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2021中國資本市場最火的十件事

    2021中國資本市場最火的十件事

    2021年資本市場經歷了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經濟遭遇沉重打擊之際,中國經濟增長表現「一枝獨秀」。但在可圈可點的經濟基本面背後,值得注意的是資本市場展現出的分化行情。

    一邊是新能源板塊依舊如故的高歌猛進,A股全年成交金額也在歲末之際創下了新紀錄;但另一邊,對網路公司高強度的「反壟斷」以及美方監管政策的變動,讓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可以說是交出了一份慘不忍睹的成績單。

    如今,又到一年收官際,財通社綜合各方意見,評選出2021年資本市場十大熱點事件,供廣大投資者參考,以決策新一年的投資。

    一.北交所橫空出世

    11月15日,內地市場除上海和深圳之外的第三個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始交易。

    從公司結構來看,北交所由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而成。首日開市的交易公司,由原本精選層的71家公司再加上10家新上市,共81家公司所組成。首日交易量95.73億,從體量便能看出北交所設立的初衷,並非要與滬深兩市競爭,而是自有其獨特意義。

    近年來,中央不斷強調高質量發展。隨着國內經濟體量的不斷增長,一些行業巨頭應運而生。與此同時,部分以技術和創新為標籤的網路平台公司,以壟斷的方式鞏固市場,雖然確保其優勢,但對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挫傷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活力。

    如果說反壟斷是為了防止大企業阻礙創新;那麼,為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的北交所,則意味着鼓勵更多新型公司勇於創新,保持市場活力。作為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鏈條的一環,北交所的橫空出世,表明促進創新和市場競爭依舊是政策推動的重要方向。

    二.中概股應聲而跌

    2021年,可謂是中國反壟斷的「大年」。

    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列為 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強調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在頂層設計完善的同時,監管層對網路行業的反壟斷監管措施不斷加強。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是追蹤中國公司在美市場表現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在今年2月創下高點後,在9個多月時間裏累計跌去逾1.1萬億美元,跌幅已經超過50%,創2008年以來的最差年度表現。其中,阿里巴巴市值損失約4300億美元,跌勢接近60%。而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受反壟斷監管持續加碼的影響。

    三:中小板退出舞台

    4月6日,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正式合併。兩板合併後,深市主板上市公司數將佔A股的35%。數據統計顯示合併時深市主板、中小板上市的企業數量共有1472家,對應總市值超23萬億元。

    對於此次合併的背景和意義,深交所此前表示,中小板自設立起定位於主板內設的板塊,在主板制度框架下運行,經過16年的發展,中小板上市公司總體不斷髮展壯大,在市值規模、業績表現、交易特徵等方面與主板趨同。合併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是順應市場發展規律的自然選擇,也是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

    有分析認為,設立於2004年的中小板,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過渡性,其設立的初衷是為之後設立創業板積累經驗。如今,創業板早已穩定運行多年,科創板也於2019年設立併成功試點註冊制,中小板的歷史使命也已完成。

    四:債券南向通開啟

    9月24日正式上線的債券「南向通」,為希望匹配外幣負債和資產的境內投資者和機構打開了新市場。

    「南向通」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與現有QDII、RQDII等投資渠道互為補充。根據規定,現階段「南向通」內地投資者暫定為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中的41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不含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與農村金融機構)。

    作為「債券通」的一部分,「南向通」的開通有助於降低資金淨流入壓力,使得跨境資本流動更均衡;債券「南向通」的推出,標誌着陸港債券市場資金南來北往、互聯互通的完整閉環構建完成,這是我國金融市場繼債券「北向通」之後的又一重大開放舉措,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五.滴滴退美轉港

    2021年6月,滴滴低調在美上市。上市不到48小時,監管部門宣佈對其實施網絡安全審查。此後對滴滴的監管政策不斷加碼,最終在12月滴滴決定從紐約證交所退市,並尋求在香港上市。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滴滴淨虧損分別為150億元、97億元和106億元。滴滴創始人程維在內部信中寫明,自2012年成立到2018年,滴滴累計虧損390億元。也就是說,滴滴8年累計虧損達到593億元。

    滴滴的退市,被認為是中概股公司的縮影,在一系列政策影響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表現不斷下行。同時,考慮到美國證監會監管對中概股也提出越來越多的限制,中概股公司的未來充滿變數。

    六.新能源獨領風騷

    在2021年的震盪行情中,新能源是其中的一道紅光。中證新能源指數年內漲幅超60%,同期上證綜指漲幅不到4%。

    「碳中和」的政策基礎上,以新能源為核心的產業鏈在技術研發、市場化應用方面不斷突破。中汽協、平安政策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40萬台,按年增加1.7倍。結合各家企業2022年新品規劃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10萬台。

    總體看來,新能源政策支持導向與公司業績表現均向好,並無顯著利空因素。但或許因為新能源板塊已經積累了相當可觀的漲幅,自今年8月起,新能源板塊已開始「間歇性」回調。8月6日至8月18日,中證新能源指數下跌近7%;8月31日至10月12日,該指數下跌近12%;11月1日至11月16日,該指數下跌近7%;到了年底,新能源板塊更是出現調整,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等多隻龍頭股遭遇資金拋售,出現較大調整。

    七.百億量化私募頻現

    量化投資在海外起步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紀初才進入中國,但真正大顯身手則是在2010年前後因股指期貨的上市而獲得第一輪爆發增長。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國內百億量化私募在2020年底時僅有10家,到了2021年12月中旬已經增加至26家,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增長了160%。與此同時,量化私募在百億私募中的佔比也由2020年底的16%,增長到了今年12月中旬的26%。

    量化私募為何突然大爆發?不俗的收益表現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26家百億量化私募今年以來全部取得了正收益,且平均收益高達21%,其中23傢俬募的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上,佔比超過八成。同期,有收益展示的59家主觀派百億私募平均收益僅為10.71%。

    但由於市場整體顯示出極致的結構性行情,隨着行業輪動的加劇,通過歷史數據捕捉市場熱點的難度加大。自9月以來,量化基金普遍出現回撤,頭部量化的幻方部分產品超額收益歸零,甚至低於跟蹤指數收益。12月28日晚,幻方聲明表達對產品回撤達歷史最大值「深感愧疚」。

    八.全面註冊制將開啟

    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註冊制改革是完善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大改革,也是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關鍵舉措。

    A 股市場改革分「四階段」完成。第一步、第一階段是 2019 年在滬市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增量」式註冊制改革。第二步、第二階段是 2020 年在深市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是「增量+存量」式註冊制改革。第三階段是 2021年設立北交所並實施註冊制,是「專精特新」的註冊制改革,市值雖小,但卻為在A股主板實施註冊制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每一次註冊制改革,大盤都會掀起一次上台階式的上漲浪潮,有分析認為,隨着註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按照歷史規律,大盤有望再上一個台階。

    九.多位金融大佬離世

    金融人士光鮮的外表,常常讓人讓人投去羨慕的眼光,但在光鮮的背後卻承受着少有人知的巨大壓力,其高壓下的健康狀況令人憂心。

    今年以來,金融圈已痛失多位大佬英才:

    2月17日,南方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海波因病去世,年僅58歲。

    2月28日,國金證券投行執行總經理陳姓員工因呼吸心跳驟停去世,年僅39歲。

    3月7日,安信證券黨委委員、副總裁李軍,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逝世。

    8月28日晚,財政部原部長金人慶,因搶救無效逝世,享年77歲。

    9月27日,安信證券黨委委員、副總裁李勇,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

    12月18日,「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

    ....

    十.廣州期貨交易所開市

    4月19日,廣州期貨交易所在廣州宣佈揭牌成立。至此中國內地第5家期貨交易所正式落地,其餘四家期貨交易所分別為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根據證監會批覆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兩年品種上市計劃,未來兩年,廣州期貨交易所計劃研發16個品種, 涉及4大板塊:第一類是服務綠色發展相關品種,如碳排放權期貨、電力期貨、工業硅等;第二類是大宗商品指數類,如商品綜合指數期貨;第三類是國際市場互掛類,通過實現與境外交易所的產品互掛,推動資本市場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第四類是具有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的大宗商品板塊,如咖啡期貨。其中,碳排放權期貨等綠色發展類產品是核心戰略板塊。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