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坎坷的國際化戰略 快手裁員能否走出困境?

    坎坷的國際化戰略 快手裁員能否走出困境?

    據澎湃新聞報道,快手科技年末的裁員潮還在繼續。1月4日,多位快手內部員工表示,快手從去年年底開啟較大範圍裁員,覆蓋電商、商業化、國際化、遊戲四大事業部,個別團隊裁員比例達到30%。

    澎湃新聞記者就裁員一事向快手求證,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快手方面此前曾回應裁員傳聞稱,系例行「業務優化」。

    去年以來網路公司紛紛裁員,進行戰略收縮。筆者了解到,此次快手裁員,國際化部門比例接近30%。大量撤裁國際化部門員工,究竟有哪些原因?

    坎坷之中的海外業務

    去年快手經歷了更換CEO,由原來的雙核決策轉為單核;以及調整組織架構,從職能型轉向事業部制。成立了四大部門:電商事業部、商業化事業部、國際化事業部、遊戲事業部。

    其中商業化部門是快手當下最受關注的部門,帶動快手的營收增長。據2021年中報財報,快手第二季度線上營銷服務板塊收入按年增加156.2%達100億元,佔快手集團總收入的52.1%,商業化部門貢獻過半。

    電商和遊戲事業部,是快手增長最為快速的兩個業務部門,但是如今面臨增長換擋的局面。行業消息稱,2021年抖音電商業務全年GMV目標萬億,而快手電商下調至6,500億元;快手遊戲事業部中,2020年曾宣佈月活超鬥魚虎牙之和,如今增長放緩,轉到用户停留時長的競爭上。

    而相較於其他部門,快手的國際化業務進展很難稱得上順利。

    早在2017年初,快手就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區上線了國際版短視頻應用Kwai。但是隨後快手在海外市場的戰略卻左右搖擺。

    本來,在前獵豹移動公司首席營銷官劉新華的帶領下,快手採取燒錢戰略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隨後時任快手CEO的宿華叫停了該戰略,而快手第一階段的國際化戰略隨着負責人離職而停下腳步。

    2019年,看到TikTok在海外市場大殺特殺,快手聯合創始人程一笑親自帶隊開拓海外市場。不過由於當時快手的焦點在國內,正在計劃2020年春節前衝擊3億DAU,也讓快手第二次國際化戰略折戟沉沙。

    2020年春季,快手再一次發力國際化戰略。不過遺憾的是,競爭對手不會給快手反覆試錯的機會——公開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9月,抖音國際版TikTok的月活已破10億,反觀快手國際版Kwai的月活僅有1.5億左右。

    由此來看,從年底以來快手裁員比例最高的是國際化事業部,似乎也預示着快手又一次國際化戰略的失利。

    壓力之下快手調整戰略

    去年以來,快手經歷了股價大跌,業績增速放緩。2月5日在香港上市時,快手市值一度達到1.75萬億港元。但截至1月5日收盤,快手市值僅剩2843億港元,超1.4萬億港元市值蒸發。

    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快手總營收為204.9億元,按年增長33.4%,增速為2020年Q3以來最慢的一個季度,且按月二季度僅增長7%。與此同時,快手第三季度虧損74億元,而前三季累計虧損高達219億元。

    用户數據方面,在與抖音的競爭中,快手壓力重重。據極光數據報告顯示,抖音2021年日活均值超過6億人,而快手Q3日活均值僅為3.2億人。除此之外,增長放緩才是快手最大的壓力,3.2億左右的日活,似乎已經觸及了天花板。財報顯示,2020年Q3,快手日活就達到了2.72億,2021年Q3,這一數字也不過是3.2億,再無此前按年50%以上的增速。

    與此同時,為了國際化業務,快手也在不斷地加碼產品(海外)方面的研發投入。Q3財報顯示,快手的研發開支達到了42億元,相較於去年的19億元,增長了126%。有內部人士透露,2021年上半年,快手在海外市場已花費超過55億元。

    對此,發布Q3財報後,快手也無奈地表示:「(研發投入高)主要是由於繼續投資大數據及其他先進技術而增加研發人員數目及相關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導致僱員福利開支增加。」

    筆者認為,面對營收增速不理想,國內用户增長放緩,海外市場研發投入較高,與TikTok差距較大等種種問題,裁員無疑是快手現階段減少虧損,挽回資本市場信心的戰略調整。

    結語

    根據「螺旋實驗室」的觀點,事實上,快手在2021年末的遭遇,其實不過是網路行業「凜冬已至」下的一個典型縮影。當下移動網路的流量紅利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

    QuestMobile發布的《2021中國移動網路秋季大報告》顯示,截止2021年9月,中國移動網路月活用户為11.67億。作為對比,2019年同期,這個數字就達到了11.33億,增長几乎停滯。

    正如經濟觀察網作者陳白所寫,要想通過裁員甩包袱應對周期、度過危機,顯然並不現實。從西方企業裁員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來看,裁員本身並不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再生,只有將裁員與促進管理效率提升的其他組織變革措施,如重新確立組織戰略、調整組織結構、改革考核與薪酬制度、再造組織流程等結合起來,才能真正使企業走出困境。

    快手科技(01024.HK)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