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2022年A股展望:三個方向尋找市場風口

    2022年A股展望:三個方向尋找市場風口

    多年以後,再回頭看2021年的A股市場,其中的變化可能是歷史性的。

    2021年,滬深兩市連續3年以陽線報收,這是A股27年來的第一次;與此同時,兩市波動率較過去大幅下降,上證甚至創出波動率歷史新低,行情的穩定性大幅增加。

    A股一直被詬病「牛短熊長」「暴漲暴跌」,而最近三年的持續緩慢上漲,或許代表着A股將進入穩健的長期慢牛時代。

    雖然市場整體走勢變得逐漸平穩,但是行業風格在過去一年出現嚴重分化。一面是過去幾年大幅上漲的消費和醫療長牛賽道出現大幅下跌,超級品牌指數今年跌幅高達13%。另一面則是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高景氣新興行業大幅上漲,中證新能源指數繼去年大漲100%之後,今年繼續上漲51%。

    從年度視角來看,行業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景氣度和估值分位,這意味着A股市場定價的有效性越來越高,價值投資邏輯已經深入人心。

    2022年,A股會有什麼新的變化,哪些行業景氣度有更大的潛力?

    我們本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原則,略作分析探討。

    1 大勢展望:懷牛心,藏熊膽

    很多人覺得中國經濟增速下降,未來A股的長期慢牛不具備現實條件。

    其實不然。真正決定市場走勢的,並不是宏觀經濟規模和增速,而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股市的流動性和資金性質。

    從盈利能力上講,雖然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但是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優化,隨之而來的是上市公司結構和股市盈利結構的變化。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幾年來,A股中來自傳統低增長行業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少,而以消費和科技為代表的高成長公司越來越多。這種結構變化,決定了A股ROE走勢比宏觀經濟走勢要強,業績上具備長牛的基礎。

    事實上,當下中國的經濟狀態和美國1980年前後有很大相似性,都在經歷增速換檔、由大到強的過程,美國的歷史經驗對中國具備很大的參考價值。

    1976-1985年,美國GDP增長中樞整體下移,但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不斷提高,標普500 ROE(TTM,整體法)中樞從14%上升到1986年至2020年的16%。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強,最終使美股在這10年裏也走出了長牛。

    從股市的流動性和資金性質上講,有利於A股的局面也在出現。

    一方面,在房住不炒和無風險收益下降的背景下,居民資產配置將從房產和銀行存款向權益類資產轉型,股市增量資金充足,市場長期估值中樞有望上行;

    另一方面,投資者結構近年來逐漸從散户為主轉向機構為主,這意味着市場長期理性資金增加,市場的波動性也會隨之下降,慢漲成為主要特徵。

    這裏同樣可以借鑑美股的歷史,美國在1970年代開始陸續推出個人退休金賬户(即IRAs計劃)以及401(K)計劃,個人養老金成為美國共同基金和美股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由於美國居民資產向證券市場轉移,美股估值中樞不斷上行,標普500 PE(TTM)中樞從1954-79年間的15倍上升到1980年至今的近19倍,而資金的機構化趨勢,也使美股的穩定性逐漸提高。

    綜上所述,2022年A股應該還是在長期慢牛的初期位置,對於A股的長期走勢,我們可以多一些樂觀態度。

    當然,長牛並不意味着常牛,經過三年上漲之後,加之經濟周期面臨下行壓力,市場面臨短期休整需求,2022年可能會成為慢牛路上的一個小年。

    也就是說,一年一度的歲末年初跨年行情結束之後,A股市場在2022年可能會進入震盪偏弱的格局之中,繼續為未來的長牛蓄勢。

    2 行業展望:三個方向尋找市場風口

    即使是長期慢牛,行業之間的分化也是極其常見的,過去2年的走勢,已經反覆證明了這一點,背後的核心邏輯,首先是景氣度的分化,其次是估值分位的差異。

    綜合考慮景氣度和估值兩大因素,以下三個方向可能是2022年值得重點關注的。

    01 困境反轉

    在資本市場中,困境反轉是最容易帶來中短期超額收益的機會。因為陷入困境中的行業,往往業績基數極低,估值也低,一旦迎來反轉,業績非線性成倍增長,連帶估值也可能大幅提升,從而出現戴維斯雙擊。

    最近兩年的鋰電池、海運等行業,皆是如此。

    在2022年有可能迎來困境反轉的行業,豬肉應該是其中之一,背後邏輯是豬價的周期循環,帶來豬肉公司業績反轉。

    歷史上看,豬周期通常為4年時間,其中下跌比上漲的時間稍長。

    2006年以來,中國養豬業經歷了4輪豬周期,分別是2006年7月-2010年6月,2010年6月到2014年4月,2014年4月到2018年5月,以及2018年5月至今。

    ▲圖片來源:五礦期貨微服務

    2018年5月以來的本輪豬周期,在2020年初到達周期高點,豬肉行業的業績和股價也隨之大幅上漲。隨後開始的下行周期,至今也接近2年,到今年3季度,豬肉公司都出現了大幅虧損,豬肉指數從高點下降了30%。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下一輪豬周期的上行階段,可能會在明年4月份以後開啟,豬肉行業離困境反轉,不會太遠。

    疫情受損的行業,過去2年表現低迷,在2022年也有希望實現困境反轉。

    儘管疫情何時結束難以預知,但疫情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弱。全球新冠肺炎死亡比例從2020年4月底高點7.0%逐步下降至今年11月底的2.0%,截至2021年12月10日,中國新冠疫苗完全接種人數佔比已達78%,發達國家中英國和德國疫苗接種接近70%,美國接近60%,遠高於全球的45%。

    隨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疫情受損行業顯然具備了反轉的機會。

    從數據上看,目前恢復較快的是餐飲和酒店。今年前10個月餐飲業收入為2.17萬億元,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上半年酒店入住率已經修復至2019年同期的88%。按照海通證券的測算,如果兩個行業恢復到疫情前增長水平,則餐飲相比2021年收入將增長9.0%,酒店的收入增速是49.6%。

    恢復較慢的是航空和旅遊,特別是兩大行業中涉及到國際市場的業務。今年1-10月中國國內航空客運量為3.9億人,僅為2019年同期的71%,2021年國慶假期旅遊收入僅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0%。按照海通證券的測算,如果兩大行業今年恢復到疫情前增長水平,則航空客運量有望相比2021年增長56.9%,旅遊收入相比2021年增長97.3%。

    02 逆周期下的新基建

    在經濟復甦和供應緊縮的刺激之下,2021年是順周期的大年,中證煤炭和中證鋼鐵去年上漲都超過30%,年內最高漲幅都接近100%。

    隨着經濟增速下行,順周期行業在2022年的業績可能會承壓,而逆周期行業則有可能重新站上風口。在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資本市場對於政策的逆周期宏觀調控的預期也已經開始升温。

    過去很多年裏,逆周期宏觀調控主要以房地產和「鐵公基」等傳統基建為主,但是在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之下,這些領域顯然很難成為當下政策的主要方向。央行等決策機構早已明確表態,不會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這意味着本輪逆周期宏觀調控的重點,很可能會落在新基建之上。

    從歷史上看,新基建作為逆周期調控的主力,早在上輪經濟下行期就有所體現。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經濟同樣面臨下行壓力,當時穩經濟的方向,就是把5G基礎設施作為2019年的經濟建設重點任務之一。

    隨後的一年裏,5G板塊裏類似基站、主設備、光纖光纜、光模塊、射頻天線等細分行業的業績出現較大幅度增長,5G行情也成為2019年資本市場主線之一。

    明年的新基建的重要看點,主要應該是圍繞新能源這個長期大主題展開,包括儲能、特高壓和充電樁等領域的基建投資,可能會給相關行業帶來較大的成長契機。

    03 技術創新和迭代之下帶來的機會

    過去2年的電動車大爆發之後,汽車智能化可能會成為今年的重要看點。

    2020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達到2556億元,按年增長54.3%,L2級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滲透率達到13%,比2019年增長4.2%。

    當下的汽車智能化,以車聯網為載體,並帶動自動駕駛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裝置滲透率迅速提升。

    2020年,車聯網配置率已高達71%,AEB(自動制動)系統和LDW(車道偏離警告)系統的滲透率達到43.6%和38.7%,按年大增15.8%和13.16%。

    從經驗上講,技術創新行業的滲透率達到10%以後,往往會進入加速增長階段,2022年智能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值得重視。

    此外,元宇宙作為科技創新的長期方向,在2022年也可能會有新的進展,對上游虛擬現實、下游傳媒和遊戲行業,可能都會帶來一定機會。

    中證傳媒指數目前市盈率33倍,分位點24%,申萬遊戲指數市盈率27.4倍,分位點19.4%,虛擬現實指數市盈率31.7倍,分位點0.32%,都處於歷史底部區域。這幾個行業在過去幾年表現不盡人意,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邊際和投資性價比。

    ▲虛擬現實估值走勢圖,來源:Wind

    站在更長的周期看,2022年其實也只是歷史長河中的短暫瞬間。

    如果我們對中國經濟抱有信心,對A股的長期慢牛抱有信心,大可以忽略某個年度範圍內的行業輪動和景氣度起伏,堅守自己心中長期確定性更高的優質行業和優質公司,或者定投配置被動型寬基指數,通過長期投資中國資本市場,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和成長的果實。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講,長期主義和確定性始終是最重要的兩個核心理念,流水不爭先,爭得是滔滔不絕。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