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李克強10年記者會,6次被問及房地產

    李克強10年記者會,6次被問及房地產

    雷鳴般的掌聲響起,大國總理李克強步入人民大會堂三層金色大廳。作為每年全國兩會的「壓軸戲」,每年總理中外記者會備受矚目。

    「感謝記者朋友們在中國兩會期間為報道所作的努力、付出的辛勞。我願意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2022年3月11日10時19分,在人大新聞發言人張業遂簡要開場白結束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直奔主題,請記者們提問。

    這是他作為總理以來第10次全國兩會中外記者招待會,有關經濟發展、民生就業、國際局勢、疫情防控等問題紛紛被提出。

    「今年是本屆政府最後一年,也是我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今年我們所面臨的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困難和挑戰依然眾多。我和我的同事們,會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恪盡職守,用實幹來踐行承諾。」李克強表示,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就是要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

    這場記者會持續了2個多小時,面對13位中外媒體記者的犀利提問,李克強都開誠佈公地給予了回答,坦誠平實的話語柔中有剛,温暖人心。

    10年6次被記者問及房地產

    房地產向來是敏感話題,同樣也是備受關注的焦點話題。今年記者會上,CNBC記者提出三連問,其中之一是:由於房地產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地方政府財政有所減少,對這方面有什麼考慮?

    李克強表示,剛才你說到地方財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難,我們注意到了,所以今年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增幅是多年來少有的,增長18%,總規模達到9.8萬億元。退稅主要是中央財政掏腰包,當然地方政府也得「湊份子」。我們退稅的錢是直達企業,考慮到基層的困難,我們對基層的轉移支付補助資金是直達市縣以下基層。我們的地方政府要當「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分錢也不能花,該給市場主體的錢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通過多年跟蹤觀察發現,從2013年到今年的10次兩會總理中外記者會上,這是第6次有記者在提問中帶有房地產這幾個敏感的字眼。

    最早一次出現房地產的提問是在2014年,當時新華社記者問,房地產問題一直是社會持續關注的問題,今年兩會上也有代表委員提了很多的建議和意見。請問總理,政府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

    李克強當時回答說,房地產問題是個大問題,它直接關係到居民住房問題。讓人民群眾住有所居,這應該是政府奮鬥的目標。我們需要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況,分類施策、分城施策。政府還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來解決好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問題。

    2015年總理記者會上,金融時報記者問:去年(2014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在下滑,所以很多中國人都到海外去買房子。中國政府會擔心由此引發海外市場的強烈反應嗎?今年政府是否會出台新政策來促進國內房地產市場?

    李克強表示,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住房既是經濟問題,更是民生問題。中國政府要做的就是要為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提供住房保障。中國城鎮化進程還在加快,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是剛性的,我們鼓勵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長期平穩健康發展。

    2017年總理記者會上,澎湃新聞記者問道:「網民很關心房屋產權70年到期問題,國家準備怎麼解決?」總理的回答是,國務院已經責成相關部門就不動產保護相關法律抓緊研究提出議案。

    2019年總理記者會上,路透社記者提問:「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否比之前預想的更為嚴重,如果經濟放緩繼續持續下去,中國是否會考慮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包括取消房地產限制和降低基準利率等?」

    「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有有力舉措,一種辦法是搞量化寬鬆,超發貨幣、大規模提高赤字率,所謂『大水漫灌』,蘿蔔快了不洗泥,一時可能有效,但會帶來後遺症,所以不可取。我們還是要堅持通過激發市場活力,來頂住下行壓力。」李克強總理回答說。

    2021年總理記者會上,日本經濟新聞記者提出的問題是: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除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加大,還存在着由於世界性的資金過剩導致房地產投資過熱的風險,現在中國政府採取了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在這樣情況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觀政策轉為偏緊的可能性?

    李克強回答道,去年(2020年)我們沒有搞寬鬆政策,或者說所謂量化寬鬆,今年(2021年)也就沒有必要「急轉彎」,還是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着力穩固經濟,推動向好。

    就業,民生,減稅降費:總理盡說心底話

    這場記者會中,還有很多提問圍繞着民生展開,這也是每年總理記者會上的必答題。

    「我真是為我們的人民群眾感動。他們在努力打拼,打工、就業不僅關係當前家庭生計,也在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未來。」李克強總理頗有觸動地說。

    針對記者提問「今年將採取什麼樣措施實現穩就業目標」,李克強表示,今年我們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財政貨幣政策要圍繞實現就業目標來展開,所以我們強調就業優先也是宏觀政策,其他政策要配套,為實現就業目標努力。因為我們現在每年新增城鎮就業必須有1100萬人以上,最好有1300萬人以上。我總覺得,只要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就能夠實現有些人說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有一個實例,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我們沒有定經濟增長指標,但我們定了一個明確指標,就是新增城鎮就業要900萬人以上,結果實現了1100萬人以上的新增城鎮就業,經濟不僅實現了正增長,而且增速達到2.2%,在主要經濟體中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

    「對於新增需就業人員,我們要給他們以培訓等多方面支持舉措,用市場化的方法來解決就業問題。比如這些年我們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動能。我們相信普通人有上上智,把他們的特長、聰明才智發揮出來,那就業的大舞台會絢麗多彩。」李克強表示。

    「今年年初,有關方面給我遞了反映『民生十盼』的材料,我看多數都是基本民生,而且多數來自農民群眾。政府要始終把發展經濟的目的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當然,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李克強總理的講話,提氣,温暖民心。

    李克強表示,連續10年了,我們盡力保證財政性教育經費不低於GDP的4%,這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主要是面向義務教育、面向農村,因為我們農村户籍人口現在還有7.6億,還要進一步加大向農村和邊遠地區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我們已經建立了面向14億人的、可以說世界上最大的基本醫保網,但水平還不高,所以我們今年還要增加人均30元財政補助的標準。「我們今年要實施一項新政策,就是把人們常用的身份證電子化,也就是說你辦有關事項,拿着手機一掃碼就辦成了。」

    李克強還提到減稅降費。他說:「退稅優先考慮小微企業,因為小微企業量大面廣,支撐的就業人口多,而且現在是他們資金最緊張、最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業的留抵稅額一次性退到位,把製造業、研發服務業等一些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在年內全面解決,對小微企業的增量留抵退稅逐月解決。」

    「從今年我收到的有關報告看,普遍把減稅降費作為對政府宏觀政策的第一個期待。看來,施肥還得要施到根上,根壯才能枝繁葉茂。」李克強說。

    此外,關於經濟增長、營商環境、俄烏局勢、香港選舉、兩岸關係等敏感話題,李克強總理都從容、坦誠地予以回應。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