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內房拆局|債價低殘市場難自行運作 分析師︰待當局明確放寬訊號

    內房拆局|債價低殘市場難自行運作 分析師︰待當局明確放寬訊號

    內房債務風波持續,市場擔心多間大型內房企業,包括中國恒大(3333)、富力(2777)、花樣年(1777)及佳兆業(1638)等出現債務違約潮,相關企業的美元債受沽壓,部分債價更大跌六、七成。在資金鏈斷裂下,多間內房管理層透露心聲,還到一期債務都未必還到下一期!星級分析師黃頴鴻認為,需等待內地放寬相關措施,市場自行運作後,內房才「有得救」。

    內地房地產傳統「金九銀十」的旺市不再。(資料圖片)

    近年中國當局加強對各行各業的監管措施,當中對經濟影響最大的似乎是針對內地房地產行業的「三條紅線」。政策拖累樓市,多家內房企業傳出債務違約危機;樓盤銷情轉差,據克而瑞地產研究統計,十月份百大房企銷售操盤金額7,761.4億元人民幣,按年大跌逾三成,傳統「金九銀十」旺市不再。

    連續多年奪《The Asset》票選十大分析師、主力分析中國高息債的黃頴鴻(Agnes)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近日內房債市投資氣氛差,更有中、小型房企已正式違約,「(中國恒大主席)許家印似乎都有行動,好似抵押山頂物業等,唔係『躺平』,所謂違約問題(至少)到呢一刻冇發生過。」

    黃頴鴻指,有內房管理層稱現時是「至暗時刻」。(資料圖片)

    內房管理層稱現時是「至暗時刻」

    在政府調控措施下,內房營商環境出現大幅度轉變,她指不少內房管理層都稱,目前是「至暗時刻」,過去預售樓花後現金流回籠,可再進行其他投資,但現時收到錢後,銀行「揸正嚟做」,確保相關資金用於建屋,「銀行又唔願放貸,以前一、兩個星期就收到錢,好快批畀你,以家扭足幾個月都未必有。」

    「就算(銷售)好似上半年咁強勁,但都係冇錢收,只係帳面數,債又繼續到期,現實情況係咁。」因此有管理層坦言,即使盡力還款,欠資金周轉下「點繼續還多期呢?呢個就係困難。」若果出現違約,她表示債權人將組成債委會,由於美元債是沒有抵押品,相對內房債來說,「理論上一旦索償的話,申索優先權會後少少,如果真係清盤,建築商、政府稅收,有扺押債權人等等分配完,先到海外債權人去分。」

    黃頴鴻指出,海外債權人反而更有希望分配到上市公司持有的股份,以中國恒大為例,一旦出事,債權人有「相對較高機會」取得恒大所持有恒大物業(6666)及恒大汽車(0708)的持股;另一個解決方案是與債權人與企業商討進行債券「展期」,例如今年到期的改至明年,同時調整票息水平等。

    中國恒大早前表示,「保交樓」是集團首要任務。(資料圖片)

    政策收緊 債市難「自行運作」

    現時當局有放寬調控措施的跡象,如早前有內媒引述消息人士指,部分央企、國企向監管部門反映,若果要作出一些承債式收購,「三條紅線」就會被突破,建議監管部門對「三條紅線」相關指標予以調整;16日亦傳近期逾廿間內房可於內地發債,融資共300億元人民幣。

    黃頴鴻指,消息傳出後市場信心的確有增強,但未足以令市場自行運作,「好多人都好悲觀,成個內房再融資係出現問題。」她解釋,內房美元債債價至少要在90多美元水平,市場才可以自行運作,「返去90幾美元,成個市場先可以自己運作到,先可以再融資,如果一直都係60、70美元,再融資的話冇人彩你。」

    要令市場自行運作,她明言當局需要有一個好明確的訊號,表示會全面放寬調控措施,雖然近期個别城市,如上海,成都,調控有所放緩,但現時總體市況低迷,就算放鬆資金監管。第一未必足以帶動整體交投,第二未必咁快可令中小型發展商受惠,「成個內房佔中國GDP近三成,中國係咪負擔得起『內房搞唔掂』呢個經濟成本?放寬係大家預期,只係幾時嘅問題,大家都要再探討,」

    市場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內房高息債日後的發展,黃頴鴻認為取決於市場信心。(資料圖片)

    「強監管」或涉經濟轉型

    收緊後又傳出放寬,今次監管機構出手,是期望達到什麼效果呢?黃頴鴻笑言這是一個「Million Dollar Question」。她初步估計,一方面政府希望經濟轉型,過去依靠房地產及基建去帶動經濟,「習慣咗一個模式,經濟唔掂就拎房地產整返起佢」,現時希望有所改變,以消費推動增長。

    另外,中央亦希望用一個最少的力度去維持市場運作穩定,「確保沒有系統性風險溢出,市場不會現meltdown(崩潰),唔想(將來)太大力度去救市,做得越少越好。」但要達到這個效果卻相當「講究政府嘅智慧」,「都幾大挑戰,確保成個市場返去(正常),又唔可以釋放錯誤信息。」

    經歷了今次事件後,市場的另一個關注點,是內房高息債日後的發展,她認為這取決於市場信心,「如果放寬返,都有機會番返去以前8、9厘。」但技術層面來說,債價反彈屬必然。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