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概股戳破了大廠人的財富自由夢

    中概股戳破了大廠人的財富自由夢

    網路公司的股票正在經受考驗。

    在俄烏戰爭、疫情起伏、政策變動的綜合作用下,中概股度過了極為波動的一周,每一波浪頭打過來,對投資者而言都可謂是驚濤駭浪。

    過去,在阿里、騰訊、美團等網路大廠,股價和市值代表着公司發展強盛的底氣與輝煌,也承託着員工財富升級甚至自由的美好願望。

    騰訊、阿里、美團的市值在最高點時分別達到6萬億、5.4萬億、2.3萬億元人民幣,而這三家公司所在的廣東省、浙江省、北京市,2021年GDP總量分別為12.4萬億元、7.1萬億元、4萬億元人民幣。

    但如今,一切都在重新走入動盪。到3月21日收盤,這三家公司的市值分別跌去51.7%、67.6%、68.3%。

    對手握大廠股票的員工來說,投資的複雜無法止步在股市上。「中概股跌去了一個時代」的感嘆下,中國網路還能給從業者帶來萬眾致富的神話嗎?多空情緒的拉鋸戰中,網路大廠的未來經得起賭嗎?大廠,還值得留下嗎?

    中概股暫時走出了暴跌陰影,但風暴仍未停歇。

    一、股票大跌後,我的總包也大縮水

    王睿徒勞地隨大盤漲跌切換着心情。他手裏有價值幾十萬元人民幣的拼多多股票,跌去了近半,但他什麼也幹不了。

    生活看起來更難了。從畢業起,王睿就做了多年的買房計劃,網路大廠給了他高薪,也讓他進入了工資跑不過房價的一線城市,無論是杭州、上海、深圳還是北京,適合王睿工作的網路大廠聚集地,對年輕人來說,湊齊首期就難於上青天。

    王睿沒期待過用股票解決自己的買房問題,這更像是停留在幾年前的大廠傳說,但他的確曾為這些股票激動過——也許有希望,人生能跑得快一些。工作滿兩年時,拼多多會向部分優秀員工給出股權激勵,王睿自認小兵一枚,拿到的份額並不算多,但股票的到來,還是能讓人相信公司和自己的職業前景都有着廣闊的升值空間。

    王睿拿到股票前夕,是拼多多「最好的時刻」。2021年2月16日,拼多多股價曾在盤中創下212.6美元/ADS的歷史高點,市值高達2606億美元,隨後,拼多多經歷了近一年的整體下跌,到2022年3月17日,拼多多股票以39.37美元/ADS收盤,跌去了將近3/4。

    網路公司面向員工發放的股票往往有行權時間,拼多多股票以發放的時間為準,每年可行權25%,王睿手中的股票站在一年期限的門前,他觀望着動盪的大盤為將來的決定做着打算,但看漲還是看跌,屬實是個難題。

    2021年年中跳槽時,陳辛去了一家網路大廠,薪資包中45%是現金,55%是股票,溝通的時候股票和現金的比例可以和HR談,薪資包裏的現金比例往往有上限,最多可以達到50%-55%。

    要求股票比例更高的人,往往是想賭一把公司未來的發展。

    陳辛入職時簽的股票價格是兩百多美元每股,以當月的平均股價折算薪資,他原本寄希望着用高股票比例來搏一搏提前退休的可能,但如今,只剩了心如止水的「認命」。

    「總包縮水」,讓一個略顯無奈的疑問鑽進一些大廠員工心裏:擁有一支網路大廠股票最好的時間,難道只是在過去?

    因為離職,葉童一不小心成了這波中概股大跌中「逃頂」的幸運兒。他在2019年入職了一家美股上市的科技公司,工資包裏期權佔了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分四年發放,每年發四分之一。2021年初,他因為個人原因選擇了離職,當時正是中概股的高光時刻,拼多多、B站這些明星中概股勢如破竹,股價翻了多倍。葉童拿了一年的股權激勵,當時市值也在20多萬。

    葉童是帶着猶豫離開公司的,當時公司的發展前景看起來很可觀,股價也比較給力。而按照規定,葉童必須在離職半年內售賣掉所持股票,否則就會被公司收回。葉童至今還記得,減持時公司的股價剛好在10美元/股。當時的他很不捨,在他看來,這些股票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直到這一波大跌,葉童再一次打開了老東家的股票,股價最低時跌到了每股不足2美元,不到他減持價格的五分之一。

    但在這樣稀缺的故事裏,幸運的呈現方式也讓人心驚——對手握中概股的大廠員工來說,早早離開已經變成最好的選擇了嗎?

    二、躺平?抄底?

    毫無疑問的是,中概股的投資環境正變得複雜。

    3月10日、11日和14日,中概股連續三個交易日暴跌,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每日下跌均超過10%,中概股三天市值累計蒸發2700多億美元。

    葉童將大跌後的中概股視作「遍地是黃金」,3月16日中午,他掛單買進了恒生科技指數ETF。

    3月16日下午開盤,新華社消息稱,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提到,關於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隨後,來自證監會的消息,包括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等,也傳遞了更多信心。

    政策層面釋放穩定的意願給了市場希望。中概股迎來了一波齊聲上漲,這一天,恒生科技指數上演絕地反擊,大漲超20%,成為該指數推出以來單日最大漲幅。3月17日,葉童又收穫了第二個漲停板。

    葉童是在風波之中仍對中概股保持着信心的那類人,「現在很多中概股,都是白菜價了。就算私有化退市,也有溢價空間。」他相信中概股仍會回暖,這是恐慌情緒造成人們對中概股的低估。

    入職阿里後,秦峰拿到了一些阿里股票,待滿四年全部行權後,一直保留了這些股票。他見證了阿里的股價從200多美金跌到100多美金,又漲到了300多美金,再到近期一路下跌。

    這一波大跌之中,秦峰在焦慮之餘仍保持了相對樂觀。他願意相信中概股仍有着長期的生命力。他更認可投資看向的是更遠的長期前景,在他的分析邏輯中,中概股看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只要中國經濟發展好,消費好,電商好,阿里的股票就仍有長期持有的價值。

    陳辛很難再對中概股保持激情。儘管經歷了一波集體上揚,但他手中的股票比起當初入職的價格「已經縮水了一半」,短暫的上漲很難刺激到他,他只覺得「長期來看,網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脈脈等社交平台上,中概股該「躺平」還是「割肉」成了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人對沉沒成本感到心驚乾脆躺平持有,有人覺得賣出止損是最後的「自我救贖」,也有人上一秒因為跌到谷底想要清倉,下一秒又因為跌到谷底想要加倉。

    多空情緒交織之下,沒有人對中概股的未來能有清晰的預見。

    三、與中概股同行,需要更多耐心

    對網路重新估值的不只是二級市場,身處一線的員工們,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也在動盪之中重新思考。

    一個直觀的感受是,與中概股同行或許需要比之前更多的耐心。

    在秦峰看來,這個時間線可能要從過去的兩年、三年拉長到五年,甚至更多。「如果不着急用錢,不如看向五年、八年、十年,時間可能會給人們更好的回報。」

    近年來不管是一級市場的融資、估值趨於冷靜,還是二級市場股價的大幅回調,亦或是新上市企業的破發,都讓身處其中的網路人更清晰地認識到,那些過往網路員工們手拿期權、股票一夜暴富的故事,正在遠去。

    對期權、股票的盲目信仰正在退去,網路人被迫清醒。

    股票、期權意味着員工要和公司高度捆綁,共同承擔企業經營、市場及政策的風險,而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對風險的擔憂已遠蓋過對收益的樂觀,而收益也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

    移動網路時代的紅利期已過去,許多網路公司面臨着流量見底的重壓,在反壟斷、訊息審查等多重監管壓力下,業務高速增長的時代漸行漸遠,疊加着各類裁員、收縮的消息,未來的想象空間也在日漸壓縮。

    這或許是比股市動盪更讓網路人感到棘手的問題。過去近20年匯聚在中國網路行業的人才們開始對網路的未來產生疑問。

    儘管大多網路大廠對高管、部分員工對應的薪資包都有着股票或期權比例下限的規定,但越來越多員工開始尋求與網路公司的未來儘可能少一些綁定。「中概股這麼跌?大家年薪損失多少?」成為社交平台熱議的話題,薪資包與股票強綁定的網路員工,感受到的衝擊比投資要強烈得多。

    比起越來越不穩定的上市期權變現,股票帶動「退休」的捷徑,大環境的不確定讓「現金為王」成為了更多網路員工的信仰,人們更關心到手的工資、即時的福利以及一個崗位、一個公司抗風險的能力。

    事實上,在一茬茬的裁員浪潮中,更多普通大廠員工迫切於為現實奔忙,在降本增效的行業轉向中不成為公司瘦身的一部分。

    「中國網路的時代過去了嗎?」這仍是要在許多人心中長期拉鋸的一個問題,但人們想必將越來越多地站在分水嶺的兩邊。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