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概股料最快2024年美退市  港交所兩連升  專家建議呢個位入場

    中概股料最快2024年美退市 港交所兩連升 專家建議呢個位入場

    二十四節氣的「大雪」將至,總市值規模逾萬億美元的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率先步入寒冬,今輪風暴由內地手機打車平台滴滴出行宣布美國退市,加上美股監管機構落實「退市令」所掀起,滴滴、愛奇藝及攜程等超過10隻中概股在美股市場錄雙位數跌幅。同時間,港交所逆市連升兩日,憧憬港股將成中概股回家的首選上市地,專家建議投資者待股價回落至450元開始分注買入。

    上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確定連續三年未符合上市審計規則的外國公司需要退市,加上中國最大的手機打車平台「滴滴出行」宣布,在美國退市兼回港上市,投資者憂掀起中概股出走潮。

    多間熱門中概股上周五遭洗倉,首當其衝的是落實美國退市的滴滴,股價急挫22%。(美聯社)

    多隻熱門中概股跌幅逾10%

    多間熱門中概股上周五遭洗倉,首當其衝的是落實美國退市的滴滴,股價急挫22%,是一眾中概股中跌幅最急的。至於貴為市值最高的中概股阿里巴巴,股價亦急挫逾8%。其餘如愛奇藝、虎牙直播及攜程等超過10隻股份,亦錄雙位數跌幅。

    3年期限從今年開始計算 大行料最快2024年有中概股會退市

    2020年美國國會無異議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依據新法,若外國政府連續3年禁止PCAOB查核該國企業的審計公司,將禁止該上市公司在美交易。

    3年期限從2021年起算。投行高盛預期,若果中概股未能滿足美國審計要求,最快會在2024年有中概股需要退市。

    貴為市值最高的中概股阿里巴巴,股價亦急挫逾8%(資料圖片)

    高盛:五年來逾40間ADR自願退市 平均需時逾半年

    高盛表示,中國ADR市場退市主要有兩種渠道:自願退市及強制退市。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自願退市的ADR共有43隻,從退市公告到完成,平均需時207日。根據經驗,自願退市的ADR通常在退市或私有化前獲得正回報,不過由廣泛監管引發的特定的退市情況或會不適用。

    高盛推論部分機構投資者不能持有美國以外上市中概股

    對於多間美國上市中概股股價遭「血洗」,高盛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劉勁津於報告指出一個問題,就是在中概股美國退市的環境下,有多少百分比的美國投資者不能投資港股呢?

    該行透過比較ATM (阿里、騰訊、美團)的股東結構,發現絕大部分現時持有騰訊及美團的美國機構投資者,都持有阿里巴巴;相反,現時持有阿里巴巴的部分美國投資者,既不持有騰訊,亦不持有美團。

    從這個持股差距,可以合理推論有一定部分的美國投資者,是不能夠持有在美國以外上市的中概股,涉及金額相當於阿里巴巴市值額的5%,亦佔阿里美國機構投資者比例約20%。

    高盛推論部分機構投資者不能持有美國以外上市中概股(資料圖片)

    中信證券料中概股大股東轉倉至香港

    中信證券預期,將有更多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利好港交所(388);並且預計來港第二上市嘅中概股,大股東會將股份由美國轉倉至香港,最終變成第一上市,

    同時,對於上月港交所放寬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放寬二次上市及雙重主要上市條件限制。中信証券認為,港交所的新修訂,為將在美強制退市的中資企業提供了「保護方案」。該行認為美國相關法案對於有(或將有)條件回港上市的企業影響較小,而愈發開放的港股市場也將承接更多具備稀缺性中資企業的回歸。

    經該行測算,目前符合優化後的港交所二次上市條件的美股中資企業多達77家,較此前多出43家,市值約2.4萬億港元。且在新制度下,不乏如每日優鮮、老虎證券等細分賽道龍頭將有機會回港上市。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港交所股價回落至450元以下,投資者已經值得分段吸納。(資料圖片)

    葉尚志:今年成交額勝去年 港交所回落至450元以下分段吸

    港交所股價連續第二日逆市上升,重上450元,今日最多升4%,收市升1.2%。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接受訪問時表示,港交所的投資關鍵是看成交額,中概股回流港股,相信有助推高港股成交。投資策略上,去年的港股日均成交額約為1300億,今年至今港股日均成交額約為1700億,按年仍有增長,這是足以支持股價今年繼續增長,而港交所去年12月底收市價為425元,因此當港交所股價回落至450元以下,投資者已經值得分段吸納。

    花旗提到港交所三大風險

    不過,對於港交所的前景,亦有美資大行持不同的看法,花旗發表報告表示,從表面上看,港交所似乎是中國證監會離岸上市制度改革的贏家,但市場可能低估了中概股從美國潛在退市的下行風險。

    該行提到了港交所現時亦有三大風險,第一是港股日均成交額下降(10月及11月日均成交額下跌至1,300億元);第二是市況波動令大型新經濟股估值受壓,或延遲上市;第三是來自內地交易所的競爭。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