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世界經濟舞台上俄羅斯能源的缺席會帶來什麼後果?

    世界經濟舞台上俄羅斯能源的缺席會帶來什麼後果?

    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僅對全球能源供應造成風險,也使西方自身經濟處於危險之中。

    俄羅斯的力量

    地大物博的俄羅斯是全球最重要能源供應國之一。

    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生產國,世界超過10%的原油產自俄羅斯。2021年俄羅斯原油日產量超過1040萬桶,美國的原油日產量為1160萬桶,沙特阿拉伯的原油日產量為1010萬桶。美沙俄構成全球原油供應鐵三角,任何一方生產受影響都將對全球原油供應造成巨大幹擾。

    俄羅斯原油產量中約一半出口,另一半交付給俄羅斯煉油廠,整體出口量大約在400萬-500萬桶/日。俄羅斯主要從波羅的海、黑海港口以及經過俄烏和白俄羅斯的德魯日巴(Druzhba)管道來出口原油,這些區域出口量分別在約130萬桶/日、150萬桶/日、100萬桶/日。

    天然氣方面,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第一大為美國)。2021年,俄羅斯供應了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的17%,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的40%來自俄羅斯。2020至2021年,歐洲年均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含液化天然氣,以下簡稱LNG)約1700億方,其中管道氣約1500億方,LNG約150億方。

    德國、意大利這樣的主要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度更高達約50%,進一步來看,希臘、波蘭、瑞典等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超過50%,匈牙利、奧地利、芬蘭、捷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10個歐盟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度均超過75%。短期內,歐洲國家擺脱對俄羅斯能源依賴非常艱難。

    從蘇聯時期開始,俄羅斯經濟就高度依賴於油氣出口。2013年,時任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在接受德國報紙採訪時坦承了這一點,俄羅斯經濟依賴於能源出口的情況一直沒有太大變化。

    在出口貿易方面,能源出口額佔到了俄羅斯出口總額60%左右。2017年,俄羅斯出口額為3531億美元(約合2.2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包含石油天然氣的礦物燃料佔比60%;2018年,俄出口4431億美元(約合2.81萬億元人民幣),包含石油天然氣的礦物燃料佔比54%。同期,美國石油產品(含天然氣)出口佔總出口量才11%。

    俄羅斯財政對能源出口高度依賴,而能源出口的收入又跟油價高度掛鈎。

    2019年,俄羅斯聯邦政府收入20.18萬億盧布(按照平均匯率,約合3100億美元),主要來自自然資源稅(32%)、增值稅(35%)、對外經濟活動(15%)以及公司利潤稅(6%)。其中,油氣收入佔聯邦財政收入比重為36%,而俄羅斯油氣收入主要來自資源開採稅和油氣關稅兩大稅種,這兩大稅種均與油價掛鈎。

    俄羅斯不僅是歐洲及全球重要能源供應國,它的物博還體現在礦產資源方面。截至2020年,俄羅斯能源產品出口佔全球能源出口份額超過40%。

    俄羅斯鐵礦石儲量為全球第三,俄鋁提供了全球5%左右的用量出口。鎳、銀和鉑族金屬佔全球出口的份額分別高達11.5%和9.4%——這部分商品的斷供將影響全球汽車產業。鈀是半導體的重要原料,俄羅斯是全球鈀第一大生產國,美國35%的半導體級鈀需要從俄羅斯進口。

    在農產品領域,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出口的小麥和大麥佔全球出口的份額均超過15%——這部分缺口會引發食品價格上漲。進一步到與糧食相關的肥料,俄羅斯也是世界上最大氮肥出口國,鉀肥出口排在世界第二,還是第三大磷肥出口國。

    歐洲的能源缺口

    俄烏衝突,歐洲不得已跟隨美國製裁俄羅斯,將對其自身能源供應造成衝擊。俄羅斯控制着歐洲約40%——1900億方/年的天然氣供應鏈,同時掌控歐洲大約25%的石油供應。

    無論是管道及港口受損停運,還是歐美金融制裁導致市場觀望,俄羅斯能源缺席對歐洲及全球市場來講,都是沉重的災難。

    當前,俄烏衝突已經實際影響到黑海港口航運風險。黑海地區常見的蘇彝士型和阿芙拉型油輪為代表的中小型油輪運價也是一天上漲超五倍。衝突導致黑海港口運費居高不下,這從實際貿易方面降低了歐洲的石油供應——大約有150萬桶/日的阿塞拜疆和哈薩克斯坦原油經黑海港口流向歐美。

    而且,金融層面由於歐美製裁,貿易商對俄羅斯原油避而遠之,也降低了現貨市場原油供應量。市場消息,俄羅斯烏拉爾原油一度較布倫特基準原油低28美元/桶,也乏人問津,可見市場由於擔心制裁而對俄羅斯原油極度的風險厭惡,這也導致布倫特基準油價一路漲到約120美元/桶。

    【注:世界三大原油基準價格分別是布倫特原油、WTI原油、迪拜原油。WTI原油用於美國生產或者銷往美國的原油定價,因為美國這個超級原油買家的實力,加上紐約期交所本身的影響力,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迪拜原油用於中東銷往亞洲的原油定價。】

    除了原油外,歐洲天然氣價格短短數日較衝突前翻倍(見下圖)。

    圖為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單位:便士/色姆)

    雖然北半球冬季正在過去,歐洲天然氣需求逐漸季節性回落,但是,對沖突持續,以及對歐美製裁俄羅斯可能造成天然氣斷供的擔憂,使得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衝上60美元/MMBTU(按當前匯率折算大約13元/方)。儘管從數據跟蹤來看,俄羅斯向歐洲的季節性補庫依然在繼續,但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擔憂使得氣價短期居高不下。

    俄羅斯能源斷供對歐洲影響是巨大的。衝突與制裁時間越長,對歐洲經濟復甦越不利。

    確實,美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歐洲能源短缺,但這種補充與替代不是一蹴而就的。2022年,美國LNG出口量預期8300萬噸(約1170億方),基本是根據長協供往亞洲市場,向歐洲的能源供應需求增加需要經歷一個投資擴張的過程。

    【注:長協,即長協機制,是指由於某些商品本身屬性的特殊,供需雙方本着長期合作的精神以建立穩定的、長期的合作關係為目的進行的交易一般採用長期協議確定數量、品種、價格(FOB離岸價格),運輸由買方負責,從而形成了自己特定的交易慣例和價格機制。】

    這意味着俄烏衝突的持續,讓歐洲可能需要考慮新的能源渠道(主要是美國),同時承擔能源溢價。衝突持續對俄羅斯與歐洲各方都不利。

    各方尋找新出路

    俄烏衝突和隨之而來的制裁將造成重大的全球能源格局轉變。

    歐洲將更多轉向美國能源進口。在2014年克里米亞衝突之後,歐洲花了4-5年時間逐漸說服異議的政客和民眾接受俄羅斯能源,在美國的百般阻撓下,默克爾頂住壓力批准「北溪-2號」項目推進——這一管道將在建成後給德國提供550億方/年的天然氣(佔2020年歐洲天然氣進口量約30%),然後俄烏衝突發生之後,這一項目將被迫擱置,同時德國迫於各方壓力而可能終將放棄這一管道,轉而從美國和中東進口更多液化天然氣。

    同時歐洲將進一步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資。

    在2021年10月爆發的歐洲能源危機之前,德國默爾克領導的政府關閉了國內17座核反應堆中的8座,並承諾在2022年底前關閉其餘核反應堆。隨着德國核電與煤電逐漸減少,其野心勃勃的發展可再生能源計劃使德國對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的依賴越來越強——2017年以來德國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快速發展,風電已佔德國發電量20%左右。

    不僅僅是德國,歐洲國家都在全力推進新能源替代核電及傳統化石能源。當前德國、比利時、西班牙、瑞士都已禁止建造新的反應堆,並計劃在2030年逐步淘汰核能,而挪威、丹麥、愛爾蘭、奧地利、葡萄牙、希臘等國家沒有核電站並且反對核電站。而法國作為歐洲及全球核電大國,也計劃在2035年前,把核電佔比從目前的75%降為50%。

    然而,俄烏衝突可能打破德國及歐洲國家原先計劃。2月22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宣佈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認證程序。2月27日,德國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表態,未來可能擴大對煤炭的使用,以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次日,德國氣候部門提出新的立法草案,擬將100%實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提前至2035年,較此前目標提前15年。這些都表明了德國正在逐漸改變其原先的能源政策,以及擺脱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的決心。

    美國也迫切希望能源轉型,同時希望更快地提高技術與能源供應。美國新上任的能源部長珍妮弗·格蘭霍姆在3月上旬的「劍橋能源周」演講提出,希望歐美團結在一起,儘可能增產以替代俄羅斯供應。

    俄烏衝突的持續可能使歐洲更多依賴美國及中東能源,同時發展自身可再生能源,但這種替代很難一蹴而就。

    在歐洲及全球制定能源轉型計劃時,並沒有足夠的資源來使這種能源切換不產生損失——例如2021年10月歐洲天然氣價格創下新高後,電力短缺的鋁廠——以德國、法國、西班牙為代表,電解鋁成本達到4100美元/噸,單噸虧損超過1000美元,眾多鋁廠宣佈減產或破產。

    而面對西方可能持續的制裁,俄羅斯也將為其能源尋找新的出路,包括印度在內的東方市場是其重要選擇。

    對誰都沒好處

    制裁對歐美及俄羅斯經濟影響都是負面的。

    制裁不會像1991年那樣導致俄羅斯經濟完全崩潰,但如果制裁維持數年,可能會使俄羅斯普通公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對俄羅斯的中長期制裁其實也不符合歐洲的利益。2014年來,對俄製裁使一些歐洲國家怨聲載道,如斯洛伐克認為烏克蘭危機是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危機;希臘會覺得對本國的財政援助應當優先於援助烏克蘭;意大利需要對俄貿易來實現經濟復甦,德國的實業家們對此也會表示贊成。另外,全歐盟的農場主都希望取消對俄食品制裁。

    短期來看,制裁可能造成歐洲能源與糧食價格高漲,長期更可能造成歐洲經濟衰退。

    美聯儲通過加息來壓制需求,但這一行動已經顯得稍晚了,而美國商品供應能力並不具備很強的彈性。俄烏衝突爆發後三大航運市場(集裝箱、幹散貨、油輪)運價均出現不同幅度上漲。集裝箱運價方面,俄烏衝突的持續造成出現更多轉口貿易,導致更長距離運輸,進一步導致運價成本高漲。同時,俄烏衝突也導致原油價格上漲,提升運輸成本,抬升運價水平。另外,保險費的增加也將提升運費。運費高企和供應鏈斷裂同樣也將導致通脹問題持續。

    回望1978-1980年兩伊戰爭時期,油價翻倍,西方經濟陷入痛苦的「滯脹」,沃爾克上台後承擔着高失業的壓力,才把通脹拉回來。

    總而言之,俄羅斯能源的缺席,必將傷害到歐美經濟。

    用美國經濟學家史蒂夫·漢克的話來說:「制裁當然是傻瓜才會乾的事。事實上,制裁幾乎從未成功實現過其目標。然而,制裁的唯一後果,就是給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受害者造成實際損失,包括國際經濟體系。」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