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國家放儲備降成本壓力 藍籌吉利單月升逾30% 長汽可望追落後

    國家放儲備降成本壓力 藍籌吉利單月升逾30% 長汽可望追落後

    商品價格升浪、芯片短缺,是今年以來內地製造業,特別是汽車行業的兩大困擾因素;不過近期兩大難題開始出現轉機,特別是本周內地透過投放金屬儲備,調控市場供求,以遏制大宗商品價格,專家指出,有助令汽車行業成本壓力得到舒緩,利好因素亦逐步在汽車股股價反映。藍籌股吉利(175)本月至今累積升逾32%,新能源車股比亞迪(1211)累積升幅亦逾25%,為逆市跑出成份股。

    一表看清本月車股升勢及估值比較

    轉機一:金屬成本回落 國家投放儲備 銅價本月挫近8%

    首先,對汽車行業的難題,是今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將會推高車企的製造成本。受到美國量化寬鬆以及疫情後各國產能恢復需時影響,商品價格今年以來有明顯的升浪。上月中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漲幅,創下13年新高,將會拉高製車成本。

    內地當局推出多項行政措施,一來要壓制商品炒風,二來要增加市場供應。增加供應方面,本月以來市場一直傳出內地當局將會投放金屬儲備,調控市場供求以遏制PPI上漲。消息在本周得到落實,本周內地直接投放主要工業金屬的國家儲備,今年首批國家儲備投放中,包括鋁、銅及鋅三種主要金融,投放總量由2萬至5萬噸。以銅為例,2萬噸相當於年化總供給量的2%。

    內地投放金屬儲備,金屬價格回穩,普遍跌幅超過半成(資料圖片)

    內地投放金屬儲備,令到金屬價格回穩,普遍跌幅超過半成。當中,跌幅最大的是上海銅價,本月至今累跌7.6%,價格已從5月份近78470元/噸的高位回落,最新徘徊68300元左右;上海鋅價本月至今累跌逾5%;上海鋁價本月亦累跌約1%。

    券商大和引述長汽(2333)管理層透露,隨著內地政府近期投放國家儲備,調控商品價格,相信原材料成本會呈穩定,並估計第二季的盈利能力將會按季改善。

    轉機二:業界料芯片短缺問題最壞情況已過

    今年以來,汽車股一直受到芯片短缺問題所困擾,令到汽車產能受限。根據中汽協數據,6月上中旬11家重點企業汽車生產按年跌37.7%,至43.4萬架。

    不過業界人士指出,內地加大投放資源解決芯片問題,料會出現轉機,上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今年二季度汽車芯片短缺將達到頂峰,預計「芯片荒」將在下半年開始緩解,全年有望抹平影響。

    長汽管理層指出,由於產能供應恢復,估計汽車用芯片短缺及成本上升影響可自今年第三季緩減(路透社)

    另外,內地車企管理層亦在投資者會議上,向市場解釋芯片難題有望化解,當中吉利行政總裁桂生悅預期第三季芯片情況有好轉,下半年有很多受歡迎的新款車推出,相信仍可以達成今年156萬輛的銷售目標。至於長汽管理層則指出,由於產能供應恢復,估計汽車用芯片短缺及成本上升影響可自今年第三季緩減。

    中資及外資投行亦看好芯片問題有望逐步化解。摩通認為,汽車芯片短缺問題已反映在股價,投資者會逐步增加內地汽車股的倉位,看好內地汽車下半年銷情。中金發表報告指,業內一致預期芯片短缺情況將在下半年緩解,汽車板塊將會持續跑贏大市。

    長汽本月銷量表現,獲投行瑞信唱好,料6月銷量可錄雙位數字增長(資料圖片)

    黃瑋傑:追落後首選國產品牌 看好長汽上試27元

    輝立資本管理董事兼基金經理黃瑋傑接受訪問時表示,上述兩大因素,即是金屬成本下跌,以及芯片問題最壞時間漸過,是支持近期車股發力向好的主要原因,藍籌股吉利本周股價累積升近一成。建議投資者可以留意落後股,傾向國產自主品牌,較為看淡中外合資車廠如北汽及東風。他推介長汽,預期股價有望上試4月高位,約27元水平。

    長汽本月銷量表現,獲投行瑞信唱好,料6月銷量可錄雙位數字增長,較行業表現為佳。本月首三周長汽旗下哈弗及WE)銷售表現亮麗,按年升18%(按月升3%),料公司旗下越野車品牌「坦克」6月付運或達紀錄高位。根據瑞信的車股喜好排序,長汽是其最喜愛的本港上市車企,維持予長汽「跑贏大市」評級及目標價40元。

    對於長汽發行35億人幣A股可轉債,華泰金融指出,所得資金可加強新產品研發,看好集團去年下半年新型號周期開始,營運持續向好,並帶動上月的批發銷量按年升6%,跑贏同業(行業銷量普遍持平)。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2333.HK)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0175.HK)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1211.HK)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