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緬甸局勢生變 稀土或將迎來漲價

    緬甸局勢生變 稀土或將迎來漲價

    今日重點關注

    1. 緬甸局勢生變,稀土或將迎來漲價。

    2. 萬億市場再起步,基金公司繼續佈局「固收+」。

    3. 美國GDP負增長,新一輪驢象惡鬥下美國財政紓困計劃又難產。

    4. 國際金融協會:1月份新興市場流入535億美元,連續第十個月淨流入。

    5. 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創業板指漲逾2%。

    熱點聚焦早知道

    緬甸局勢生變,稀土或將迎來漲價

    當地時間2月1日凌晨,緬甸總統温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姬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隨後,緬甸多座城市出現大範圍通信中斷,軍方控制多地政府和議會。緬甸軍方發表聲明說,根據憲法條款,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

    恒天研究認為,緬甸是全球稀土產區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重稀土進口最大來源國,近幾年進口量維持在2萬噸左右,供應了國內約一半的重稀土生產。根據USGS數據統計,2019年全球稀土礦產量21萬噸,其中中國稀土礦產量13.2萬噸,佔比63%;美國、緬甸、澳洲分別佔比12%、10.5%、10%。近年來,因封關、疫情等原因導致緬甸稀土供給頻繁波動。若緬甸方面受政治因素影響礦山減產、停產或出口管制,將對中國稀土供給產生較大沖擊,短期內將推動稀土價格上漲。從需求端看,隨着稀土下游的新能源車、風電、變頻空調領域持續放量,對稀土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從供給端看,2017年起全球稀土供給量過去三年實現翻倍,但受到產能約束,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全球很難再有新增產能投放。綜合來看,全球稀土供給缺口有可能持續擴大。@特約評論員徐曉薇

    萬億市場再起步,基金公司繼續佈局「固收+」

    據Wind數據統計,2020年 「固收+」公募基金迎來發展機遇,新發「固收+」公募基金在新發基金中的數量佔比為16.5%。2021年1月,已經有23家公募基金公司共發行了28只「固收+」基金產品,佔新發公募基金產品總數的23.97%;共募集資金799.71億元人民幣,佔比為16.34%。

    恒天研究認為,過去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速不斷下行,債券類投資產品的收益率持續走低。展望後市,當下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快速研發,國內管控措施得力,經濟基本面逐步改善,利率水平繼續提升的概率不大,未來利率下行的空間有望打開。債券除了本身的票息收入,還會有票息下行帶來的資本利得收益,「固收+」的底倉會有不錯表現。在債券底倉收益的基礎上,通過股票投資、打新、定增、可轉債、量化對沖、另類投資等差異化的「+」策略來增厚收益,並通過嚴格的風控機制保障產品的穩健。作為「+」的權益類資產,A股市場波動中存在機遇,結構均衡,震盪向上,有望給組合帶來一定的阿爾法收益。「固收+」產品「固收打底,權益增強」的投資策略,能夠有效減少淨值波動,平滑收益曲線,力爭獲得長期穩健的高性價比收益。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合理佈局。@特約評論員張凱

    縱觀市場早知道

    政策方面:

    1.深圳就規範住房租賃市場若干措施徵求公眾意見。深圳將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推進租房積分入戶政策與購房享受同等待遇,優化租房積分入學政策。此外,還將實行住房公積金租房提取差異化,職工在市租賃平台辦理租房登記備案,可享提取優惠等。

    2. 新一輪驢象惡鬥下,美國財政紓困計劃又難產。周一美國民主黨提交1.9萬億美元預算方案,欲繞過共和黨通過新冠援助計劃。美國2020年全年GDP萎縮3.5%,這創下了二戰以來美國GDP的最大跌幅,也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市場方面:

    1. 國際金融協會(IIF)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底的勢頭基礎上,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1月份的外國淨流入約為535億美元。其中,新興市場股票的非居民投資組合流入達到94億美元,債務工具吸引了442億美元。

    2. 有媒體報道稱,百度正在江浙滬地區招攬造車的人才,而百度造車的合資公司,百度約佔51%的股權,吉利佔49%。對此,百度方面回應:「正在組建智能汽車公司,各方面進展順利。」

    大類資產方面:

    1.周二,上證指數收盤漲0.81%,創業板指漲超2%,收復3200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領漲,大消費風雲再起,稀土午後衝高;農業、銀行、煤炭走弱。北向資金全天單邊淨買入32.81億元,為連續三日淨買入。

    2. 逼空遊戲驛站(GME)的「帶頭大哥」浮出水面之後,WSB論壇散戶又開始號召「發動史上最大的白銀逼空」。除了淡倉擠壓之外,散戶投資者看好銀價的原因還包括:白銀被廣泛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等應用中,而新能源行業正處於爆發期等。昨日現貨白銀短線下挫,投資者需警惕跟風風險。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