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如何評價中國年初的出口

    如何評價中國年初的出口

    第一,2022年1-2月出口累計值為5447億美元,按年增長16.3%;這一增速低於2021年的29.9%、2021年Q4的23.0%,但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5.5%。

    第二,如何評價這份出口數據的成色?很簡單,和季節性特徵下「應有」的數據做一個比較。我們可以把1-2月合併出口較前一年11-12月合併出口的按月值當作一個座標,1995年以來的按月均值是-23.31%,2000年以來的按月均值是-20.42%,2010年以來的按月均值是-21.42%,2010年以來(不含2020年)的均值是-20.05%,而今年是-18.14%。顯然,今年出口較季節性更強一些。

    第三,在近期報告中我們曾指出「短期出口也可能依然表現偏強,這一點有待於數據確認」。主要理由是「BCI企業招工前瞻指數按月大幅上行6.3個點至70.9,從以往經驗看這是出口表現較好的一個標誌」,PMI新訂單和韓國出口數據也是同樣指向;同時我們也指出「稍有點信號不一致的中港協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1月、2月均在低位區間」——事後看,港口貨物吞吐量可能更偏量,出口本質是量價;而且它和出口在統計時間的刻畫上可能會存在偏差;訂單、招工及可比經濟體的表現更重要一些。

    第四,從結構特徵來看,內地對中國香港的出口去年全年高速增長,按年增速基本持平於整體;但今年1-2月按年只有3.7%,較去年11-12月的按月變化幅度為-35.7%。其中或存在區域疫情的影響。

    第五,從出口產品來看,電子產品整體表現偏弱,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零部件按年為9.7%(去年21.0%),手機出口額按年只有1.2%(去年16.6%)。地產後周期耐用消費品明顯偏弱,家電按年為-3.7%(去年49.3%)、傢俱按年為1.8%(去年為26.4%)、燈具按年為-6.2%(去年31.2%);勞動密集型產品表現分化,服裝按年為5.9%(去年23.9%),但鞋靴按年21.7%(去年35.3%)、玩具按年21.4%(去年37.7%)、旅行箱包按年24.1%(去年35.0%),均處於較高增速之中。防疫用品增速明顯反彈,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按年11.8%,顯著高於去年全年-5.6%。這些特徵分別指向宏觀面的一些線索。

    第六,值得一提的是,汽車出口繼續呈現出超高速增長的狀態,2021年汽車和底盤出口金額按年為119.0%,而2022年1-2月仍然高達103.5%,佔總出口的比重也到了歷史新高的1.6%(過去10年穩定在0.6%,2021年為1.0%)。這也是中國出口近兩年的結構性亮點之一。

    第七,1-2月進口按年為15.5%,大體和出口處於類似的增速量級。單純看這個名義數字可能有點高估進口。由於進口結構中大宗品佔比相對較高,所以在大宗商品上行周期中,價格影響整體偏大。以原油為例,進口量按年為-5.0%,但進口金額按年高達49.2%。銅的進口量按年為9.7%,進口金額按年達35.5%。整體來看,主要大宗品進口量仍不高,比如鋼材進口量按年-8.0%,反映目前內需的狀況相對偏弱。

    第八,出口偏高會對經濟形成支撐,出口越高,政策穩增長壓力越小。但一則目前出口速度還是要顯著低於2021年,對於GDP的帶動作用依舊會有下降,無非是多少問題;二則從美國數據看,2021年初其製造業庫存按年在繼續往上,這一數據經驗上同步於其進口及中國出口。但目前海外庫存位置已整體偏高,很難支撐全年往上。對於2022年來說,推動固定資產投資貢獻從超低位的修復依然是一個確定性事件。

    以下為正文:

    2022年1-2月出口累計值為5447億美元,按年增長16.3%;這一增速低於2021年的29.9%、2021年Q4的23.0%,但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5.5%(Wind口徑)。

    2022年1-2月出口累計按年增長16.3%。2021年四個季度出口按年分別為48.8%、30.6%、24.2%、23.0%;2021年全年出口按年增速為29.9%。

    如何評價這份出口數據的成色?很簡單,和季節性特徵下「應有」的數據做一個比較。我們可以把1-2月合併出口較前一年11-12月合併出口的按月值當作一個座標,1995年以來的按月均值是-23.31%,2000年以來的按月均值是-20.42%,2010年以來的按月均值是-21.42%,2010年以來(不含2020年)的均值是-20.05%,而今年是-18.14%。顯然,今年出口較季節性更強一些。

    考慮到2021年三季度、四季度的出口基數平穩,各月按年也差不多在同一水位,我們可以用1-2月出口值較2021年底水平的按月來做一個評判。

    顯然,今年1-2月的出口表現較歷史季節性更強一些。

    在近期報告中我們曾指出「短期出口也可能依然表現偏強,這一點有待於數據確認」。主要理由是「BCI企業招工前瞻指數按月大幅上行6.3個點至70.9,從以往經驗看這是出口表現較好的一個標誌」,PMI新訂單和韓國出口數據也是同樣指向;同時我們也指出「稍有點信號不一致的中港協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1月、2月均在低位區間」——事後看,港口貨物吞吐量可能更偏量,出口本質是量價;而且它和出口在統計時間的刻畫上可能會存在偏差;訂單、招工及可比市場的表現更重要一些。

    在《什麼驅動了PMI和BCI的按月好轉》中,我們指出:短期出口也可能依然表現偏強,這一點有待於數據確認。BCI企業招工前瞻指數按月大幅上行6.3個點至70.9,從以往經驗看,這是出口表現較好的一個標誌。PMI新出口訂單也按月上行0.6個點。韓國2月出口按年20.6%,高於前值,映射外需也整體穩定。稍有點信號不一致的中港協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1月、2月均在低位區間。

    在《哪些指標能夠同步觀測出口》中,我們對BCI企業招工前瞻指數、沿海主要樞紐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韓國出口增速、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按年的主要特點,以及它們與出口的經驗相關性進行了一個梳理。

    從結構特徵來看,內地對中國香港的出口去年全年高速增長,按年增速基本持平於整體;但今年1-2月按年只有3.6%,較去年11-12月的按月變化幅度為-35.7%。其中或存在區域疫情的影響。

    1-2月對美出口按年增長13.8%(去年全年27.5%);對歐盟出口按年增長24.2%(去年全年32.6%);對日出口按年增長7.5%(去年全年16.3%);對東盟出口按年增長13.3%(去年全年26.1%)。

    1-2月內地對中國香港出口按年增長3.7%(去年全年28.6%),下降較為明顯。

    從出口產品來看,電子產品整體表現偏弱,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零部件按年為9.7%(去年21.0%),手機出口額按年只有1.2%(去年16.6%)。地產後周期耐用消費品明顯偏弱,家電按年為-3.7%(去年49.3%)、傢俱按年為1.8%(去年為26.4%)、燈具按年為-6.2%(去年31.2%);勞動密集型產品表現分化,服裝按年為5.9%(去年23.9%),但鞋靴按年21.7%(去年35.3%)、玩具按年21.4%(去年37.7%)、旅行箱包按年24.1%(去年35.0%),均處於較高增速之中。防疫用品增速明顯反彈,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按年11.8%,顯著高於去年全年-5.6%。這些特徵分別指向宏觀面的一些線索。

    從上述數據特徵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幾條線索:

    第一,海外疫情影響,所以我們能看到部分防疫用品增速的快速反彈。全球新增確診從2021年11月、12月的日均52萬、82萬左右,上升至2022年1-2月的290萬、208萬左右。

    第二,地產系耐用消費品的一輪上行期過去,今年至少沒有進一步突破高基數。

    第三,可能和需求修復,以及東南亞等地的訂單迴流影響,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表現好於整體。在近期報告《目前行業景氣度的分佈是怎樣的》中我們曾指出:紡服行業景氣指標按月回升背後可能有季節性因素,春節相近的2014年和2019年同期景氣度亦有按月上行,但也可能包含低端製造訂單部分迴流的影響,其持續性需要進一步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出口繼續呈現出超高速增長的狀態,2021年汽車和底盤出口金額按年為119.0%,而2022年1-2月仍然高達103.5%,佔總出口的比重也到了歷史新高的1.6%(過去10年穩定在0.6%,2021年為1.0%)。這也是中國出口近兩年的結構性亮點之一。

    在前期報告《中國出口份額繼續上行背後》中我們曾經指出:中國的年度出口份額還在繼續上行,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國際市場份額為14.9%,按年提升了0.6個百分點。汽車是一個出口規模擴大的典型行業,2021年出口增速達119%,在整體出口中的佔比也從過去10年穩定的0.6%左右上行至1.0%。電子元件2021年前11個月出口增速為32.9%,在整體出口中的佔比從2018年的3.9%上行至2021年的8.0%左右。集成電路是另一個增長速度偏快的領域,2021年出口增速31.9%,在整體出口中的佔比也從2018年的3.4%上升至4.6%。這幾個行業趨勢背後,是中國正在持續的產業升級。

    1-2月進口按年為15.5%,大體和出口處於類似的增速量級。單純看這個名義數字可能有點高估進口。由於進口結構中大宗品佔比相對較高,所以在大宗商品上行周期中,價格影響整體偏大。以原油為例,進口量按年為-5.0%,但進口金額按年高達49.2%。銅的進口量按年為9.7%,進口金額按年達35.5%。整體來看,主要大宗品進口量仍不高,比如鋼材進口量按年-8.0%,反映目前內需的狀況相對偏弱。

    從中國的進口結構看,農產品和礦產品比重較大。按照WTO口徑數據,2020年中國農產品進口占進口比重是10.4%;燃料和礦產品佔進口比重是25.6%,二者合計佔了進口的36%。所以進口數據受價格指數的影響會尤其明顯。

    出口偏高會對經濟形成支撐,出口越高,政策穩增長壓力越小。但一則目前出口速度還是要顯著低於2021年,對於GDP的帶動作用依舊會有下降,無非是多少問題;二則從美國數據看,2021年初其製造業庫存按年在繼續往上,這一數據經驗上同步於其進口及中國出口。但目前海外庫存位置已整體偏高,很難支撐全年往上。對於2022年來說,推動固定資產投資貢獻從超低位的修復依然是一個確定性事件。

    在《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幾點理解》中,我們有一個大致的估算:2021年低基數年份8.1%的GDP增速中,最終消費支出拉動是5.3個點;2019年6.0%的GDP增速中,最終消費支出的拉動是3.5個點。2021年Q3、Q4的4.9%、4.0%的GDP增速中,最終消費支出的拉動是3.8、3.4個點;資本形成在2021年的拉動是1.1個點,但Q3、Q4的拉動只有0.38個點、-0.46個點。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的拉動2021年是罕見的1.7個點,在出口個位數增長的年份,它的波動一般在-0.8個點至0.8個點之間。那麼,如果淨出口拉動回到0.3個點左右的中性假設,2022年消費的拉動在3.3-3.9個點,則資本形成的拉動需要從2021年的1.1個點、2021年四季度的-0.46個點回歸到1.3-1.9個點。

    核心假設風險:宏觀環境超預期;流動性環境超預期。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