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史上最貴藥」將落地中國 一針超200萬美元

    「史上最貴藥」將落地中國 一針超200萬美元

    一針212.5萬美元(約合1655.66萬港元),「史上最貴藥物」將落地中國。

    據中國媒體每日經濟新聞1月20日報道,近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示,諾華(Novartis)旗下治療脊髓性肌萎縮(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的AAV基因治療藥物Zolgensma(OAV101注射液)在中國遞交的臨牀試驗申請已獲得臨牀試驗默示許可。此前2021年10月21日,該藥物所提交的臨牀試驗申請獲得受理。

    目前Zolgensma已經在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其中,Zolgensma於2020年被日本納入醫保,患者只需支付30%費用;後在2021年3月被英國納入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說起冰桶挑戰賽,很多人都能想起「漸凍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又稱ALS)這個說法。實際上,SMA也是一種運動神經元性疾病。患SMA後,控制肌肉活動的運動神經細胞無法正常工作,患者會逐漸喪失各種運動功能,甚至無法呼吸和吞嚥。

    在新生兒中,SMA發病率為六千分之一至一萬分之一,常規人群中,約每40人~50人就有1個是SMA致病基因攜帶者。

    2018年5月,SMA被列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與「漸凍人」同樣殘酷,SMA患者也會不斷喪失對應的運動功能,只不過「漸凍人」一般是成年發病,而SMA一般是嬰幼兒時期發病。而且SMA是發病越早病情越重,「漸凍人」正好相反。

    2019年5月24日,美國FDA批准了諾華公司的第一個用於治療2歲以下SMA患者的基因療法——Zolgensma。患者只需接受一次靜脈注射給藥,就能在細胞中長期表達SMN蛋白,實現長期緩解甚至治癒。

    天價藥曾引發巨大爭議

    Zolgensma的目前定價為212.5萬美元,被喻為製藥史上單價最貴的藥物。

    目前Zolgensma已經在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在美國市場,諾華和相關保險公司合作,患者家屬可以分期5年來支付費用,平均每年42.5萬美元。2020年5月,Zolgensma被納入日本健保,患者只需支付30%費用;2021年3月Zolgensma被納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

    天價藥「地板價」入保的案例不容易被複制

    目前全球已獲批3款SMA療法,除了Zolgensma,還包括渤健的Spinraza以及羅氏的Evrysdi,後兩款都已在國內獲批。

    Spinraza(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於2019年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用於治療5q脊髓性肌萎縮症(約佔所有SMA病例的95%),這也是國內首個獲批治療SMA的藥物。

    此前Spinraza在國內定價接近70萬元人民幣一支,每年需反覆注射且屬於完全自費藥物。

    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中,7種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目錄,其中包括備受關注的用於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Spinraza。

    2022年1月1日,是2021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開始實施的日子。Spinraza單針價格從70萬元降至3萬多元。據美兒SMA關愛中心的數據,僅今年1月1日,已經有11省20多名SMA患者用上了Spinraza。

    雖然Spinraza的大幅降價入保讓許多罕見病患者看到了希望,但一位業內人士坦言,Spinraza降價是「(價格)意料之外,(入保)情理之中」。

    「Spinraza不是新藥,它在全球市場已經基本盈利,中國SMA兒童人數較多,藥物市場很大。渤健面對醫保談判的降價幅度,其實是在回答要不要搶佔中國市場的問題。」前述業內人士分析稱,罕見病藥物進入醫保目錄,本質上是在既定的醫保談判框架下,由於企業降價達成的個案突破,而渤健是在戰略選擇中投了中國一票。

    近年來,國家醫保目錄納入的罕見病藥物數量逐年增多。據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統計,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後,有28種罕見病的58種藥物已經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基於《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統計的中國已註冊的87種罕見病適應症藥物,醫保目錄覆蓋範圍已超過60%。而2021年的醫保目錄談判,則實現了高值罕見病藥物在國家醫保目錄中的「零突破」。

    但另一方面,醫保不能為所有高值藥物託底也是業界共識。國家醫保談判藥品基金測算專家組組長鄭傑曾公開表示,「目前國家醫保目錄內所有藥品年治療費用均未超過30萬元」,並稱,未來國家醫保局將「堅決杜絕天價藥進醫保」。承擔着「保基本」這一功能定位的國家醫保目錄,決定了能夠被納入其中的藥品必須具備「價格合理」這一基本條件。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