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如何保障好2億靈活就業者勞動權益?

    中國如何保障好2億靈活就業者勞動權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針對「穩就業」就打出了組合拳。其中提到,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職業傷害保障作為面向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的專屬工傷保障,讓這一群體的社會保障建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

    近年來,隨着數字經濟的繁榮發展,網路平台快速壯大,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所涉及的就業領域、就業方式、從業人員的範圍也在不斷豐富,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網路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

    國家統計局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靈活就業已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的一種重要就業形態,而這些新就業形態在增加就業容量的同時,也因工作地點、工作時間、用工關係彈性化等特徵,為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人士的踴躍建言下,近年來,有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的頂層設計逐步完善,除了職業傷害保障,各項政策密集出台。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平台也積極落實相關保障舉措。

    社會建言獻策、政府精準施策、平台貫徹落實,如何保障外賣小哥們的合法權益,治理思路逐漸明晰。

    1

    新就業形態,「新」在何處

    2月4日,北京大運河森林公園,127號火炬手、騎手遊國棟作為網約配送員這一新就業群體的優秀代表,成為傳遞奧運火炬的一員。他不曾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能成為北京冬奧會火炬手。

    遊國棟在火炬傳遞中。新華社記者 張浩波 攝

    這位騎手是約2億靈活就業人員的縮影。

    人們曾一度片面地將這一群體理解為「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打零工。如今,選擇靈活就業讓普通勞動者擁有了更多職業選擇的靈活性和可能性。靈活就業一般是指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和彈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就業形態,常見的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快遞員、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

    專家表示,這類新的就業形態,與數字平台、數字產業、數字經濟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勞動者擇業觀念發生變化,企業用工方式愈加多樣化,特別是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未來靈活就業規模還會越來越大。李克強總理在今天的記者會上也表示,「作為發展中國家,這種就業形式會長期存在。」

    中國人民大學靈活用工課題組等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有61.14%的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與2020年相比,這一比例上升了5.46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靈活就業在促進居民收入增長、穩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靈活就業不僅解了社會民生的燃眉之急,也激發了市場活力與創造力。」李克強總理說。

    回顧2021年,有關部門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強化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各地也採取積極舉措,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1269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以上的年度目標任務。這其中,靈活就業作用不可忽視。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等發布的《騎手職業與城市發展》研究報告顯示,49.5%的騎手認為這是一份「付出努力就可以獲得回報的工作」,計酬方式簡單直接。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靈活就業為大量人群提供了獲得收入的機會,也吸引了一些高技能的自由職業者主動進入並獲得更高收入。

    這源於靈活就業的彈性用工模式,勞動者時間和數量的靈活、僱傭形式或管理方式的靈活,降低了就業的門檻,提供了更多就業創業的選擇。

    尤其是對觀念多元開放年輕人,靈活就業的吸引力更強。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訊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數據統計,2020年和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靈活就業率均超過16%。

    專家表示,靈活就業之所以「新」,主要體現在勞動關係靈活、工作內容多樣、工作方式彈性、工作安排自主、工作機會雲端共享等方面。這些新特徵對廣大勞動者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同時也考驗着政府部門的應變能力。

    2

    靈活就業「成長的煩惱」

    在靈活就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着「成長的煩惱」。

    不同於傳統就業方式,新就業形態具有靈活性、短期性、流動性和非契約性等特點。勞動者也因此面臨着勞動關係難認定、社會保障缺失、維權難等煩惱。

    參加社保方面,一些靈活就業人員反映,由於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外地户口無法在當地繳納社保,只能採用代繳社保方式。其次,社會保險法關於靈活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有明確規定,但工傷、失業、生育三項保險未有明確規定。另外,大部分靈活就業人員崗位更換頻繁,難以滿足社保連續足月繳費達到繳費年限的要求,面臨賬户轉移接續困難。

    全國人大代表許小英就曾建議,針對靈活用工等新就業形態特點,通過制度創新,制定能夠切實保障勞動力權益的社保政策。研究調整社保政策的「有勞動關係才可以繳納社會保險」基本思路,確立沒有勞動關係也可以繳納工傷保險的規則。

    2021年8月,時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在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表示,人社部擬開展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保障平台靈活就業人員權益。

    一是要明確平台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是社會保險的定位,也就是由政府主導的保障制度,在現行工傷保險制度的大框架下建立和實施。二是要創新制度模式,適應平台線上經營的特點,創新政策、創新方式,暢通平台企業和平台靈活就業人員的職業傷害保障渠道。三是擬先從社會各界關注度較高、職業傷害風險較大的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入手,選擇部分工作基礎較好的省市先行試點。

    這一舉措促使社會保障與勞動關係解綁,首次將廣大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人員集體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作為重要相關方之一,美團等外賣平台也明確表示正在有關部門指導下,積極對接職業傷害保障。

    勞動關係方面,現實中勞動者與平台間的用工關係情況亦較為複雜。

    以網約配送員為例,平台自營、商户自營、眾包配送、物流供應商及代理商提供物流配送等不同的新模式,意味着配送員所屬的單位不同,會造成平台責任不明確、平台與勞動者關係模糊、勞動者權益缺乏保障等問題。

    「新業態從業模式已經從原來的『組織+僱員』模式向現在的『平台+個體』模式轉變。靈活就業、平台就業的發展,使原來的『標準勞動關係』發生變形,導致多重勞動關係建立。從業形態突破了單一僱主的界限,兼職、多職以及受僱和自僱之間的身份轉換成為一種常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台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表示。

    他建議,通過法律規範明確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在勞動關係上,勞動法可明確新業態用工屬於新型勞動關係。符合確定勞動關係情形的,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符合非全日制用工情形的,企業應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企業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個人依託平台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等,應按照民事法律調整雙方權利義務。

    在勞動關係不緊密、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靈活用工從業人員需要承受多方壓力及風險。比如我們常接觸的「外賣小哥」,可能會同時面對平台、商家和顧客三方勞動爭議。此外,這一群體目前的就業安全性和滿意度尚有不足,就業技能也存在提升空間。

    在去年,還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建議來自全國人大代表喻春梅:加強外賣騎手的職業,推動將「外賣騎手」納入人社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清單》,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

    令人欣喜的是,2021年1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發布了《網約配送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其中將網約配送員職業分為5個等級,明確了各等級需掌握的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讓網約配送員擁有更加清晰的職業發展通道。

    針對騎手的職業成長和晉升,平台企業也落地了系列舉措。在近期發布的《2021美團騎手權益保障社會責任報告》中,美團表示,推出了 「站長培養計劃」和「騎手轉崗機制」,預計每年將有超過千名騎手走上管理崗位。對於有多元化職業需求的騎手,美團開放了客服、培訓師等轉崗通道;通過與國家開放大學的合作,為騎手提供獎學金,幫助騎手提升學歷,助力騎手走向更專業、更多元的物流管理類崗位。

    3

    系統治理,同頻共振

    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針對靈活就業人群的保障制度在持續完善。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指出,把支持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重要舉措。

    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首次明確平台企業對勞動者權益保障應承擔相應責任。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面臨的痛點、難點問題,從勞動報酬、休息、勞動安全、社會保險等多方面補齊制度短板,並將所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勞動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範圍。

    此後,針對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者權益保障的意見陸續推出,深入各個垂直行業提出針對性指導。從這些意見的具體內容可見,對於新就業形態,政府的監管思路逐漸從「包容審慎」轉向「補齊制度短板」,這也標誌着我國靈活用工市場正在朝着規範、健康的方向發展。

    2022年1月12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健全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和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

    地方層面,目前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安徽、四川等多地均就相關問題陸續推出政策方案。

    以廣東為例,廣東省醫療保障局聯合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近日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我省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四類靈活就業人員可在省內就業地參加職工醫保,不受户籍限制。

    這意味着,依託網路平台而大量湧現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以解決醫療保障問題。

    上海市人社局等八部門近日也出台了《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聚焦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平就業、勞動報酬、休息、勞動安全、社會保險等方面的制度,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些網路平台也通過專項整改和制度完善,不斷推進規範用工、無歧視用工,並積極配合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落地工作,用好社會保險工具,做好商業保險配置,守好靈活從業者保障底線。

    在人社部指導下,平台企業以「算法取中」為指導連續公開算法規則,並推動相關規則設置和福利調整升級。以美團為例,去年9月、11月和今年3月,他們分別以「預估送達時間」、「訂單分配」和「騎手服務評價體系」為主題,三次公布配送算法規則。

    其中,在第三次算法公開中,美團宣佈將推動合作商試點「服務星級」激勵機制,對騎手差評、超時的處理方式從罰款改為扣分,騎手收到差評後可通過加分項彌補,切實降低配送壓力。

    滴滴從2021年7月以來,對於網約車司機的勞動時長保障、職業傷害保障、健康醫療、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收入獎勵與補償、福利關懷、公益幫扶等方面採取了相應措施。

    在政策的指引和規範下,各大平台很快找到了破局的方向,其成果也得到了認可。今年初,人社部召開了一個行政指導會,對美團、餓了麼等11個頭部平台企業貫徹落實《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取得的階段性成效表示了肯定。平台經濟在政企聯動、同頻共振的新態勢下持續健康規範發展。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