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台積電風雲】如果台積電在台灣消失∣企業熱評

    【台積電風雲】如果台積電在台灣消失∣企業熱評

    台積電除了自身製造技術受矚目外,許多媒體在報道時也會強調台積電位於台灣這樣一個特殊地區,而台灣官方長期以來也將台積電視為驕傲,在蔡英文甚至屢屢稱其為「護國神山」,貌似把台灣的命運同台積電聯繫起來,然而如此建構對台積電跟台灣經濟發展會有好處嗎?

    台灣的台積電擁有全球過半的晶片市佔率,更掌握全世界最先進的晶圓製程。也是台灣引以為傲的「護國神山」。(中央社)

    從台灣經濟發展面向來説,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統計,2020年台灣IC產業產值達新台幣3.2兆元,同年台灣國民生產毛額(GDP)約20兆,IC產業產值約佔16%,對台灣經濟貢獻在帳面數字可謂舉足輕重。

    不過,如果從另一項指標就業來看,半導體業的貢獻可能就相對有限。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2019年統計試算,2019年就業人數有22.48萬人,連帶誘發周邊的產業如設備、運輸與服務等就業機會有57.5萬人。總計可提供約80萬個工作崗位,這佔台灣總就業人口1,100萬人的7%。換言之,半導體給台灣帶來帳面財富,但並沒有讓更多的台灣民眾享受到效益。

    換個角度來看,西媒稱台灣的特殊與高風險,除了來自地緣政治外,還有台灣內部的資源問題。比如今(2021)年4月初,美媒《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日媒「日經中文網」陸續刊出報道指出,在全球嚴重缺芯之際,台灣的缺水問題嚴重,這導致全球仰賴台積電的焦慮更難減輕。

    據2020年數據,台積電一天要用掉19.3萬噸的水,為台灣用水大户首位。(截圖自台積電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書)

    從外界的種種憂慮,必須要問的是,台灣得花多少資源才能撐住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根據台積電近期發佈的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書顯示,台積電一天要用掉19.3萬噸的水,為台灣用水大户首位。19.3萬噸是甚麼概念?台灣水利署統計,每人每日用水大概是0.28噸,而台積電一日用水量就等於68萬人的日用水量,更約是172個大型村裏的用水量。

    而在用電方面,2020 年台積電共消耗能源 169億度,而該年台灣全部用電量為2,710億度,台積電用電便佔了6%。且台積電近期也指出目前極紫外光(EUV)技術的應用是半導體制程成功演進到5奈米以下的關鍵,但EUV機台耗電量是傳統深紫外光微影(DUV)機台的10倍以上。

    因此,台積電消耗能源的佔比相當高。但先前台灣才正遭逢56年以來罕見的旱情,許多水庫因為天不下雨導致蓄水率下降;而在電力部分,因為民進黨政府的能源政策長期被反核的意識形態綁架,導致缺電的疑慮成為在台業者的陰影。

    台灣在2021年五月一周遭逢兩次大停電,使得台灣缺電疑慮再起。圖為國民黨諷刺蔡英文(右)與蘇貞昌(左)治理無能。(中國國民黨)

    除了能源供給之外,台積電在台灣最珍貴且重要的資產就是人才。但要能留住人才,除了企業有前景外,也必須要能提出具有競爭力的薪酬。2019年底,台積電總共5萬多名員工,全球員工總體薪酬的中位數約新台幣163 萬元;2021年,為了留住人才,台積電全體員工全面調薪 20%,全球員工總體薪酬的中位數約為181萬元。雖然台積電宣稱員工每月平均收入為台灣基本工資的4倍。但相較台灣其他上市公司,2020年台積電的年薪232.18萬,在台灣僅排名第18。

    而薪資的另一個參照點則來自大陸,2019年前後,台積電部份離職員工轉到武漢弘芯,大部分薪資是原來薪酬的2-2.5倍。此外,根據內媒「燃財經」報道,大陸晶片業挖角人才不惜重金,除了薪酬高之外,僱主還能為小孩提供入學補貼。不少台籍工程師坦言,在大陸掙三年等於台灣掙十年的錢。因此在這樣的比較之下,大陸的薪酬看來更具競爭力與吸引力。

    從能源、人才等面向來看,台積電要能持續在台灣的優勢貌似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那麼,讓台積電仍屹立台灣的理由是甚麼?

    很多人會問,台積電雖然總部設於台灣,但它是台灣公司嗎?外界多認為台積電不是台灣公司,因為外資是其最大股東。但如果從幾個面向,例如股權結構、企業經營權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看法則需再釐清。

    從股權結構來看,外國機構佔76.34%確實為最大宗,因此台積電確實是外國人控股,不過所謂的「外國」,意指台灣以外,包括歐美國家的投資機構、共同基金和個人,也包括了香港、新加坡政府、挪威中央銀行,甚至大陸等全世界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持股總和。且很多通過金融機構託管的「存託憑證」進行投資,並不會對台積電經營產生影響。

    台積電的股權結構以外資佔比76%左右為高,但並不代表經營權掌握在那些資金手上。(黃雅慧/多維新聞)

    而從經營決策權力來看,台積電董事會里面共有十席董事,其中六位是獨立董事。除了董事長及總裁外,另有1席董事及1席國發基金代表。而國發基金本身也佔持股6.38%,算第二大股東,就這角度而言,台積電又有公營企業的味道,所以台積電還是台灣的企業。

    總之,純粹就經營角度來看,台積電其實不一定要待在台灣,因為就其極需的水、電,這兩樣資源在台灣近年都亮起了警戒紅燈;而台灣人才也可能在低薪環境或有所比較下被迫出走。

    那麼,為什麼台積電在台灣佇立?過往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加上長期以來所建立的半導體聚落,儼然成為台灣的優勢產業。不過這優勢其實對台灣反而更是警訊,因為台灣」只剩下台積電」,政府將資源過多傾注往半導體業,反而難讓大多數民眾與企業受惠。

    如果台積電在台灣消失,半導體的生產仍會找到出路,只是台灣過往傾全民之力支撐的神山不在,給台灣經濟留下的可能是荒原,這是任何具有前瞻性的政府不得不正視的後果。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