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明年美股還能繼續投資「一個胖子」嗎?

    明年美股還能繼續投資「一個胖子」嗎?

    去年底我們發布的投資策略報告中,相信給讀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張「K型反轉」的圖。

    所謂K型,指的是受到疫情衝擊,經濟中一些部門例如線上交易,服務,教育公司持續受益,而另外一些部門如旅遊,交通,娛樂,消費行業持續受損。

    對應的K型分化也體現在了股票市場。在美股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市值前五大的公司明顯跑贏標普大盤,而標普剩下的495家上市公司組成的指數跑輸了大盤。

    順便說一句,標普500指數實際上包含了505家公司,但是大家習慣的以500家公司來代表指數的含義。

    第一種情況,K型分化繼續,好的更好,差的依然差,背後的邏輯是疫情持續,好公司的業績更好,趨勢持續。

    第二種情況是好的繼續好,但是之前落後的可以大幅追上,兩者差距縮小。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出現最多,每次股市大跌後,標普495家公司的反彈幅度要大於前5大公司。

    第三種情況是好的表現變差,差的表現明顯好轉,是最典型的K型反轉。除了均值回歸,通脹的抬頭也會影響不同板塊的表現,通常,科技成長型企業會被通脹拖累,而周期價值型企業會受益於通脹。

    第四種情況是之前受益於疫情的板塊,特別是科技公司會迎來較大的跌幅,而之前落後的板塊表現有改善,但也不會很明顯。

    第四種情況可能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美兩國都在進行針對龍頭科技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反對資本無序擴張。

    當然,我們知道這四種情形都是簡化考慮,實際情況往往更加複雜,出現k型反轉再反轉的可能性非常大。

    走到2022年底,結果我們已經一目瞭然,美股呈現了第一種情況,去年大幅領先的五大或者七大科技公司,今年繼續遙遙領先,標普剩下的公司整體略微跑輸指數。

    而港股則出現了第四種情況,不僅有來自中國的反壟斷和嚴監管,也有美國對中概股和中國科技公司的強監管和持續打壓。

    不過即使在美股,我們也的確看到了「反轉再反轉」的現象,在上半年通脹升温的過程中,科技成長型公司的確一度跑輸周期價值板塊,出現類似第三種情形。只不過到了下半年,科技公司的盈利持續好於市場預期,又重新領跑市場。

    今年給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應該是中國科技公司面對反壟斷和嚴監管束手無策,而美國科技公司面對反壟斷壓力卻毫無懼色,背後的制度差異值得投資者認真思考。

    美國投資界認為,對科技公司的反壟斷要取得真正的效果,恐怕要5-10年,我們相信中國的監管機構也看到了這樣明顯的差異,會在未來的監管力度和節奏上有所變化。

    站在年底展望明年,我們建議大家在美股投資上仍然要持有龍頭科技公司。我們在投資策略會上詳細解釋了他們的估值雖高,但並不誇張,特別是由於盈利強勁,與標普的估值差距最高出現在去年9月,隨後一路縮小。

    我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要長期持有「一個胖子」代表的美國七大或者八大科技公司。

    一個胖子的英文是A FAT MAN(N),它代表的科技公司的英文首字母縮寫,三個A分別代表Apple, Amazon和Alphabet(也就是Google的母公司),F代表是Facebook,T是Tesla,M是Microsoft,最後的N通常代表Netflix,但是現在也可以代表Nvidia。無論是MAN還是MANN,發音都是一樣的。

    當然,現在Facebook把控股公司改名為Meta,可能會有其他有意思的縮寫出來方便記住這幾大龍頭公司。

    聽到這裏,相信很多人也會詢問一個關鍵問題,美聯儲已經開始縮減債券購買,而且明確表示會加快速度,明年加息三次的概率極大,為什麼美股似乎毫無反應,而是不斷創出新高呢?

    這個印象到底對不對,請收聽明天早上的港美股五分鐘,我們會帶大家進入到美股內部,會看到更真實的情況是K型分化非常明顯。

    如果大家今年沒有買入龍頭科技公司,那麼投資美股虧錢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大家覺得今天的分析很有幫助,請轉發朋友圈,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投資者。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