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上一個虎年歐債危機爆發中國經濟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 這次呢?

    上一個虎年歐債危機爆發中國經濟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 這次呢?

    疫情已經有三個年頭了,大家都不容易,在此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也祝大家快樂吉祥、生龍活虎。就在這一陣子,國際市場發生了眾多變化,尤其是投資市場,波動較為劇烈,中國股市等出現了明顯的下跌,大家對市場的關注從心態層面發生了很多變化,從這個問題開始,也想借此假期,跟大家閒聊瞎扯一下市場和周期問題,可能會扯得比較遠,需要慢慢看。

    從目前我看到的市場解析看,這次大的周期性市場波動,被很多人認為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轉向,這個確實是一個比較明確的變量,但美聯儲政策的轉向,背後還需要進一步挖掘。

    如今的美國,跟過去的美國有何不同,可能很難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個我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那就是美國整體世界屬性的轉變,這個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同時也是理解美聯儲貨幣政策等問題的重大背景。

    美國近一百多年來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我將其稱作世界主義的階段,這一個階段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威爾遜主義為高潮,作為殖民者,開始高喊反殖民、民族自決、貿易自由化、建立國際聯盟等,原因是當時美國正處在追趕歐洲的過程中,想借助世界主義獲得更大的全球支持,想跟歐洲真正的平起平坐;

    第二個階段是二戰之後的國家主義,這個時候,美國已經不再需要歐洲的認可,歐洲反而需要美國,於是美國主導了幾乎全球所有的世界性組織,為美國所用,包括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經濟和貨幣等組織,美國獲得了全球最重要的各領域主導權,以及人才、財富等資源分配;

    第三個階段是從特朗普上台開始的,滑向狹隘民族主義,原因是美國對全球的主導性已經略顯不足,產生了極大的焦慮,想通過各類非常規的手段,來維持自己對世界的主導,這是一個較大周期的變化,自特朗普之後開始,無論是哪屆政府或政黨上台,都很難再擺脱這一趨勢。

    那說這個跟談美聯儲,以及這輪經濟周期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關係很大,美國在各個領域的周期性變化,並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說,從世界主義,到國家主義,再到狹隘的民族主義,並不是在各個領域都在同步的轉變。

    美國首先從軍事和經濟貿易層面,從世界主義過渡到了國家主義,然後迅速的走向了狹隘的民族主義,這從開始搞針對性極強的小圈子,以及以荒唐的理由發起各種極限壓制等,就能明顯的看出來。

    而美聯儲這個機構,跟美國的政治、軍事、普通貿易部門等相比,其實是最後一個轉變領域,也就是說,美聯儲作為美國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最後一個從世界主義、國家主義,滑向狹隘民族主義的。

    此前美聯儲可以用獨立的研究和學術體系,以及儲備法案等維持其獨立性,其實根本的原因是,美國政府以及國會商界精英等,並不需要美聯儲的大力協助,就可以獲得不對稱優勢,還能時不時的利用經濟周期搜刮全球財富,完全可以跟全球任何經濟體競爭,沒必要明目張膽的動用美聯儲,美聯儲的獨立性就能很好的維持。

    問題是如今,尤其是遭遇了此次疫情之後,如果沒有美聯儲參與,美國政府和國會、商界精英的努力顯得十分蒼白,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美聯儲瘋狂的發錢,靠美國的行政和單純的商界精英是應對不了疫情的,就像當初紐約實施有限隔離之後出現的問題一樣,一旦嚴格抗疫(封城),美國經濟瞬間可以崩潰,就不可能執行。這個時候,美聯儲就變成了最核心的部分,成為美國實施「美國式」抗疫策略的決定性因素,從而也就不會再有所謂獨立或世界性的一面了。

    這就是這次美元和美聯儲所主導的全球經濟大周期的更大的一個歷史背景。

    當然,人家美聯儲可不是一般的機構,我這個水平是沒有什麼資格做評論的,也就是閒聊一下,比如在貨幣研究這個領域的學術界,美聯儲是神一樣的存在,僱傭了超過300個經濟學博士,什麼高盛、花旗,差得遠呢,唯一能跟其比較的是近年來在平台經濟領域崛起的亞馬遜,目前僱傭了超過150個經濟學博士,是僅次於美聯儲的,所以亞馬遜這個機構,是值得重視的,我相信人家研究的不僅僅是殺熟和下一步投啥那麼簡單。

    同時,美聯儲還擁有極其專業的任職和決策系統,比如美聯儲主席的推選,以及跨越總統任期的任職周期等,還有決策委員會的組成、任命,每年固定次數的議息會議、公開操作、年會等等,僅僅一個美聯儲的治理和運行結構,就足以讓一個學經濟學的學生學上好一陣子了,更不要說人家是如何通過專業能力來分析經濟和制定貨幣政策的,從而人家所管理的美元,就容不得質疑了,因為你從理論和現實層面,都找不到超越美聯儲的貨幣管理理論。

    但我覺得當一個事情無比複雜的時候,我們就要回歸常識,因為越是要搞得複雜,越不能讓普通人接觸和了解的東西,其一旦犯錯,那也將是巨大的。美聯儲目前釋放出來的「專業性」,目的就是要給其行為尋找一個「理性、科學」的理由,然後慢慢的,無論做什麼,大家也就習慣了、忽略了。

    就像當年美國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原因是,普通人根本看不懂這一切到底是如何發生的,但就是爆發危機了,就是大家都失業了,你從華爾街的角度,從美聯儲的角度,都看不出來什麼,因為每一個操作都有足夠的理由和依據,從美聯儲到投行,再到評級機構和監管機構,都好像沒有啥普通人能看明白的錯誤,每個機構的每一份報告都是數百頁的,都是專業人士經過夜以繼日的計算和分析得出的,你還怎麼質疑?就只剩下遊行了。

    那這一次我們有幸可以從常識來看美聯儲,因為疫情給了我們稍微能看懂的「機會」。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2020年二季度,美國疫情全面爆發,剛開始的時候,美國嘗試了很多手段,比如行政的手段,發現根本執行不下去,後來是商界精英出來用科技等手段,也僅僅是促成了一下遠程辦公等,連口罩、呼吸機供應等都搞不出來,那最後美國採取了什麼特殊辦法呢,想來想去,就是用錢來解決,不能讓經濟停止運轉。

    於是在2020年四月中旬開始,對年收入7.5萬美元以下的,所有有記錄納稅的個人賬户(超過7000萬人),第一次打1200美元,給有孩子的每個孩子再加500美元,如果是像紐約這樣比較富裕的地區,還額外再加600美元。大家可以算算,這一次下去,基本就是1000億美元,而這樣的操作,持續了數周。總共投入了多少呢,加上給一些企業的,超過了3萬億美元。

    不過大家不要過於羨慕,因為這個錢不是憑空產生的,平時,也就是過去幾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基本差不多都在1.5萬億美元以內,就算是爆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為了拯救美國經濟大搞量化寬鬆的2009年,美國的財政赤字也沒有超過1.5萬億美元,而2020年美國赤字超過了3萬億美元,去年也是接近2.8萬億美元,兩年的時間搞出來了整整6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請注意,這次為了拯救經濟發出去的這個錢,邏輯是完全不同的,比如1200美元那個,是白給的錢,不是說給你的信用卡提升了額度,不是借給你的,也就是這個錢,表面上看不會成為民眾的負債,而是變成了國家的債務,那這個錢到底是哪裏來的呢,說到底就是美聯儲大筆一揮,「借」給美國政府6萬億美元,美國政府再發給民眾。

    這一招確實「管用」,美國去年的GDP名義增長10%,實際增長5.7%,創下38年來新高,達到了 23.04萬億美元,就連拜登都說,二十年來,美國經濟增長首次超過了中國。

    另一個是美國科技企業市值瘋狂增長,各種鉅額併購接踵而至,什麼遊戲元宇宙(微軟以近700億美元收購暴雪,歷史罕見)、晶片(AMD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等等,為下一輪衝擊全球市場做好了所有準備,我看了一下,在新能源汽車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下,特斯拉已經在諸多車型全面使用AMD的晶片。

    問題是,沒有人再關心美國近百萬人因新冠死亡,黑人等少數裔人口失業率再創新高(最近美國黑人跟白人之間的警民矛盾再次爆發,你會發現,每當經濟周期來臨,種族矛盾就爆發了,不知道這次會不會以打錢來平息),全球大宗商品等價格暴漲,諸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停滯、貨幣崩潰,更搞笑的是美國又開始指導中國如何應對疫情了。

    當然,如果沒有比對,就不知道這裏面,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美國的策略看上去使得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大幅減弱,甚至變成了統計數據層面的利好,但問題是,對於全球大多數人來說,你很大概率不是華爾街旱澇保收的高薪金融從業者,或擁有高科技公司的高管,或是美聯儲的經濟學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如何避免成為那因新冠而死亡的近一百萬人才是現實的。

    中國為什麼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其實這裏面,不僅僅是收入等問題,而是面對各種極端環境的時候,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在美國精英內心看來,新冠死亡的人,其實是一種自然選擇,類似於當大家都「沒有辦法」的時候,那就社會達爾文主義,當大家都選擇群體免疫的時候,你扛不過去,那就不怪大家,大家也都心安理得,最多手放胸前念一句阿門。

    其實沒有普通人的生命安全,首先就失去了「共同」二字,「富裕」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共同富裕,是責任和代價,以及更大的一種全局性的戰略指導,會體現在方方面面,中國的抗疫邏輯,同樣體現的是追求共同富裕的邏輯,更何況,我們在最大可能保障民眾生命安全的背景下,同樣通過疫苗,可以達到群體免疫,跟美國死亡100萬人的代價相比,高下立判。

    從經濟層面我再跟大家舉個例子,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按照目前的學術界的定義和解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是東南亞國家自作自受。

    那大家想想,這次美聯儲通過釋放緊縮,以及美國在政治層面製造各種紛爭,就在前兩天,美國航母艦載機還墜毀在了中國南海,給東南亞製造不穩定的印太戰略更是搞得不亦樂乎,那為什麼東南亞國家的貨幣沒有崩潰,反而出問題的是土耳其(土耳其貨幣暴跌)、阿根廷(阿根廷剛剛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了數百億美元的協議,避免了國家違約)等國家呢?

    原因很簡單,目前的東南亞,加入的是中國的經濟循環,比如去年,中國依然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和東盟的貿易總額按人民幣算,達到了5.5萬億的水平,另一個數字是,去年中國與東盟國家間辦理跨境人民幣收付合計接近4萬億人民幣,增速超過了50%。

    這才是東盟面對美聯儲、美元,以及美國航母外交製造地緣政治衝擊,可以避免資本流出和各類經濟衝擊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正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崛起,東南亞國家有了新的穩定的經濟循環,類似1997年那種,一場危機回到解放前的情況再很難出現了。

    你再去看看美國正在搞事情的,跟中國經濟關聯性較低的東歐和一些中亞國家,最近就連烏克蘭總統自己都受不了,說由於美國各種渲染,烏克蘭資本流出嚴重。旁邊的土耳其其實早就扛不住了,最近土耳其總統好像把統計局局長都給解僱了,我覺得下一步土耳其可能要在經濟數據上造假,來糊弄民眾,解決國內面臨的通貨膨脹等問題。

    我此前寫過土耳其的問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一下(土耳其貨幣的崩潰和亞歐大陸文明秩序的重建),如果土耳其等,找不到新的歷史性經濟大循環,就像1997年的亞洲四小龍、四小虎一樣,土耳其幾十年來的世俗化和經濟成就,將至少倒退二十年,如果找不到新的經濟大循環體系,就很難再找到重新繁榮的機會。

    說實在的,此前的阿根廷,其實比土耳其更具有雄心壯志,但就算是美國的後院,當真正遇到極端情況的時候,美國依然毫不猶豫的站在英國一邊,馬島一戰就很明顯。再跟大家補充一個很有意思的消息,此次冬奧會期間,阿根廷總統來華,專門叮囑要去瞻仰毛主席紀念堂。

    哎呀,又有點扯遠了,接下來說一下關於此次美元周期的細節問題。

    在這裏,我還是要用比較常識性和非常通俗的邏輯跟大家說一下,有錯誤的地方大家可以指出,一起討論。

    美元絕對數量的越來越多,這個是大趨勢,在這個趨勢下,會有小的緊縮周期,也就是美元變得值錢的周期,具體表現就是美元價格的升高,在終端價格層面,表現為利率的升高,也就是你存美元的時候,利息高了,另一個是其他非美貨幣匯率的下跌,相對美元的貶值。

    那這種短周期的選擇,是基於什麼邏輯呢,如果你從專業的角度,我已經說了,一兩句是說不明白的,因為這就是經濟學最複雜的部分,叫做貨幣理論。但另一個邏輯大家很容易理解。

    比如這次完整的美元短周期,起始於疫情帶來的危機,美國突然間要發出很多貨幣,就是刺激大家消費、投資(特指金融房產等),以及維持基本的經濟運轉,請注意,這意味着數萬億美元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次性分配下去,在這個過程中,美元的價格不能太高,也就是利率不能太高,否則產生的成本就很大,你發給民眾錢,但你說有很高的利息,那大家拿到錢就不願意消費了,就存起來了,就失去了意義,所以第一次分配,就是刺激大家消費和投資,所以必須是低利率。

    等到這個周期完了之後,也就是大家的消費和投資,把經濟問題和市場信心問題解決了,經濟正常的循環開始了,這個時候,美國也一樣,就要搞點實際的東西,具體說就是也想回歸一下實體經濟。

    什麼意思呢,大家去看,為什麼美國市場近期以來併購那麼火熱,原因就是要在美聯儲加息之前完成,這樣成本更低,等這些都做完了,美元價格上升,大家拿着的錢就值錢了,這個時候錢不再需要變成更大的直接消費和金融投資性刺激,更多的錢會變成大家的薪水,也就是企業會在研發等領域更大的投入,這個時候僱傭成本降低,因為當緊縮來臨的時候,現金更值錢,也就是現有工資反而開始增值。

    同時,最近拜登跑到賓夕凡尼亞一個垮塌的橋邊,說美國基建實在太落後,這確實有點小題大做,要不是為了強推基建投資,這種事是用不着總統親自去視察和下定義的。下一步各種實體經濟的投資也就來了,加息同時可以降低一下原材料的成本。

    所以,通脹問題只是美聯儲加息的藉口和幌子,否則美聯儲早就加了,對於完全可以轉嫁的通脹,美聯儲是不着急的,真正的美元周期,是美國已經完成了需要低息支持的數萬億美元的初次分配,在接下來需要二次分配的時候,對美元的要求就變了,二次分配必須得讓錢更值錢,否則誰願意用勞動去獲得呢,科學家的薪水總貶值那也不行,就沒有人願意做長期規劃和研發投資了。

    因此,接下來要研究的,恰恰不是美元的周期,而是其帶來的實體經濟的周期,美元攪動的金融市場周期會同步顯現,當大家注視金融市場的時候,下一波其實將是實體經濟的競爭。

    我們再從另一個側面去看,比如歐盟即將出台《晶片法案》(Chip Act),目的就是吸引「大型晶片項目」投資,要把歐盟的晶片產能佔有率從目前的10%,提高到2030年之後的20%。歐美雙雙進入了新一輪的實體經濟大比拼階段。

    我再舉個例子,比如去年最後一天,埃隆馬斯克就發了條社交媒體,說金融危機很快就要來了,最早於2022年春季或夏季,最遲會在2023年。並聲稱,沒有多少人可以安然度過這一次的經濟衰退。

    那緊接着,也就是前兩天的特斯拉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卻表示,今年要加速產能擴張,正在為下一座特斯拉超級工廠選址,其選址結果有望於今年年底宣佈。

    你看看,一邊說今年有金融危機,而且還說沒有人會倖免,然後又着急的擴大生產和投資建廠。難道馬斯克不知道,美國1929年大危機期間,在不到半年內,美國汽車產量就從50萬輛降到了10萬輛以下,差一點就全面停產了。離我們最近的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工業的象徵通用汽車公司大批工人失業,工廠減產,而後申請破產重組。

    基於諸多的公開訊息,大家可以自己蒐集和分析研究,但更多的需要稍微獨立一點的思考,尤其是對於美元這種主權性質特別強,而影響力又巨大的經濟工具,以及引發的經濟波動,需要更警惕的去關注。

    從美元的管理者美聯儲,美元的一級使用者美國財政部,再到初次分配的受益者華爾街和美國各大科技公司,隨着這些機構或群體,對美元使用的功能性變化,就會對美元形成真正的需求主導性周期,這就好比說,同樣的交通運輸工具,有時候人們的需求是迅速的到達目的地,有時候要的是安全和平穩,這取決於人們對它的需求,美國各階層面對美元也是同樣的工具邏輯,而市場還在跟着美聯儲吆喝,說加息是為了遏制通脹。

    基於美元的階段性周期,會逐步形成一個節點,那就是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間,會發生溢價的轉換,此前使用者是佔據溢價的,未來持有者會佔有一定的溢價。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全球性金融風險,這裏主要是指,跟美國經濟周期較為同步的市場,而中國其實是逆美元周期的。

    這個怎麼理解呢,就在最近兩年以美元計價的各類資產飆升的時候,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格保持了一定的穩定,這一點很多人肯定會非常不爽,難道股市等資產價格沒有大漲,是好事?大家虧了錢是好事?我其實說的不是這個意思,單純的投資資產價格的上漲,最大的受益者是持有資產的人,持有越多,收益就越大,這是沒有問題的,1997年之前的東南亞大家就是沉浸在歡樂的上漲氣氛當中,但問題是,大漲過後,能留下什麼。

    如果大家不拼實體經濟,普通人要去拼資本周期,那你能知道人傢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拋售嗎?如果是比誰更能靠炒股賺的多,那大家可以想想,我們暫不說什麼美元周期,此前國內的寶能、安邦等,幾下子就可以成為招商銀行等大股東,等你掙了錢再想買點藍籌股的時候,你很大的可能也是接盤俠了。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收割你多次,等佔有金融機構資源之後,就開始銷售基於自己的理財產品了。

    當然,沒有人能保證股市等裏面,一定能賺到錢,我說這個意思是,普通人參與實體經濟的博弈,其勝率遠遠要高於參與金融市場,當中國經濟內外循環層面依然發展較好,人民幣匯率依然保持穩定的時候,資產價格和房價等的停滯,甚至是下跌,真的並不是什麼壞事,除非你已經是擁有諸多金融資產的富裕階級、你準備靠炒樓炒股來作為職業,如果你的收入來源依然主要是工資、創業等收益,你的錢主要還是當作儲蓄放在銀行,這對你是有利的,你反而擁有時間和空間優勢。

    而這本身也是中國能夠決心維持實體經濟,遏制資本擴張的另一個市場效應,只是對於諸多市場參與者來說,很多時候就不太能接受,這個我覺得還是要看整體性利益,如果實體經濟不行,然後資本市場也啞火了,那就很麻煩,目前我還沒看到華為等公司說要裁員,研發投入等都還在明顯的增長,新興的中國的新能源工業產業鏈等也都還在擴張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了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走向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大的騰挪空間。

    可能很多人也會說,作者這是太樂觀了,其實我是一個典型的悲觀主義者,對各類問題,尤其是經濟層面的問題,比較痴迷,當你對問題痴迷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悲觀,因為你會據此來看到所導致的一個結果。

    那為什麼對中國諸多的經濟問題,又需要樂觀呢,因為關注得多了,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普遍的現像,那就是中國的發展,由於規模巨大,人口眾多,面臨的環境極為複雜,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就是一門讀不完的哲學,也就是說,當你發現這是一個問題的時候,同時它又是另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就像我們現在正在矯正的教育公平問題,對很多機構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壓力,但它同時是未來教育公平性問題的很重要的一個解決辦法,而這個問題,牽扯到內循環問題,階級固化的問題,減小收入差距的問題,南北東西差距平衡的問題等等,這是為了避免出現更大的內部矛盾,而如果避免了更大的矛盾,又會給中國提供更廣闊的解決其他問題的空間。

    另外一個樂觀的原因是,中國在各個層面的延續性,這個我就不往大了說了,就拿和平的發展環境這一條來說,就非常重要,這讓我們的科技、教育和各類建設,都在延續。

    比如離我們很近的中東很多地區,為什麼再強大的科技和資本,都很難改變現狀,原因是這些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斷檔,像很多地區的年輕人,從一生下來就是戰爭模式,接受穩定的教育那就更奢侈了,所以在他們眼裏,其生存和職業就是研究如何打仗,如何搞軍閥,如何組織抵抗和發起進攻等等,要改變起來就很難了。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秩序問題,而是發展現代社會最基礎的社會系統無法建立的問題。

    對比來看,當你奉勸中東一些國家的年輕人放下槍,應該走向學校的時候,中國新疆等地的年輕人,在玩滑板,在開着自己的車去現代化工廠裏上班。

    可能你會說,如果基於這種延續性來談樂觀,那發達國家早就實現了,其實問題的關鍵點依然不在這裏,發達國家在搞延續性方面,其原始的,本質性的利用工具跟中國是不同的。

    時至今日,如果你去歐洲,還會被歐洲那些富麗堂皇的教堂、城堡等震撼,這其實是一個標誌,這些東西背後,是歐洲從全球各個地方搜刮來的財富建設的,大部分都形成於殖民,以及後來的工業革命掠奪時期。如今是同樣的邏輯,只不過歐美等,比之前要聰明很多了,把壟斷性和金融性,以及霸權性的收益,沒有投入到更大的硬件,投入到了教育和科技等領域,就沒有那麼拉仇恨了。

    而中國的發展模式,從新中國建立開始,就是向內求的,當我們有足夠強大國防實力的時候,面對一些國家的挑釁,也都是打完了立馬撤,也就是並不圖啥,是惹翻了的還擊。對於發展工業和社會的普遍性建設,從那個時候,就有了很強的延續性,你現在所看到的航空航天,以及國防等領域,以及各類基建,城市的高樓大廈,甚至中西部和更多偏偏於地區的工業底子,都是具有一開始就全國一盤棋的不間斷實施,所以中國的這種延續性,不是以掠奪和打擊對手為代價,這是跟歐美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中國未來的延續性會更強,因為不存在對外的傷害性,別人沒有理由阻止,也阻止不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打壓不奏效的原因之一。

    我再說一句,大家不要嘲笑朝鮮這樣的國家,假設像英國、美國、日本等,自己發展不起來的時候,大家想想,會像朝鮮一樣老老實實的自給自足嗎?我敢肯定的說,那是不會的,歷史已經反覆的證明,這些國家一定是向外求的,說得不好聽一點,一旦自己競爭不過了,像美國、英國、日本等,立馬變成海盜。所以我個人覺得航母和潛艇還是要多造一些,同時要想盡辦法把亞歐大陸陸路貿易整合起來,讓搖擺的歐洲大陸國家有新的貿易依賴體系,至少不會在某一個時段毫不猶豫的跟着美國迅速變成海盜。

    更現實的層面看,中國確實面臨諸多層面的商業性挑戰,這一點還是要研究歐美的商業競爭歷史,比如歐洲航空業,為了跟美國波音競爭,幾個國家聯合起來,把自己最優勢的部分拿出來,組合成了空客。再比如面對美元的衝擊,硬是把歐元給推出來了。

    我說這個的意思是,對於我們的市場來說,底層是大多數,需要的是活力,是流動性和持續的反壟斷,以免過度的固化,而往上走,要針對全球競爭來做頂級的重構,尤其是資本,再不能以佔有國內底層市場資源為目標,而是要以國際競爭為目標,把自己最有優勢的部分拿出來,然後大家一起組合成新的國際系統,推向全球,這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尤其是在經過了這一輪美聯儲和美國政府瘋狂的給美國科技企業送錢之後,現在美國的科技企業,要人才有人才,要錢有錢,但並沒有互相廝殺,而是都在各自的領域基於國際競爭來做併購和研發投入。

    就連美國諸多金融企業,也在更大的向全球佈局,前一陣我看摩根大通又收購了希臘的一家支付公司(這個公司在歐洲23個國家開展業務),同時美國發起了跟希臘的諸多合作,包括天然氣供給,以及直接撬走了希臘跟法國的軍事合作,美國跟希臘在軍事層面也有了諸多捆綁等,美國似乎完全放棄了土耳其。

    要知道上一輪美國高盛公司給希臘做假賬,給後來的歐債危機埋下伏筆,這次美國各界對希臘的「投資」,我感覺下一步美國直接可能把希臘從歐盟撬走,這樣歐盟不僅失去了希臘這個歐洲文明的來源之地,而且地中海這個貿易通道將被美國進一步控制,歐盟再想喊獨立性恐怕底氣就更不足了。

    最最最後再說一點,我的樂觀還基於,我們就是有人,今年畢業的大學生接近1100萬,相當於兩個新加坡的人口,同時還有130萬研究生畢業,這一點來說,人所帶來的正向效應,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的,就算存在一定的就業等挑戰,但這種挑戰本身就是應對全球競爭的機會,誰能創造出新興的大規模的就業崗位,誰就自然而然的擁有了全球競爭優勢。

    基於此,新的一年,在美元周期導致的全球市場波動之際,國內市場我不敢說會一枝獨秀,但其對美元周期的免疫能力將是最強的,同時將是最先走出美元周期的經濟體,上一個虎年2010年的時候,全球爆發了歐債危機,但也是這一年,中國超越日本,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