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外資仍是港股決定性力量?廣發基金餘昊:港股還沒到泡沫程度

    外資仍是港股決定性力量?廣發基金餘昊:港股還沒到泡沫程度

    雖然眼下仍有不少聲音對南下資金寄予了「爭奪定價權」的宏偉希望,但廣發全球精選股票基金經理餘昊卻從多個維度分析指出,目前外資仍是決定港股定價的核心力量。餘昊吿訴券商中國記者,國內投資者對於港股投資仍舊普遍比較陌生,而外資目前仍是港股核心資產的所有者。

    「現在港股處於投資機遇期,而這早在去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就已經顯露了苗頭。」餘昊同時表示,一個新興市場如果在弱美元環境下,企業盈利可觀,理論上就會獲得比較好的表現,而今年的港股正是如此。研究海外投資10多年,餘昊早早從外資重新淨流入港股時,捕捉到了加倉信號。

    根據剛剛發佈的基金四季報,餘昊所管理的多隻產品均在四季度提高了港股配置比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餘昊所管理的「廣發全球精選美元現匯」和「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最近一年的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32.42%和118.82%,在314只QDII基金中分列冠亞軍。

    外資仍是港股決定性力量

    券商中國:作為業內最早一批研究海外市場的專業投資者,您如何看待港股今年以來的上漲行情?

    餘昊:我覺得現在港股處於投資機遇期,從很多維度看都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投資價值在全球範圍內值得關注。

    首先,國內投資者對於港股投資仍舊普遍比較陌生,影響港股的主要因素仍是外資的配置,因為市場定價權掌握在資產所有者手中。哪怕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南下資金的洶湧流入,但實際上南下資金更多隻是決定幅度,而非為港股定向。

    事實上,外資從2018年開始呈現流出港股的趨勢,期間港股整體估值盈利都不太好,過去兩年也連續大幅跑輸A股。直到2020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外資流出趨勢開始逆轉,港股逐漸恢復上漲,南下資金這才逐漸加速流入,這更說明外資仍是影響港股定價的核心因素。

    長期以來,海外市場投資有一個傳統的配置框架——強美元和弱美元。由於存量財富積累的差距,除了以美股為主的少數發達市場,多數新興市場是否會獲得美元流入,其實與該市場本身的經濟狀況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換言之,當美國經濟不好且貨幣政策寬鬆時,美元貶值,錢就會流入企業盈利比較好的新興市場。歷史上,一個新興市場如果在弱美元環境下企業盈利可觀,理論上就會獲得比較好的表現,而港股今年恰恰就是這個狀況。

    券商中國:您在四季度大幅加倉了港股,預計外資對港股的配置偏好會持續多長時間?

    餘昊:我個人認為會持續較長時間。

    首先,美國現在的經濟復甦是按月數據,不像中國是按年、大幅的復甦。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構成還是放水帶來通脹預期的提升,實際產出仍在底部徘徊,經濟基本面會支持弱美元持續更長時間。

    其次,根據歷史經驗,美國經濟向好時,就業會很充分,居民工資超預期上漲,進一步導致通脹。美聯儲去年調整貨幣框架體系時,卻大幅放鬆了對通脹和就業的敏感,可見弱美元可能會持續很久。

    反過來看,中國經濟向好已經是確定的事實,哪怕信用環境和貨幣環境會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延遲作用到經濟上,也能將景氣度延續到年底。另一方面,雖然預計隨着疫苗的廣泛使用,海外市場供給有望逐漸恢復,中國目前巨大的出口或許無法維持太久,但至少會覆蓋今年大部分時間。

    結合中外環境,弱美元和中國經濟向好,共同導致外資流入港股。這一趨勢其實在2020年四季度初就已經開始,但因為當時大家的目光都在注視A股,因此港股的上漲趨勢並未及時被發現或重視。

    港股高性價比體現在哪兒

    券商中國:對比A股,您認為港股市場對投資者最大的吸引力在於?

    餘昊:港股和A股是同一個經濟體,但一個是在岸市場,一個是離岸市場。而港股的估值變動主要取決於盈利趨勢,因此在歷史上,港股要麼盈利估值雙升,要麼就是雙殺。

    從供給端來講,港股是一個能夠自我更新的市場,不斷有更好的公司上市,這也是長期看好港股理由。就在5年前,港股還是一個以傳統經濟為主的市場,但經過最近幾年的調整,如同股不同權等上市制度的變革,包括阿里、騰訊、美團、快手等國內核心互聯網企業相繼上市,港股已然成為中國新經濟企業聚集的核心。

    在估值方面,正如人們一直強調的,港股是便宜的。儘管過去幾年,港股估值也得到一定提升,尤其是新經濟成分。但從中小市值新經濟而言,雖然提升幅度很大,但絕對估值距離A股和美股都還有較大差距。

    此外,傳統經濟方面,香港金融股其實是邊洗牌邊下跌的,也因此在過去5年拉大了與A股在指數層面的估值差距。但這反而創造了一個機會,從更長期的維度上來看,這些金融股資產,一旦A股風格轉換到傳統經濟板塊,出現估值修復,港股可能隨之修復更多。

    券商中國:隨着這一輪上漲,港股不少新經濟企業都積累了不小的漲幅,您認為這些股票現在被高估了嗎?

    餘昊:我覺得目前還沒有到泡沫的程度。事實上,港股的明星股票是一種比較稀缺的資源,橫向對比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的投資性價比。

    券商中國:除港股外,當前美股還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市場嗎?

    餘昊:經常有人問我美股漲了那麼多年,是不是要大跌了?但我認為美股依然處於一個比較好的狀態。歷史上人們習慣用PE來衡量估值,但我更願意引入風險溢價指標,將貨幣環境因素考慮進來。若用風險溢價來衡量,美股當前的估值僅略微高於歷史中值。

    同時,由於美國經濟的恢復並不如想象中順利,預計不管是貨幣還是財政層面上的寬鬆都會持續。個人判斷今年或明年打完疫苗後,美國經濟會有一次性復甦,反倒能把風險溢價往上抬,所以就更顯得不貴了。因此從長期穩健收益角度來看,現在美股的投資價值也還不錯。

    海量信息構造多策略方法

    券商中國:對於不同市場的股票,您在衡量投資價值時,參考的指標有何不同?

    餘昊:我自己有兩套不同的投研體系,使用的方法有很大差別。

    一方面,對於A股、港股以及美股中概股這種單一透明市場,信息比較透明,研究起來就像是下圍棋,互相都是明牌。因此我們是用窮舉法來做研究——只要這個信息能被知道,那就去努力將其納入研究範圍。

    純美股市場更像是打德州撲克,市場上的信息不是完全公開的,很多信息也不一定在披露的第一時間獲悉,因此也無法實現全覆蓋。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優勢,來實現研究效益最大化,比如所謂的亞洲信息優勢。

    事實上,現在很多美國公司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是在中國,不管是生產還是消費端。通常情況下,我們在對A股、港股進行窮舉研究時,就能涉及到很多非常有價值的美股投研信息,我們會將其篩選出來進行長期跟蹤,這些指標其實對美股的指引性非常好。

    例如耐克、雅詩蘭黛等全球知名的消費公司,其股價非常依賴來自中國的收入增量,而這一數據又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天貓旗艦店上,此類數據的跟蹤反而是我們更具優勢。而對於生產環節設在亞洲的公司,比如半導體企業生產在台積電,封測也在中國,因此從生產端跟蹤甚至比美國投資者更方便。

    此外,我們還會把全球宏觀策略落地在美股,其實中國在全球總需求方面有着很大的信息優勢。所謂全球宏觀,主要是對全球各國的經濟貨幣形勢做判斷。貨幣方面,雖然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是美國,但在美聯儲面前大家人人平等。

    而經濟方面,即便中國扮演着發動機角色,但外資對中國經濟復甦的定價依然不充分,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優勢。包括我們在四季度配置了一些周期品,也是考慮到外資對中國過去一個季度經濟復甦如此之快,甚至部分行業出現過熱現象,並未形成較為充分的預期。

    券商中國:從倉位配置來看,您並未顯示出明顯的投資偏好,研究範圍非常廣泛。您在擴大投研能力圈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餘昊:這與我的過往投研經歷有關。國內基金公司研究海外市場的團隊一般規模有限,雖然廣發基金海外團隊目前已擴展到10多個人,在業內算是比較大的,但在最初也不過就是三兩個人。所以我們從最開始就是「投研一體」,基本上什麼領域都看過(笑)。

    從2013年起,我先後管理過專戶、公募、社保、外資等各種類型的產品,期間根據市場情況使用過多種投資策略。2013年至2015年,在港股估值盈利雙殺的背景下,就純自下而上選股;2016年至2018年港股盈利上升,則風格明顯轉向大盤價值……經過十多年的市場輪轉,我現在的策略體系更像是一個「多市場多策略選股」的方法論。

    我的投研傾向也比較特別,不是像一些基金經理更願意長期思考某個東西,然後重倉長期持有,我更追求大數據通量。所謂信息通量,說的是我每天會對大量的信息進行判斷,當通量上去之後,機會就會從中被篩選出來(記者注:餘昊本科和研究生專業均是運籌學,尤其擅長對複雜的系統進行分析,再進行算法優化,這一點也被他用在投資組合的配置上)。

    券商中國:作為業內資深海外基金經理,您有何經驗可以分享給後來者?

    餘昊:實際上,考慮到國內體系跟海外差別很大,我覺得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海外基金經理主要還是要看個人。

    比如海外公募基金或對沖基金招聘時,會更喜歡美國前七大MBA背景出身的人,而國內更喜歡金融和相關專業背景複合的碩士。這意味着,國內機構還是希望研究員能夠去鑽研、跟蹤很深,而海外機構更看中研究員有一個完整的商業頭腦,對經濟的理解在一個水平之上。不同的市場,強調的東西都不一樣,因此主要還是看自己能成長到一個怎樣的境地。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