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為什麼全球市場如此害怕這份聯儲局紀要?

    為什麼全球市場如此害怕這份聯儲局紀要?

    美聯儲發布12月「鷹派」會議紀要,引發全球科技股全線下挫:

    納指創十個月最大跌幅,標普跌近2%創逾五周最大跌幅,道指抹平上百點漲幅收跌近400點;

    龍頭科技股普跌,領跌的特斯拉跌逾5.3%,持有特斯拉的「牛市女皇」Cathie Wood旗艦基金ARK Innovation ETF(ARKK)收跌近7.1%,FAANMG六大科技股中,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約4.6%,奈飛跌4%,微軟跌3.8%,Meta跌近3.7%,蘋果跌近2.7%,亞馬遜跌1.9%。

    接着主要亞洲市場低開,日經225指數跌幅擴大至2.88%,港股科技股普遍承壓:嗶哩嗶哩、快手均一度跌超6%,盤中股價均續刷歷史新低。

    是什麼讓市場如此害怕?

    01 美聯儲鷹聲嘹亮

    美東時間1月5日周三,美聯儲發布的12月FOMC貨幣政策會議的紀要顯示,縮錶速度可以超過之前一輪縮表周期,部分美聯儲官員希望在加息後不久開始縮表。

    紀要顯示,與會官員們開始討論一系列與貨幣政策正常化相關的話題,不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從根本上改變了復甦路徑,但承認疫情最新進展給經濟前景帶來下行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紀要論調顯著鷹派,官員們的貨幣政策建議實現了較大幅度的鷹派轉向,具體表現為可能更早或者更快地加息,以及開始縮表的時間早於預期,且更接近首次加息之後不久就進行。

    會上幾乎所有官員都認為,「可能適合在首次加息後某個時候開始縮表」,有官員預計本輪縮表周期的速度可能比前一輪快。

    02 市場預計3月加息概率80%

    紀要發布後,美國掉期市場價格顯示,美聯儲在3月份加息的概率為80%。

    由於美聯儲將徹底結束量寬購債的時點從2022年6月提前至3月,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加大了對今年3月便在疫情後首次加息25個基點的押注,5月左右會加息已被完全計價。這令在疫情期間翻倍至8.8萬億美元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縮減可能開啟於夏天之前。

    昨日,美聯儲的喉舌華爾街日報再次放風表示,美聯儲正在考慮縮表收緊貨幣政策的方案。

    此前,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旗下的聯邦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顯示,美聯儲3月份加息的可能性約為60%,2022年底前再加息兩次的可能性為61%。

    03 是什麼讓市場如此害怕?

    從2021年來看,高增長的股票曾是美股市場表現最好的股票類型之一,但如今在美聯儲貨幣緊縮政策下,其正面臨着更多的壓力和風險。

    尤其是對沖基金正以10年來的最大速度狂拋美股科技股,為其持續下跌的形勢火上澆油。

    摩根大通分析認為,真正讓市場感到恐慌的,實際來自紀要中暗示的美聯儲未來縮表的時間點及節奏。雖然委員會大多數成員贊成在第一次加息後開始縮表,但與會者普遍認為,相對於2014-17年的歷史經驗(從第一次加息到開啟縮表花費了2年的時間),這次美聯儲的節奏會快的多,可能提前啟動在2022年就開始縮表。

    紀要的另一大「驚喜」來自美聯儲對於縮表節奏的態度。

    摩根大通Michael Feroli指出,部分與會者認為,更多地依賴縮表而不是提高利率來完成政策收緊,可能有助於在政策正常化期間限制收益率曲線趨於平緩。相對平緩的收益率曲線可能會對一些金融中介機構的利差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增加金融穩定風險。

    對於美聯儲縮表節奏,高盛認為最新的會議紀要暗示美聯儲可能很快就縮表過程做出決定,新的政策最快可能在今年2季度發布,這可能意味着實際縮表日期可能要早於高盛目前第4季度開始的預測時間點。

    高盛同時認為,美聯儲可能通過縮表代替加息。如果美聯儲在3季度開始縮表,今年美聯儲加息的次數可能達到3次。但如果宣佈縮表時間點較晚,年末的加息可能仍然不能避免。

    但有市場分析認為,考慮到美國目前龐大的債務總量,激進的政策收緊可能戳破更大的泡沫,美聯儲實際能升息幾次實際存在變數。

    在美國政府方面,目前總統拜登的注意力更多聚焦於通脹。但如果美聯儲升息引發市場大跌(上一輪升息周期下跌了20%),可能會對中期選舉造成影響(民主黨目前選情堪憂),不能排除美國政府未來可能採取干預措施的可能性。

    Tesla(TSLA.US)

    Alphabet(GOOG.US)

    Apple(AAPL.US)

    Netflix(NFLX.US)

    Meta Platforms(FB.US)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