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疫情下的反思 回不去從前 適應新常態|陳仕娜

    疫情下的反思 回不去從前 適應新常態|陳仕娜

    歷時逾兩年的新冠疫情,至今全球逾三億人確診,奪去近550萬人的生命,等同芬蘭全國的人口,這場前所未見的病毒浩劫,令人類痛苦無比,卻原來為地球帶來喘息的轉機:

    1.空氣質素變好了:全球去年日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按年減少17%,回到2006年的水平。

    2.動物現生機:印度紅鶴數量按年上升25%、澳洲綠蠵龜產卵量激增⋯⋯

    加州為不少如Goolge等美國科技企業的總部所在地。(資料圖片)

    3.交通事故減少:美國加州居民外出次數劇減,每月少了6,000宗車禍,節省10億美元醫療及行政開支。

    4.石油需求下跌:遙距工作、沒有公幹、休閑旅行,令地面及航空交通頻率減少,石油需求大減而減產。

    5.碳中和、再生能源崛起:減少碳排放,發展再生能源,遏阻全球氣候暖化的步伐。

    6.學術資訊大贈送:出版社、通訊社、大學及政府免費與民共享期刊論文、研究報告,促進科技及醫療發展。

    地球先生take a break,打工仔面對病毒和死亡的脅逼,赫然發現生命的脆弱,紛紛辭工保命。美國因而掀起大辭職潮,去年11月職位空缺高達450萬,創歷史高位。

    在疫情籠罩下,不少美國人決定辭職而走,當地出現大辭職潮。(資料圖片)

    按道理說,疫情下不少行業陷入冰河時期,企業倒閉、裁員、減薪的消息層出不窮,失業大軍急增。但另一邊廂,炒老細魷魚的人亦遍地開花,30至45歲是重災區。逆境中自砸飯碗,反映疫症催生許多潛在問題「浮面」:抗疫加上繁重的工作,令生活壓力驟增;在家工作公私難分,每日工時加長了48.5分鐘;資方防疫措施粗疏,保障前線員工不力;疫情令人焦慮和抑鬱,對工作生倦怠感。

    打工族與其苦苦掙扎,索性辭工「躺平」,等疫症散去,再作打算。德克薩斯大學教授預測,疫情完結後,將有更多離職潮。文化評論人Sara Stewart指出,「我們發現很多全職工種可以在家完成,而且只需一半的工時。」Work from home 及hybrid working模式的推行,讓人不禁反思「不應像疫情前,讓工作佔據大部分的人生」、「工作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

    疫情不但衝擊人們的心態,也傾覆生活的常態,經過Alpha、Delta、Omicron、IHU,甚至更多新變種病毒的洗禮下,「恢復往常,這已是回不去了」,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模式:疫苗護照、檢疫恒常化、混合工作模式、遙距學習、關注心靈健康,網購宅經濟、本土化抬頭、地球暖化管理,勢所必行。

    【財經專欄】來一杯莫卡陳仕娜|耀才證券企業傳訊總監

    簡介:由財經記者到公關,遊走媒體、地產及金融行業,飽覽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徹人心,嘻笑怒罵中,也望讀者有所得著。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