場等待寧德時代達成最終協議的時候,「程咬金」美洲鋰業(Lithium Americas)殺出,這家同在美國和加拿大上市的鋰資源企業將收購要約價格大幅上漲到4億美元,還承諾承擔需向寧德時代賠付的2,000萬美元合作終止費;

    11月18日,寧德時代最終沒有在協議有效期內進一步加價,千禧鋰業和美洲鋰業簽署最終協議,整個收購PK過程畫上句號。

    除了為中國鋰行業錯失寶貴的鋰礦資源而嘆息,在這次罕見的收購戰還揭示了一個事實:在全球鋰行業上游市場越發瘋狂的當下,像寧德時代這樣的中下游核心企業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何在情況進一步惡化,最終影響到中國爭奪全球新能源行業話語權之前,通過新的機制、政策、行業協同改善中國鋰行業的利益結構,已經迫在眉睫。

    寧德時代們因何為礦瘋狂?

    嚴格來說,贛鋒鋰業雖然之前宣佈要進軍動力電池行業,但目前仍是鋰資源為主的上游企業,而從動力電池起家的寧德時代,則是毫無疑問的中下游企業。從產業分工上來說,鋰礦這樣的資源顯然應該由上游企業負責管理開發,身處中游的寧德時代則負責將基礎的原材料通過各種技術、製造工藝,最終變成更下游客户可以使用的產品。

    那為什麼在這次收購戰中,本身身居中游的寧德時代要先跳出來跟上游的贛鋒鋰業爭奪資源呢?

    原因其實很無奈:在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高速發展的同時,全球鋰行業發生了嚴重的利益錯配,上游的企業在供需相對平衡的基礎上不斷漲價,有的甚至也開始逐步往中下游滲透,像寧德時代這樣的中下游龍頭企業,只能夠通過真金白銀的收購、入股、長期協議鎖定關鍵原材料的產能,保證自身最終產品的交付能力。

    以寧德時代為例,10月底就被傳聞特斯拉向其預訂了2022年45GWh的磷酸鐵鋰電池產量,而按照寧德時代11月初剛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的數據計算,其年化130GWh的電池生產能力,即便只按照90%的產能利用率運行,都將消耗近7萬噸碳酸鋰原材料。相比零散地從上游採購這些原料,選擇收購、入股等長期與上游綁定的經營策略顯然能大幅降低成本。

    可從結果來看,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鋰行業中下游廠商還是低估了全球鋰上游企業的「搞事情」能力。

    從去年11月以來,以碳酸鋰、氫氧化鋰為代表的動力電池主材料,已經上漲超過400%。如此大幅度的價格變動,主要來自全球鋰資源上游,尤其是海外鋰礦資源的不正常漲價。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統計數據,2020年,全世界鋰儲量約8,600萬噸,主要分佈在南美地區。其中,玻利維亞已探明鋰資源量為2,100萬噸,阿根廷為1,930萬噸,智利為960萬噸;澳洲資源量共計640萬噸;中國鋰資源量為510萬噸。以此計算,約有94%的鋰礦資源位於中國境外。

    再加上中國的主要鋰礦的資源品位(有用成分含量)偏低,導致開發成本偏高,在疫情之前全球鋰行業還算理性的時候,中國鋰礦的對外依存度一度超過了75%。

    雖然受疫情的影響,全球海運還有鋰礦的復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整體供需關係仍然保持平衡。主要因為2016-2017年就曾出現過一次全球鋰礦的產能大擴張,雖然2020-2021年全球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但並沒有耗盡此前過度開發的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次「全球鋰礦大擴張+全球鋰資源價格大漲」之後的2018-2019年,因為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並沒有跟上上游的發展速度,最終導致鋰資源產能過剩,其價格持續下滑。

    真正導致本次鋰資源價格上漲的,完全是上游鋰資源公司的「坐地起價」。澳洲主力鋰礦公司Pilbara從今年7月開始在電子平台上拍賣鋰礦石,憑藉這種全新的手段,其鋰礦石的價格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就從1,250美元/噸漲到了2,350美元/噸,價格近乎翻倍。

    在海外鋰資源企業官方「炒作」的同時,中國鋰行業的「各自為戰」也將壓力一級級傳遞了下去。以中國鋰行業標杆企業們今年前三季度的財務數據為例,很明顯看到上游比中下游企業賺非常多。

    例如三家龍頭鋰電池生產廠們繼續擴大規模,但卻沒有憑藉更大的規模優勢提升利潤增速;淨利潤增長最快的企業,基本都是位於鋰行業上游,例如大部分鎳鈷鋰原材料和電解液領域的企業。

    結合三方的市場數據,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應用最多的三元鋰電池523、811(鎳鈷鋰不同配比)10月的電池價格,相比今年1月,平均下來只有5-6%的漲幅。包括國軒高科、比亞迪這樣的動力電池企業更是一直堅持到了10月份才開始給客户們發出調價商洽函。

    顯然在正負極、隔膜、銅箔等環節將上游原材料廠家基本直接漲價將壓力直接傳導給中下游企業,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企業最終消化了整個產業鏈中的絕大部分壓力。

    中下游核心企業持續承壓顯然不是什麼好結果,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這些企業的發展被進一步地放緩,將好不容易打拼下來的中下游優勢拱手讓給日韓,那樣即便手握再多的資源也沒有太大意義。

    正如上文提到的,為了應付中國和海外上游企業的「刁難」,電池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收購、入股、長期協議鎖定關鍵原材料的產能。單就寧德時代而言,早在2018-2020年就密集投資的北美鎳業、北美鋰業、澳洲Pilbara、加拿大Neo Liquitium等鎳鈷鋰礦海外公司,2021年更是在中國投資了天華時代、洛陽鉬業、格林美等企業。

    在儘可能搞定鋰資源的同時,寧德時代也在持續加碼研發,例如今年7月發布的新一代鈉離子電池,基本實現了高能量密度、超快充、低温性能好、高集成以及高安全特性,給寧德時代未來的發展預留了一條備選路線。

    沒有退路不得不戰的寧德時代

    回望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史,與中國鋰行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尤其是像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這樣的動力電池廠商,不僅攻克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各種技術,還通過持續的規模擴張,讓中國市場成為了全球新能源車發展最快的市場。

    最明顯的是寧德時代自身動力電池產量與均價的變化,通過持續的規模擴展和供應鏈深化,寧德時代從根源上保證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使用的動力電池便宜且供應充足,也讓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成為了可能。

    但在寧德時代背後同樣也有危機潛伏,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從未遠離,正在全速追趕意欲在歐洲市場與寧德時代一戰。

    得益於歐盟多個國家制定明確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以及全球大型汽車集團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產品,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佔整個歐洲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已達到11%,按年增幅超過400%。

    歐洲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最終轉化為了海外動力電池在2020年的快速增長。以LG化學為例,2020年裝機量就增長了150%,一下子拉近了與寧德時代之間的差距。

    早在2016年前後,寧德時代海外兩大競爭對手LG、三星先後在波蘭和匈牙利規劃了電池產能,目標就是旨在為德國三大,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幾個汽車公司提供動力電池產品。寧德時代在2018年也制定了自己在德國腹地圖林根州的海外「第一步」計劃。

    除了工廠規劃之外,寧德時代已經和大眾簽署了超過人民幣1,500億元的訂單,專門為大眾的新能源MEB平台提供動力電池。在2019年,寧德時代又和寶馬集團(歐洲地區)簽署了高達350億元的電池訂單,合同有效時間直到2031年。2020年,奔馳也宣佈與寧德時代合作,共同開發電池技術,為奔馳的新能源車平台保證電池供應。

    按照目前寧德時代和日韓競爭對手的進度來看,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下一場廝殺,已經在逐漸展開。

    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假如在即將來到的全球動力電池龍頭PK中最終勝出,很可能就將徹底建立在全球新能源行業的最高話語權,讓中國的包括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帶入更高的發展維度。從這個角度來看,已經以「第一集團」領跑的寧德時代,的確沒有不戰的選項。

    寫在最後

    回望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史,國家規劃的遠見、政策的大力扶持、企業自身的努力缺一不可。隨着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狀態,各個公司、集團乃至國家在戰略上越來越「團結對外」,中國的企業和政策顯然需要積極跟上。

    此次的美洲鋰業收購千禧鋰業顯然是一個警示,雖然中國鋰行業的中下游企業過往已經收購、投資了相當多的海外鋰資源企業,但越來越多的海外鋰資源企業正在為合併、聯盟摩拳擦掌,持續擴大鋰上游話語權正在一步步抵消中國鋰行業中下游的先發優勢。

    面對海外鋰行業的「刁難」和「圍堵」,中國整體的新能源政策顯然需要進一步升級,引導中國企業團結對外,最大程度保障中國整體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前景。只有這樣,才能最終讓產業鏈中的每一家公司以及國家都能夠收穫最大的利益。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