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19家內資網路大廠裁員疑雲

    19家內資網路大廠裁員疑雲

    19家網路公司裁員疑雲

    裁員的消息在網路圈蔓延。

    12月6日早上,在北京海淀一家網路公司上班的清陽,剛到公司便被領導叫去辦公室。門剛關上,領導便告訴她,由於公司架構調整,需要裁員,她所在的部門要從8人縮成3人。她發現除了被裁的,「剩下的就是領導及其親信」。

    緊接着,HR在下午找她談話,通知她第二天辦完所有手續。「從沒覺得公司辦事效率這麼高」,34歲的清陽感覺腦袋嗡嗡作響,就在上周她還躋身公司優秀員工榜。

    其實在年初,清陽就感覺公司在走下坡路,股價逐漸跌破發行價,並開始抓考勤制度,倍感不安的清陽也悄悄開始看機會,但沒想到裁員來得這麼快,「也許緊迫度不夠,如今才這麼被動」。

    清陽是個要強的人,34歲未婚,一心撲在工作上。在她的人生規劃裏,「從沒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被裁員,心理上沒有這種準備」。這兩天她也在反思自己,「是自己太笨,一段時間內只能做一件事,還是對自己不夠狠,今天的自己是小時候不敢想的自己」,她甚至沮喪到用兩個「無」形容自己——一無所有、一事無成。

    更早之前,裁員其實已經開始在網路大廠上演。

    「從9月開始,部門被裁的人有20個以上,一半人都走了。」一位騰訊的員工對《財經天下》周刊說,從今年7月份開始,部門領導就已經口頭髮出裁員預警,表示今年因為業績不好會裁一波人,讓大家都做好準備。

    「裁員在陸陸續續進行,員工分批離開,直到10月告一段落。」該騰訊員工說,裁的主要是一些小業務部門。據他透露,正式裁員名單裏,有的最後選擇了轉崗,有的則選擇了拿賠償走人。

    同樣是9月,字節跳動員工被張楠的OKR搞得人心惶惶。作為字節跳動中國區CEO,張楠在8月和9月的OKR中,明確寫着要「去肥增瘦」,過去一年,字節跳動擴張太快,在全球有十幾萬員工,造成了大量人員冗餘。

    「一般裁年齡大的和在試用期內的,這兩個最節省成本。」一位字節跳動負責垂類內容運營的員工告訴《財經天下》周刊,他今年剛畢業,還在試用期內。聽到裁員消息後,他身邊的一些同事已經開始主動找下家,「畢業還不滿半年,試用期都還沒過,被裁的話可能賠償N+1」。

    而另一位已經被字節跳動裁掉的員工對《財經天下》周刊透露,也是在張楠更新「去肥增瘦」的OKR之後,他們所在城市的團隊被裁撤了。然而,這位員工不久前又去面試了58同城,到了談薪酬階段,HR卻告訴他,「崗位已經關閉了,今年不再招人了」。

    更大的裁員風暴來自12月。月初,愛奇藝被媒體報道稱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裁員補償暫按N+1發放。愛奇藝官方尚未明確回覆,只說「以官方訊息為準」。

    快手也正在此時進行新一輪裁員。據澎湃新聞報道,快手北上廣深的商業化團隊將在年底前完成轉型,部分業務線被取消,而剩餘業務線將在年底搬到杭州,「搬家和離職之間,二選一」。一位認證為快手員工的脈脈用户則表示,自己12月初收到了裁員通知,但並被告知「如果想拿N+1,那就留進檔案,離職證明會被寫上『不能勝任工作』」。於是轉而向網友求助,不知該如何選擇。

    一張社交網絡瘋傳的裁員統計圖將焦慮的情緒推到了頂點。圖片裏羅列了19家網路知名企業的裁員情況,名單裏包括愛奇藝、快手、騰訊、阿里、百度、滴滴、蘇寧、攜程、瓜子車、水滴籌等。

    有知情人士向《財經天下》周刊透露,百度近期裁員一事屬實,主要涉及電商部門。一位水滴籌內部人員也表示,公司最近裁員一事基本屬實,主要涉及顧問團隊及保險銷售團隊,「水滴最多員工達到11000人,現在人數在6000上下」。

    但一位騰訊PCG基層員工向AI財經社否認了「騰訊PCG裁員30%」的傳聞,表示至少自己所在團隊尚未出現變動,PCG也尚未發出裁員通知。

    而據《財經天下》周刊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流傳甚廣的19家網路企業裁員名單中,除百度無人駕駛部門裁員、攜程總部裁員30%沒找到公開報道外,近期有裁員報道的只有騰訊PCG部門、字節跳動、水滴籌、愛奇藝、快手,剩下的裁員訊息基本發生在2019年底或2018年底,並非最近之事。

    大廠為什麼裁員?

    網路大廠最新這波裁員潮,並非無跡可尋。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2021年11月,在快手和愛奇藝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兩家公司的掌門人程一笑和龔宇,實際上都已經不約而同地給到了外界有關裁員的暗示。

    快手CEO程一笑說,「快手對降本增效一直抱有很大的決心,並已從第三季度開始付諸行動。」愛奇藝董事長兼CEO龔宇則稱,「對愛奇藝來說,當前重點是開源節流,主要是砍掉低效率的業務、項目,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儘管二者語言表述並不完全一樣,但不難看出,兩家公司都提到要節約成本,提高效率。而降低成本最迅速和有效的手段,無疑是裁撤冗餘的業務板塊和低效率員工。

    這一點從此次網路大廠裁員涉及到的具體業務部門中可窺一斑。不管是這次處在裁員潮暴風眼的快手還是愛奇藝,又或是此前大規模裁員的字節跳動等企業,從裁員結果來看,涉及最多的要麼是不賺錢甚至還在大量燒錢的非主營業務,要麼是政策發生變化而不得不進行縮減的業務。

    比如快手被曝將大幅裁員30%的消息中,被提及最多的還是國際業務和遊戲業務。

    儘管快手早在2017年初就在越南等地率先上線了國際版Kwai,先於抖音開啟了國際化征程,但其國際化表現算不上特別理想。大規模的燒錢拉新,並沒能給快手帶來拓展市場所需的高效率,反而使其人力營銷市場費用長期居高不下。

    今年8月,據《晚點》報道,上半年燒了55億元后,快手已經決定將原有的三個海外App合併成為一個App,並將運營重點從獲取新用户轉為留住老用户。11月的三季度電話會議上,程一笑更是坦言對海外策略進行了優化和調整,要「更聚焦於重點區域的發展,提升單一市場的效率」,而對一些低迴報率的市場則大幅減少了投放。

    遊戲這個一度被視為網路行業最賺錢的業務,則因版號縮緊,監管趨嚴等因素,使得快手、字節跳動這些後來者卡在了「半山腰」,成了這些公司一個需要大量燒錢,且短期內難以貢獻營收的包袱。於是,2021年10月,字節跳動率先動刀,旗下游戲平台Ohayoo人員調整了數十人。

    愛奇藝這波裁員波及範圍更加廣泛,根據目前曝出的消息,影業、IP、遊戲、文學、電商等幾乎所有部門均有涉及。

    業內人士分析稱,愛奇藝這次裁員之所以波及如此之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蘋果樹」戰略的失利。

    2016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龔宇給愛奇藝畫了一棵蘋果樹,這棵樹上每一顆蘋果都代表了愛奇藝的一個細分業務內容,影視、UGC、PGC、網絡小說、直播、遊戲等若干個蘋果組成了愛奇藝這棵完整的蘋果樹。兩年後,同樣是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這棵「蘋果樹」,再次進化為了一個「蘋果園」。圍繞蘋果樹及升級以後的蘋果園戰略,愛奇藝希望能夠從原創IP出發,進行多鏈路開發和精細化運營,打造具有生態系統的「獨立公司」,並最終實現「一魚多吃」。

    為了打造愛奇藝的「蘋果園」生態,2019年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一口氣揭幕了旗下21款產品矩陣,涵蓋VR、短視頻、文學、動漫、直播、體育、遊戲等眾多領域。

    伴隨着業務擴張,愛奇藝的員工規模也達到了峰值。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愛奇藝的員工數量已經高達8889人,較三年前(2016年)的4794名員工數,漲了85.42%。

    而與背靠阿里的優酷和發家於騰訊的騰訊視頻不同,愛奇藝雖然也有BAT中的百度入股,但更多是「被放養」的狀態。龔宇不止一次強調愛奇藝是一家獨立發展的公司,後期的數據增長也是更多依賴於自身的內容體系,而非像優酷和騰訊視頻一樣,從大股東那兒獲益良多。也正因為此,愛奇藝在很多成本項目上,甚至是帶寬成本,都比騰訊視頻和優酷要付出得多,也是一直以來最燒錢的一個。

    事實上,「虧損」一直是愛奇藝身上繞不開的一個詞,即使從2018年美國上市算起,總計虧損額也已經超過300億。也因此,資本補血成為了常態,2018年至今,愛奇藝就曾三次發債融資近27.5億美元。不過,隨着中概股在美國市場碰壁,疊加疫情等的影響,發債補血這條路顯然已經不好走,今年一整年,愛奇藝都沒有公布過發債計劃,但有消息稱,它正在尋求港股二次上市。

    在此背景下,愛奇藝的裁員,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一定程度上也是愛奇藝主動調整、降本增效的結果。

    裁員未必是壞事

    字節跳動、騰訊、快手、愛奇藝、百度、滴滴……一眾網路大廠似乎在此輪裁員潮中無一倖免。

    「感覺現在很多網路公司都在集體哭窮,大家都在控制規模,不讓自己增長太快,也不做無序擴張了。」一位網路大廠員工告訴《財經天下》周刊。

    事實上,今年以來,的確有很多風光的網路企業都一改此前的高調作風,更多開始「塑造」不賺錢或者虧損的形象。

    最明顯的例子是,在最新公布的多份三季報中,各網路大廠的業績增長均出現了放緩趨勢。

    阿里實現營收2006.9億元,按年增長29%,但若不考慮合併高鑫零售帶來的影響,增速僅為16%;而其淨利潤在非公認會計准則下,則按年下降39%至285.24億元。

    京東營收2187億元,按年增長25.5%,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但淨利潤卻由盈轉虧,按年下滑了137.12%。即使按照非公認會計准則計算,其淨利潤也僅為50億元,按年依然下降了11%。

    至於百度,營收319億元,按年增長13%,略低於上一季度20%的增速;淨虧損166億元,按年下滑221%;而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淨利潤為50.9億元,按年也下滑了27%。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在反壟斷大勢下,網路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逐漸進入尾聲。網路公司財報的「集體失速」是其中一個體現,裁員又是另外一個鮮明表現。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波裁員也並不意味着一定是件壞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網路大廠在年關前裁員的動作,實際上也暗示着過去那種以規模換增長的無序擴張時代的結束。

    如信奉「大力出奇跡」和燒錢擴張策略下殺出一片天地的字節跳動和快手,就已經在今年下半年紛紛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宣佈實行事業部制。

    而據業內人士透露,事業部制,或者說BU制,一般適用於業務進入穩定期,從「創業」轉向「守業」狀態的企業。一家企業實行事業部制,本質上也意味着這家公司將告別瘋狂開拓新業務,燒錢擴張的階段,進入以主業維穩為主的新階段。

    在11月初字節那場覆蓋全業務的組織架構調整中,就着重強調了抖音這個主業的地位,包括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頭條搜索、頭條百科以及國內垂直服務業務都被併入其中,成為「大抖音」。而快手在9月那波組織架構調整中,則在宣佈設立電商事業部、商業化事業部、國際化事業部、遊戲事業部四大事業部的同時,正式設立了主站產運線,對主站產品部、運營部、用户增長部、遊戲生態、搜索等業務進行收攏。

    事實上,各家網路大廠最近在防止無序擴張上也多有表態。

    11月的三季度電話會議中,快手和愛奇藝分別提及「降本增效」和「開源節流」兩個關鍵詞;字節跳動則在前不久的內部商業化全員大會中,坦言「過去半年國內廣告收入停止增長,內部正在進行組織和戰略覆盤,認為確實存在業務和組織臃腫問題,強調業務創新和提升管理,淡化短期目標,爭取長期突破」。

    除此之外,部分網路大廠也在開始有意強調「投入」或者「助力」實體經濟。騰訊2021年Q3財報顯示,其研發開支達到了137.3億元新高,而這些錢多被用在了雲計算等基礎建設領域。阿里最新一季的財報中,則在總收入項目中,強調了「由阿里雲和菜鳥構成的企業數字化及服務板塊收入已經在截至9月30日止的6個月按年增長32%,貢獻了超過575億元的收入,數字服務開始向實體經濟領域延伸」這一點。

    某種意義上來說,網路企業們正在主動放緩腳步,以更加理性的視角,規劃自己在新的大環境中的前進方向。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