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張維迎:如何正確理解市場經濟和企業家精神

    張維迎:如何正確理解市場經濟和企業家精神

    如何理解世界大變局?

    問:今天的世界正經歷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您怎麼看這一大變局?

    張維迎:從工業革命開始,西方國家快速發展,包括後來美國崛起。中國過去的經濟規模也很大,1820年時GDP佔到世界的1/3,直到1860年才被英國超越。但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中國在近代卻被西方發達國家遠遠超越。過去40年,改革開放使得中國在經濟規模、國家實力和人民生活質量等全面、大幅度提高。不難想象,當一個擁有世界20%人口的國家進入世界經濟強國之列後,整個世界格局會發生多麼大的變化。

    問:也就是說這種變化不是近100年才發生,而是從工業革命就開始了?

    張維迎:是這樣。中世紀結束之前,世界各國的差距並不大,所謂的「大分流」,是從工業革命後才開始。近100-200年,有些國家發展很快,有些逐漸落後甚至發展停滯。而中國是從一個經濟規模巨大、歷史悠久的大國淪為了落後貧窮的國家,後來又迎頭趕上,尤其是經過改革開放快速回到世界重要大國的地位。

    如何理解中國經濟奇蹟?

    問: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取得了奇蹟般的增長,這背後的重要原因是什麼?

    張維迎:最重要的是改革開放引入了市場機制,讓普通老百姓有了選擇的權利。中國在計劃經濟時代沒有企業家的概念,農村包產到户和城市改革後才湧現出一大批企業家,也正是這些企業家成為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力。我在1984年寫的一篇文章就談到企業家堪稱經濟增長的「國王」。

    回顧歷史,任何一個國家,只有把企業家精神煥發出來,鼓勵那些最有才能的人去打市場,經濟才有可能很快發展起來。英國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在17-18世紀初迸發出強大的企業家精神,其工業革命史就是企業家的創新史,一個又一個企業家的故事造就了英國的現代工業文明。中國也一樣,改革開放就是中國煥發出企業家精神的過程。

    中國獲得快速發展還有一個重要前提。西方國家經過200多年積累了大量科學技術,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將這些成果「為我所用」,減少了試錯成本,全方位快速追趕,少數新領域同步發展。因此,不可否認,企業家精神和西方的先進科技成果,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獲得快速發展的基本原因。

    當然,我們肯定開放的作用,並不是要低估改革的作用。西方的文明一直就在那裏,中國的企業家群體也不是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的。如果不是政府力推市場化改革,這些外部資源都不會轉變為我們的生產力,這是很關鍵的。

    事實上,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靠自我封閉發展出現代文明,成功者都是改革與開放的結合。為什麼英國成為西方現代工業文明的早期引領者?為什麼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英國?一是英國通過改革實現了體制變化,包括光榮革命後確立了產權制度、議會民主制度和有限政府制度等;二是英國通過開放引進了棉紡織業併成為支柱產業,從進口布、紗,到後來直接進口棉,發明了紡織機,再用蒸汽做動力,最終走上了世界強國之路。

    如何理解企業家與科學家群體?

    問:英國工業革命也促使企業家群體崛起,那麼企業家群體與科學家群體、工業革命與科學革命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張維迎: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的是更加偏技術性的成果,科學家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比如熱力學,有了蒸汽機之後,人們在研究怎麼使蒸汽機的效率最大化時才產生了熱力學。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家所起的作用就大了。經濟發展需要新技術變成生產力,只有生產力才能最終造福整個社會和普通大眾。科學家主要是發現自然規律,發明家根據科學家發現的規律,或者憑藉自己的直覺和實驗,把原本不存在的東西創造出來。因此,科學家、發明家很重要,是人類文明很關鍵的一步,但不是最後一步,甚至不敢說是最關鍵的步。因為這些東西最後還需要靠企業家來實現商業化、大眾化,最終讓更多人受益,把概念、技術和產品變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讓普通老百姓也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

    不僅如此,工業革命中,科學家、發明家還往往離不開企業家的資助,甚至是引導、提需求。

    比如,瓦特曾經為改進蒸汽機而負債累累,這時是企業家羅巴克站出來,為其償還了債務,並且允許瓦特使用他工廠中的工具,還出資跟瓦特合夥申請新蒸汽機的專利權。羅巴克破產後,瓦特的發明事業經歷了艱難期,此時另一位企業家,馬修·博爾頓,看準蒸汽機的前景,又成立了博爾頓-瓦特公司,資助瓦特繼續研究併成為瓦特專利股份的持有者。瓦特的成功離不開這兩位企業家的接力資助,所以他說,「沒有他們,我什麼都做不出來。當我在沮喪、失去信心時,是他們給了我幫助」。

    蒸汽機最初是礦井用來排水的簡單工具,瓦特使它由往復運動變成旋轉運動後,它變成了能夠帶動機器的動力,而這背後也是因為博爾頓的推動。科學家、發明家對人類的貢獻很重要,但是企業家才是將科學技術變成生產力的真正推動者,他們幫助發明家把抽象的、書本上的知識變成了惠及普通老百姓的生產力。發明和創新並不一樣,創新是使技術具有商業價值,而創新只有依靠企業家來完成。

    當然,有一些發明家本身就是企業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托馬斯·愛迪生。愛迪生擁有上千項發明,他也是一名企業家,具有活躍的商業頭腦。愛迪生名下的好多發明並非他的個人創造,而是由他領導的實驗室團隊共同完成的。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是塞爾維亞移民,曾在愛迪生的公司打工,最後辭職去了西屋公司。特斯拉是一名純粹的發明家,他的發明包括電動機、無線電等數百項,在技術上的貢獻並不遜於愛迪生。愛迪生實現了用電來照明,而特斯拉則將電變成了固定動力並最終取代了蒸汽動力,這是特斯拉對社會的偉大貢獻。然而,特斯拉最後貧困潦倒,因為他不像愛迪生那樣具備企業家的素質,以至於後來大家都知道愛迪生,卻少有人了解特斯拉,直到現在馬斯克用他的名字為公司命名。

    問:是不是科學家實現從0到1,企業家是把1變成了N?

    張維迎:還不完全是這樣。

    首先,科學家、發明家也並不都是做的從0到1,有一個漸進和反覆迭代的過程。他們一開始也不知道他們發明的東西有沒有商業價值。比如古羅馬就有蒸汽機,當時是皇帝用來開宮門的一個玩具,到工業革命有了企業家之後,蒸汽機才真正變成了生產力。所以,有一些創造發明是從0到1,還有一些發明改進本身就是從1到2、3,經歷無數次的迭代,每一次其實也是一種發明創新,一步就從0到1的極少。比如瓦特是改進了紐科門蒸汽機,但是瓦特的蒸汽機對工業革命的貢獻非常大,是紐科門蒸汽機做不到的。

    企業家對於科學家、發明家而言,一方面是資助,像瓦特這樣的發明家的背後有好多不為人知的企業家,他們一起推動了科技與生產力的進步。另一方面是企業家提出科學創新和發明的需求,科學家、發明家再根據需求發明創造;並不全是科學家、發明家先創造一個東西,企業家覺得有用再拿走。

    商業飛機的發展史就是這樣。泛美航空公司的創始人、企業家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是航空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1965年,他請他在波音公司的老朋友、波音總裁比爾·艾倫為他設計和生產比波音707「大得多」的飛機,於是才有了波音747出現。

    不得不承認,科學家、發明家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但他們的意志力可能沒有那麼堅定,特別是在研發中遇到困難後就很容易放棄。瓦特曾想放棄研發去當一名測量員以養家餬口,直到他遇到企業家羅巴克和博爾頓。羅巴克破產時唯一剩下的資產是瓦特蒸汽機三分之一的專利權,別的債權人認為這毫不值錢,而博爾頓慧眼識珠,買下了專利權。

    所以從發明到生產的整個過程,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產鏈,不是科學家、發明家搞發明創造、企業家搞生產。很多創造發明都是通過企業家的需求倒逼出來的。以石油化工行業為例,該行業只有100多年的歷史,現在很多大學都設有化工系,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洛克菲勒這樣的企業家。石油作為燃料不能像煤炭那樣直接點燃,而是要經過分解、提煉、淨化等一系列過程,後來人們從石油裏提煉出了300多種化工產品,包括造衣服的尼龍等材料。這些成果從生產實踐中而來。如果沒有石油產業的發展,像MIT(麻省理工大學)等高校也不可能創立化學工程學科。

    中國的市場經濟如何演進而來,還有哪些不完善之處?

    問:前面講過改革開放使中國建立起市場經濟機制,激發了企業家精神,尤其是形成了有助於企業家成長的土壤。您是雙軌制改革的重要倡議者和思想者,雙軌制改革成為中國改革很獨特的模式。請問現在我們的雙軌制改革結束了嗎?還有哪些「軌」沒有並過來?

    張維迎:雙軌制改革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雙軌制改革承認了人類的無知。計劃經濟的假設是有一小部分人以為自己知道一切。他們為國家發展做了一個全面計劃,並要求大家照此執行。而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承認人的無知。一方面,人類不知道的東西有很多;另一方面,人類進步需要的知識分散在每個人的腦子裏,不同人掌握的知識不一樣,每個人的知識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或者異質性。我們試想一下,就算那些最聰明、掌握很大權力的人,他們腦子裏的知識恐怕也不到人類所有知識的萬分之一,所以怎麼能夠用那萬分之一的知識去指導社會中每個人該做什麼呢?其次從動態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知識在不斷變化,隨時在創造新事物。計算機沒出現時,你怎麼能計算出市場對它的需求是多少?

    第二,從雙軌制改革的具體內容來看,我們不能按照設計的價格體系去制訂價格政策,比如不能說煤炭、蘋果的價格應該是多少,雙軌制改革的重點是「放」。但「放」也不是一下子全放,因為這涉及到大量的利益關係。雙軌制價格改革要通過市場自身演進來決定價格,而市場機制不是人為設計出來的,它的形成是「自下而上」,而非「從上到下」。

    雙軌制改革的關鍵是先從邊緣、增量上引入市場,再通過市場機制不斷演化推進。這裏面就與企業家精神高度相關。市場要靠人在裏面發揮作用,這些人主要指的就是企業家。計劃經濟中沒有企業家。改革初期出現了市場,好多國有企業領導並不適應,因為他們原來是按照上級領導的指示來管理企業,但市場經濟下就需要他們自己動腦子去解決問題,以前產品出來後可以直接交給商業部門去銷售,現在他們不但要考慮生產什麼,還要考慮怎麼銷售,怎麼參與市場競爭等。

    在雙軌制改革的過程中,市場逐步形成,企業家也就跟着一代一代成長起來了。或者說,雙軌制改革本身就是培養企業家的過程,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無論是國企領導還是私企老闆,都跟原來的完全不一樣了。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價值在於讓每個人去思考想問題,對的想法可以變成產品並通過市場擴大,錯的想法自然會被市場淘汰,如此不斷迭代,才有不斷髮展。無論在西方還是東方,情況都一樣。經濟發展需要每個人都有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動力和機會;反之,讓少數人去指導,發展就一定會出問題。

    當然,我們的市場經濟改革還沒有全部完成。如果只是從產品市場是不是由供需決定價格的角度來講,我國在1993年就基本上完成了雙軌制改革,當時90%以上的工業品、農產品定價都放權給了市場。

    但是,如果從要素市場來看,我們還存在雙軌,其中勞動力市場轉軌較好,但是資本市場的轉軌一直沒有徹底完成,好多還受制於行政命令,由國有銀行主導或壟斷,利率也沒有完全市場化;土地要素更是如此。

    因此,整體而言,我們產品價格的市場化程度很高,但要素市場仍有計劃的明顯殘留,整個體制仍然處在雙軌制改革中。

    經濟學與市場經濟的關係是什麼?如何理解經濟學的價值?

    問:市場經濟的產生,尤其是市場經濟的理論化離不開經濟學的貢獻。您是經濟學家,如何理解經濟學本身的演進?

    張維迎:經濟學並不是靜態的,也在不斷演進,但我的總體看法是,過去100年,經濟學並沒有向好的方向演進。目前為止,對人類貢獻最大的經濟學家仍然是亞當·斯密,他為人類破除了一箇舊觀念。在亞當·斯密之前,一個人想賺錢會被認為不道德,但亞當·斯密證明,一個人想賺錢並不是一件壞事,只要有競爭機制存在,自己富有就得先讓他人富有,這是「市場邏輯」。由此,人們突破了傳統觀念,不用再去評價那些想賺錢的人是否不道德,市場機制可以確保他們賺錢的前提是要為他人服務、為他人創造價值,這就是亞當·斯密講的「看不見的手」。

    我認為,在亞當·斯密之後,特別是自阿爾弗雷德·馬歇爾之後,經濟學作為整體對現實的發展並沒起太大的積極作用,並且在很多方面還發揮了負作用。因為主流經濟學家總是認為要將經濟學變成像數學、物理那樣,用一套理論來改造現實世界,由此導致科學主義和經濟學家的致命自負,這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傷害。計劃經濟就是個例子。當年一大批經濟學家支持計劃經濟,包括波蘭籍經濟學家奧斯卡·蘭格,他用現在所謂正統的「新古典經濟學」去論證計劃經濟的可行性。薩繆爾森的教科書每一版都在預測蘇聯經濟將很快超過美國,甚至預測到1984年這一具體時間。熊彼特也認為,從理論上看計劃經濟是可行的。而當經濟學家有這樣一套理論後,他們就會用理論去強化人們的認知,結果產生出一套不良體制。凱恩斯主義之後,社會對經濟學家的需求更多了,大量銀行、公司都需要經濟學家,經濟學家開始經常對經濟做預測,參與經濟政策的制定。但我坦率地講,經濟學家佔有的資源與他們的整體貢獻不一定成正比,除了亞當·斯密、米塞斯、哈耶克等少數人,經濟學家應該為此感到慚愧。

    其實這個世界上好多壞事都是聰明人,甚至是好人乾的,初心是好的,只是好心最後辦成了壞事。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些愚蠢至極的觀念只有某些知識分子會相信它,普通人不會相信它,因為普通人不可能愚蠢到那種程度」。他的意思是,知識分子比普通人掌握的知識多,但是知識多往往容易犯大錯誤。為什麼有知識的人反倒可能給社會帶來傷害?我覺得根源是某一種錯誤觀念長期流行。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提出「理論導致認知盲區」:當你相信一種理論,但發現它又不能解釋現實情況時,你通常不會去懷疑理論本身是錯的,而認為是因為自己所掌握的數據、知識還不夠,只是暫時無法證明理論的正確。因此,很多錯誤理論流行了很長時間甚至上千年,比如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地心說」就流行了2000年,像亞里士多德這樣聰明的人世上沒有幾個,但他仍然陷入了理論誤區,或者說他無法意識到自己理論的侷限性。

    我們必須認識到:第一,再聰明的人所掌握的知識仍然非常有限;第二,任何人都可能進入知識盲區。因此,我們不能把人類的命運交給任何個人,無論他有多麼聰明。我們需要市場存在,市場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每個人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事、去參與競爭,對的東西獲得成功,錯的東西面臨淘汰。大家事前基本上都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或是錯的,否則人類的進步發展就太簡單了。

    但很多有知識的人並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反而容易狂妄自大,覺得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理,不按照他的想法做事的人就是傻瓜。他還會去教育他人。我們經受的這樣的教訓可太多了。

    經濟學家依據書本上的一般性原理畫出一個曲線、導出一個公式,但這要用於指導政策又是兩碼事。政策依據的某一個參數常常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當經濟學家進入知識盲區,通常又會打腫臉充胖子,拼命掩蓋錯誤,因為人都不會輕易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是市場經濟很公正,不可能讓你一直掩蓋錯誤,投資錯了就會虧損甚至破產,只有及早糾正才會減少損失。市場經濟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會不斷糾正人類的錯誤,但計劃經濟就可能是「一條道走到黑」,如果決策者投資錯了,但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錯誤,他會繼續追加投資希望掩蓋錯誤,同時下級也不敢隨便去糾正上級的錯誤,否則官位就不保了,於是有些錯誤就一直得不到糾正,最終整個社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那些看出錯誤的經濟學家,反而往往不是主流經濟學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部分英國知識分子都崇拜計劃經濟,因此哈耶克在當時是被恥笑的對象,但是歷史最後證明了他的偉大。當所有人都看不到問題時,他看到了。有些人雖然看到了問題,但願意人云亦云,否則自己的飯碗沒了。像哈耶克這樣堅持自己意見的人,具有非常可貴的品質。

    總之,我不是否定經濟學家,我本人也是經濟學家。我只是想強調:經濟學家一定要能夠保持獨立思考,這非常重要,否則就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但獨立思考就意味着要和周圍環境發生更多碰撞,有時甚至要遭到所謂主流的嘲笑,甚至抵制、打擊。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這種精神為什麼特別重要?

    問:您講過「企業家精神可能比企業家更重要」,即便在政治領域,也存在政治企業家。什麼是企業家精神?為什麼這種精神特別重要?

    張維迎: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創新,是去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有這精神的人去從事生產經營等經濟活動,就是企業家。如果這種精神用於在政治領域,就是政治企業家。你看在政治領域也一樣的,有些人在位的時候只是在「守攤」,而有些人願意做事,願意創新,敢於去改變或完善體制,這就是有企業家精神的政治家,我們可以簡稱政治企業家。學術領域也一樣,有些人一輩子照本宣科,有人積極創造新理論,那就是學術企業家,不是說他們通過學術賺錢,而是具有學術創新精神,打造出一片學術新天地,很多學科的開創者都離不開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本質上是指人類不安分的創造力。儘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這樣的創造力,但能夠真正發揮企業家精神的人只是少數人。同時,又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企業家精神真正應該用在哪裏。

    17-18世紀,英國最聰明的人在做企業,包括貴族,而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做官,當時最聰明的人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這也是近代中國和西方發展出現背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官員只着眼於分配財富,企業家精力在於創造財富。如果最聰明的人是在分配財富而不是創造財富,那麼國家的經濟就很難發展起來。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聰明的人一部分在城市,另一部分在農村。鄧小平搞「包產到户」後,農村裏的這些聰明人就自由了,鄉鎮企業就這樣發展起來了。如果當時農村裏這些最聰明的人都還只找機會去當官,中國的改革肯定就難死了。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很多原來的處長、局長「下海」了,包括後來的「海歸」,這為經濟發展形成了良好的人力資源基礎,或者說是重新配置了企業家資源,否則中國也不太可能有今天。

    我們一定要記住:只有真正最聰明的人願意去做生意了,國家的經濟發展才有希望。其實中國人一點也不缺少企業家精神。近代以來,許多中國人到東南亞國家後成為了出色的企業家,因為他們在當地進不了政府做官,只有做生意賺錢了才能提高社會地位,他們本身就具有企業家精神。科舉制最初是中國的一大發明,但在近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製造了不小的障礙。

    市場經濟為什麼必須以法治為前提?如何理解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

    問:市場經濟再好,但也無法解決所有事情,還需要政府的存在,比如企業和企業、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陌生人交易,就需要政府來建立規則。市場經濟最需要政府的地方是什麼?該如何理解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

    張維迎: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法治。為什麼說法治很重要,因為法治的核心是讓每個人對未來都能形成相對穩定的預期。這個預期是指,我幹了好事可以得到回報,幹了壞事會被懲罰。如果企業家有這樣的預期,他知道只有誠實守信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強,坑蒙拐騙不可持續。由此,企業家會意識到聲譽是他最重要的資產,也是獲得陌生人信任的決定因素。國家法律,特別是保護私人產權的法律,是企業家維護自身聲譽的保障,沒有財產所有制也就沒人在乎自己的聲譽了,所以法律保護私人產權對建立企業信譽非常關鍵。

    政府特別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和維護好的法治,包括統一度量衡等軟的基礎設施,這對市場發揮聲譽機制非常重要。政府幫助訊息透明,流通速度更快,也有助於提升企業家維護聲譽的積極性。這樣一來,政府反倒不用去具體管理企業,因為當企業出錯時,自然會受到市場規則的懲罰。比如某個企業想靠欺騙賺錢,它搞定工商局的幾個管理者要容易一些,搞定成千上萬受騙的消費者要難很多。企業要搞定每一個消費者,唯一的途徑就是給消費者帶來實打實的好處。

    從國家層面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法制保護企業產權,公民財產權,包括知識產權;從企業角度來講,是要完善管理制度。

    麥當勞在全球有幾十萬家店、數百萬名員工。它的廚房用具統一採購、食品製作標準化流程,對員工統一培訓,加盟店要交保證金,總部時常派人去各門店試吃並寫暗訪報告,以此維護麥當勞品牌在全球的聲譽。如果所有企業都像麥當勞這樣自覺承擔責任,那政府不就輕鬆多了嗎?這時,政府只需處理一些特殊問題,如有人「山寨」麥當勞產品,侵害了麥當勞權益,政府再出面去處罰。保護商標權並不是單純為了保護企業,更多的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如果超市裏銷售的商品都沒有商標,恐怕大家也都不敢買了,因為不知道出了問題該找誰去,但有商標就能找到責任人。所以,保護產權這種無形資產,最終是為了保護普通消費者。如此,企業老闆也明白企業應承擔的責任,並且為企業內部所有人的行為負責。

    如何規避企業家的短期主義,鼓勵長期主義?

    問:市場經濟也難免出現一些短期主義的企業家,或者說是套利商人,比如生產一批假疫苗、似奶粉,等到消費者或政府發現後,他已經賺了很多錢,只被罰了幾十萬。怎麼規避企業家的短期主義,鼓勵和引導長期主義?

    張維迎:面對這樣的問題要分析歷史原因。完全杜絕企業的違法行為不可能,市場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完善的過程,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耐心。國家當然想幫助市場形成良好的秩序,但也需要時間讓企業家和消費者相信,最後才能促使企業誠實守信,消費者進而相信企業品牌和政府。

    我小時候生活的村子還是人民公社,那時樹都歸集體所有,很少有人主動去愛護,大家都偷着砍了當柴燒,所以村裏的樹總也長不大。

    後來,村裏決定把樹分給村民私人看護,但還是有好多人把樹砍了當柴。村領導看見大家還是在砍樹,覺得交給個人也不行,就又決定把樹收回集體。

    村領導不明白,那些村民之所以把分給自家的樹也砍了當柴燒,是因為他們擔心,如果不砍的話又會被收回集體。果真如此!因此,要讓大家有積極性養樹、栽樹,必須要忍一忍初期的混亂,讓村民相信分給他的樹不會再被收回去了,村民才不會繼續砍樹,才會等到樹都長起來賣錢,然後大家才有信心、有動力自願種樹、愛護樹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建立市場秩序,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不要因為出現一點問題就希望政府出面解決,如果解決得不好,反而越弄越糟。信譽來自耐心!

    對於這樣的問題,經濟學家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我認為經濟學家應該看到普通人和一般管理者看不到的東西。政府官員以短期成績為考核指標,有些企業家也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難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態,這時就需要經濟學家幫助他們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這才是經濟學家對社會應有的貢獻。孟子講,「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學者無恆產也有恆心,因為學者的個人聲譽就是其「恆產」。

    任何一項政策都有兩方面效果,一是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果,二是暫時看不見甚至永遠看不見的長期影響。法國19世紀中期的經濟學家巴斯夏也是我特別喜歡的經濟學家,他說:壞的經濟學家只看見看得見的東西,好的經濟學家不僅要看見看得見的東西,還要能推斷出看不見的東西。經濟學不能只是研究某項政策當下的效果,還要推斷這項政策長遠產生的影響。凱恩斯就只考慮短期,他說「長遠看我們都死了」。儘管這是玩笑話,但也反映出他的理論背後的哲學基礎——我們管長遠的事幹嘛呢,把眼前問題解決好就行了。

    當下各國的宏觀政策都有應對短期的傾向,但未來的問題恰恰應該由學者去管。只是,當下的學者很短視,並且為做短期決策的官員提供一套理論,讓官員的行為更加理直氣壯,「你看這是教授告訴我的,這是我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這對國家長遠的發展絕不是好事。

    對於企業家而言,看得不夠長遠的原因很多,有人天生就是急功近利的性格,我們能改變的是從體制和政策環境上幫助他們關注長遠目標。我相信,偉大的企業家一定是長期主義者。但如果一個國家的體制、政策總在調整,即使願意做長遠考慮的企業家也會變得短視起來。從某種意義上說,個人行為往往是由外部環境導致。企業家現在想為企業做一個長遠規劃,但如果明天突然下來一個新政策,他的計劃就可能泡湯了,那他也沒必要考慮長遠了,畢竟考慮長遠就意味着要犧牲眼前利益。如果看不到長遠利益,又為何要犧牲眼前利益?因為他首先也要生存下去。適者生存嘛!

    所以,一個好的政策、體制環境,是要讓人關注長遠利益,能夠看到犧牲眼前利益所獲得的長遠好處,否則將導致人們的行為越來越短期化,甚至最後坑蒙拐騙。

    因此,如何創造一個穩定的、「正循環」的環境,就顯得特別重要。不管企業家或普通人,這個「正循環」裏不光有從父母那裏得到的生物基因,還包括通過接受教育形成的「文化基因」。人的老師始於父母,卻不止於父母。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親戚、老師、朋友,甚至書中看到的中外歷史偉人,都有可能成為影響你的人,都有可能是你成長環境的一部分。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你看見別人成功了,如果他是靠坑蒙拐騙成功的,那你可能會去學着坑蒙拐騙;如果他是靠踏實肯幹成功的,那你也會像他那樣去經營自己的口碑。這就是一個正循環的過程。我們要意識到,人類的行為不像蜜蜂、螞蟻那樣完全由生物基因決定,當社會風氣是「邪不壓正」時,壞人也就不敢明目張膽地做壞事;反之,好人也可能變成壞人。

    如何理解市場經濟與共同富裕的關係?

    問:有些反對市場經濟的人,認為過度發展市場經濟、過度崇尚企業家會導致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從而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整體幸福感。比如華爾街、硅谷的企業家掙得特別多,但是更多人可能在全球化或者是市場經濟中所獲很少,甚至受損。市場經濟是不是容易帶來或加劇貧富分化問題?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張維迎:這就是一般人存在的認識誤區,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市場經濟,沒有真正理解企業家精神。原因是我們的教育,包括經濟學教育,沒有讓我們很好地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

    首先必須承認,人天生有差距,男女有差距,高矮有差距,才智有差距,所謂「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格上的平等,不可能是人與人在上進心、能力、起點、機遇等所有方面的絕對平等。

    如果你真正理解企業家的話,就知道財富本身是不斷流動的,沒有人會永遠穩居首富地位,他一定會被其他人超越。所以熊彼特講,「富人俱樂部就像一家旅館,裏面總是住滿了客人,只是客人的名字總在變,有人離開,有人進來。」這才是市場經濟。流動性才有利於公平,比傳統靠血統分割社會的貴族制更公平。貴族可以世襲,但市場經濟中富人一般富不過三代。洛克菲勒的後代都不在富豪榜上了,中國2010年位居胡潤富豪榜的100人到2020年也只剩下了30人。

    市場經濟其實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富裕的機會。現在有農村女孩成為網紅後變富有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市場經濟允許每個人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優勢,無論這個優勢是什麼,只要市場規模足夠大。傳統社會里,農村人不靠種地就養活不了自己,但現在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利用大規模的市場,你不務農也能養活自己。我們看到,越是市場化程度高的地方就越公平,因為市場給每個人賺錢的機會,企業家之間的競爭也因此變得更加激烈。因為存在市場競爭,企業家對工人的福利待遇也會更好,否則你給工人的錢少了,別人就會開高價挖走。但好多人不理解這些,以為資源、技術就在那兒,市場經濟就是最後怎麼分配財富的事。

    事實上,市場經濟不在於分配財富,而是在創造財富,財富一定是賺來的。「掙錢」和「賺錢」的概念也不一樣,工人通過付出勞動「掙錢」,企業家把應付工人的工資付完後,「賺」的是剩下的那些錢。

    從統計數據來看,沒有一個人可以永遠是最成功的企業家,一定會有其他人超越他,沒有人能夠一勞永逸,因此好多成功的企業家面臨的壓力非常大,老怕一放鬆就被人超越了。從嚴格意義上講,企業家不過是替社會管理財富,他們個人享受的財富並不多。比如這個工廠是我的,你們都眼紅,那我一把火把它燒了,這其實對我並沒有多大影響,但工人就失業了。

    企業家的財富,絕大部分不像一張桌子或一把椅子,從我家搬到你家還是一張桌子或一把椅子。企業財富在我手上是資產,到你手上就可能成為負資產。馬斯克擁有巨大的商業帝國和財富,但假如某天他不幹了或者幹不了了,他的企業可能就一文不值,因為他的企業有很多債務,而且他的那套東西別人也幹不了。所以,企業財富中最重要的是企業家精神,而且財富也不是靠分配、再分配來的,是靠創造而來的。

    人們通常只看到個別那些成功的企業家,卻忘了許多失敗的企業家。上世紀80年代,中關村好多企業,包括中科院辦的好多企業,現在都消失了,大家也早就忘了那些企業家。大家只記得聯想,那是因為聯想活下來並且發展壯大了,但它活下來靠的是柳傳志的企業家精神,不是誰來經營聯想都能讓它壯大。只是太多人不明白這些道理,以為企業的價值是固定的,在誰手裏都能賺錢,憑什麼這家企業在你名下而不在我名下?這就是沒有理解企業家精神。

    回過頭來,我為什麼說經濟學家要對此負責呢?主流經濟學假定,技術和資源等條件都給定了,資源配置有唯一正確的答案,誰算都一樣。因此憑什麼可以讓你算而不讓我算?零和博弈的思維就是這樣來的。這也是因為人類早期的資源只有土地,那塊地你種了我就種不了,大家腦子裏對資源的概念還停留在那塊土地上,因此老想着重新平分土地。市場經濟的資源不是那塊永遠不變的土地,市場經濟是在創造資源,且資源一直在流動變化,如果精心創造資源的人多,那麼「水漲船高」會讓每個人都獲得更多的財富,並且「船長」和「船工」角色也不是固定的。況且,再成功的人都有自身侷限,成功後很容易驕傲,驕傲使人落後,這就為其它人提供了成功的機會。

    市場經濟非常有意思,我們看到很多富人活得特別累,因為他們需要不斷去冒險。舉個例子,面對100元和200元的獎勵,100元可以直接拿走,但200元需要為之挑戰,挑戰成功後可以拿走200元,否則一分錢也拿不到。普通人會選擇穩當地拿走100元,但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會冒險去挑戰那200元。當後者挑戰成功了,普通人又抱怨說,憑什麼他到手的是200元而我只有100元?事實上,市場經濟下誰都可以去挑戰那200元。

    作為消費者來講,企業並沒有強迫你買他的東西,反而是求着你買。傳統社會中,是笨人伺候聰明人,聰明人高高在上,笨人端茶倒水;市場經濟中,是聰明人伺候笨人。喬布斯非常聰明,我不懂手機,我「笨」,但是喬布斯就得伺候我,因為我一不高興就不買他的手機了。因此,消費者只能針對產品本身,而不應該抱怨企業家賺得太多,他賺的都是你掏給他的,是市場行為。

    當然也必須強調一點,社會肯定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合理現象,但那不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很多人把體制問題歸咎於市場,比如有人通過特權弄了一塊土地並因此發財了。但這不能怪市場,只能怪特權,所以我們看問題要找到根源。

    我再糾正下「套利」的概念。「套利」是個中性詞,有創造價值的套利,也有不創造價值的套利。比如我從四川進了一些橘子到北京賣,消費者覺得四川的橘子好吃,這就是我創造了價值,是正當的市場行為。但如果通過特權獲得的套利,比如土地尋租,就是不好的套利。人們常常把所有的事情攪在一塊,很多道理也越說越糊塗。

    我經常講,沒有人替市場經濟辯護,為它辯護得不到好處。計劃經濟不同,你在計劃經濟的時候批評計劃經濟試試?一定會有人懲罰你。但市場經濟特別仁慈,你怎麼罵它,它都會服務你。所以,知識分子、學者罵市場經濟最安全,還能顯示自己的人文關懷,但實際上是損害了普通人的利益。

    從市場經濟中得到最大好處的是普通人,而不是企業家和「特權階層」。喬布斯從蘋果公司賺了500億或者1000億美元,但是全世界數億人因為使用蘋果得到的好處是不可量化的。企業家賺的錢與他的產品為人類創造的價值相比,不過「九牛一毛」。產品帶來的利潤,消費者不會吃虧,工人不會吃虧,只有企業家最後可能會虧損,大家不要忘了最後負債跳樓的都是企業家。

    回到前面所言,人類會陷入理論盲區,經濟學家要對此負責,經濟學家創造的理論解釋不了現實問題。而大部分經濟學家並不真正理解市場經濟,不理解企業家精神,因為經濟學教科書裏把企業家精神去掉了。有個關於經濟學家的笑話說,如果地上有20美元,你是否應該彎下腰撿起來?標準的經濟學答案是「不撿」。因為,按照經濟學的假設,這一定是張假錢,如果那是真錢,肯定早被人撿走了。經濟學假定每個人都一樣聰明,有任何利益出現都會馬上被搶光。但在真實的世界裏,每個人的能力並不一樣,有人能識別真假,有人不能。前面的人以為那是假錢不撿,但你看出來那是真錢,你就會撿起來,這就體現出企業家精神的作用。

    這幾年我對企業家精神的認識更加深刻。企業家面臨的是一個完全不確定的世界,他只有選擇去冒險,而經濟學家一直是作為旁觀者在指手畫腳。我們對企業家的評價,不應該是看他沒有做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每個人沒做的事情都很多,牛頓就沒有發現相對論,但你不能反過來罵牛頓,說牛頓不好,愛因斯坦好。企業家能夠堅持下來,做消費者喜歡的東西,就是他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但社會上總是那些不幹事的人在罵幹事的人,這是社會的悲哀。北京在2012年7月22日發生特大暴雨災害,很多路面被淹了,有人推着板車出來幫人過水坑但要收5元錢,於是網上罵聲一片,認為這是乘人之危。實際上,坐在電腦前罵人的人為什麼不自己出去想辦法助人為樂?關鍵時候不幹事的人恰恰最愛批評幹事的人,而真正冒着生命危險救人的人都沒有時間出來說話。

    數字化會不會讓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難?

    問:今天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進入了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也越來越發達了,這種技術帶來的無邊界性競爭會比以前更厲害。大企業、大平台的輻射力會更強,可能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發展的空間被擠壓,於是一些人乾脆選擇放棄創業。您怎麼看待這種問題?

    張維迎:我不擔心這個問題,按照你說的這種情況,這是心態問題,當不了總統就不活了?社會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當不了馬化騰或者不願意當馬化騰,都是一種選擇。另外,馬化騰再牛,他也沒辦法把所有厲害的事都做了,反而他給別人創造了不少機會,所以並不是「大樹底下不長草」。沒有一棵樹能長到天上,也沒有一棵樹能遮蓋整個大地。

    我剛才講了,企業家永遠在給別人創造機會,如果馬化騰只考慮自己,他是做不大的。企業家越多,每個人才可能活得越滋潤,大家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相信企業家精神,就是要相信隨時都會冒出一些想不到的創新。

    數字技術也是在創造新的機會,就像鐵路出來後並沒有消滅其它的運輸渠道,而且創造了許多新的工作機會。我們現在覺得數字經濟是新事物,但是當初鐵路出現後對人類認知的衝擊比這個大得多,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新事物。人類應該對創造力抱有堅定的信念,不是成功的企業就要消滅掉其它企業,那是低估了人類的創造力。馬化騰和馬雲兩人就互不服氣,這本身就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是好事。他倆競爭的結果是為我們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問:您怎麼看年輕人的內卷或躺平?

    張維迎:我自己不是特別擔心這件事情,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經過程。我太太之前在英國的一家天然氣公司工作,她的老闆就是一個高中生,因為那時候上過大學的人很少。中國現在幾乎百分之百的年輕人都上大學了,而上大學本身也不僅僅是為了找某一項工作,還是幫助人完成人格形成的過程。只有當人們選擇的機會更多了,才不會內卷。原來中國最優秀考生最好的選擇只能是北大、清華等幾所中國的頂級大學,但現在可以申請斯坦福、牛津和劍橋了,也可以去香港讀本科,那麼我也不會想着非要去清北了。所以內卷還是因為開放得不夠,機會不多,當行行都可以出狀元時,內卷自然也就減弱,甚至消失了。

    內卷這個問題可能還與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有關。當大家都只有一個孩子,養孩子的成本就高了,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也自然高了。如果家裏有三個孩子,這個去搞學問,那個去當工人,大家也會覺得挺好吧。所以,問題的背後有好多複雜的原因,前期政策的不良後果也是在慢慢顯現。

    所謂「躺平」的心態也與此有關。很多獨身子女選擇躺平,是他知道即便自己不奮鬥了也會有父母為他兜底。而在我們那個年代,家裏好幾個孩子,想啃老的話可能會被大人一腳踢出去,因為家裏還有老二、老三要養呢。計劃生育導致的後果用經濟學來講就是「壟斷」,這也是人類致命自負的後果。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