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獲納入富時GEIS,優矩控股(1948.HK)長期增長動力充足

    近日,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公佈了重新審議後的季度調整結果,其旗艦指數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下稱“富時GEIS”)新納入4只港股,優矩控股成為本次唯一一隻新入選的短視頻營銷標的,相關調整將於2022年6月17日收盤後生效。

    (來源:富時羅素官網)

    一、入選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再獲資本市場認可

    作為全球第二大的指數公司,富時羅素旗下產品覆蓋約15萬億美元資產,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則是國際資本市場最知名的指數系列之一,該系列指數覆蓋了全球49個發達和新興市場中超過16000只各類規模股票,意圖為投資者提供可靠的獲取市場機會的途徑。優矩控股上市不足一年便獲納入,足見市場對其投資價值的認可。

    對於優矩控股來説,入選富時GEIS至少具備兩重意義:

    一是可以帶來更多的潛在增量資金,改善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大型指數公司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公開數據顯示,在跟蹤全球指數和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被動基金中,40%以富時羅素指數為基準,部分機構甚至會根據指數標的的變化,被動配置樣本內的上市公司股票,本次優矩控股納入富時GEIS,也有望帶動相關被動資金以及部分觀望資金流入,意味着公司有機會獲得一定的流動性溢價。

    二是指數背書可擴大公司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品牌知名度。富時GEIS為海外資金尤其是成熟市場的資本運作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本次入選可視為優矩控股優質的基本面獲得權威機構背書,將提升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關注度和知名度,中長期來看,公司的價值將隨着國際投資通道的打開得到新的發現,屆時市場將呈現出更多對公司價值進行剖析的報吿,優矩控股的市場定價也將獲得更公允的判斷,帶動公司估值向上修復。

    而一旦國際資本流入,公司的投資者結構將同步優化,結合海外資金一般傾向於長期持有的特性,也將利於公司股價的穩定。

    二、優質基本面不斷驗證,東風已至靜候花期

    納入權威指數對上市公司來説往往是一個不錯的開端,如果能夠在業績層面形成支撐和配合,則有望在資本市場帶來更積極的預期。從優矩控股穩健的業務增長來看,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

    在2022Q1經濟承壓,局部疫情起伏的背景下,優矩控股的整體運營數據逆勢上揚。其中,線上營銷解決方案產生的總帳單金額達到28.81億元,同比增長24.2%;總帳單超過1000萬元的廣吿客户環比留存率達到100%;新增客户環比增長16.1%。也就是説並不輕鬆的環境下,優矩控股的用户粘性和拓新能力保持着穩健的增長,業務韌性強勁,側面證明了公司產品力和服務效果的出眾之處,也為全年業績的繼續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拉長時間緯度,公司優質的基本面將得到更好詮釋。2018-2021年,公司的營收、淨利雙雙大幅上漲,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高達89.28%、71.88%。尤其是在行業大盤承壓的2021年,公司反而展現出了更強的盈利能力,淨利增速接近91%,明顯的加速上漲勢頭令市場驚喜並給予了應有的認可,在業績發佈前後的一個多月內,公司股價一度達到7.3港元,較此前低點上漲約70%。

    (來源:公開信息)

    以長期發展的視角來看,優矩控股的業務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繼續增強。

    首先,公司所處的賽道前景仍舊光明。根據艾瑞諮詢的測算,2021-2023年短視頻營銷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34.6%,遠高於網絡廣吿大盤增速。Questmobile的數據也顯示,短視頻媒介增長依舊強勁,廣吿容量池和廣吿收入都在進一步拓展,截至2021H1短視頻信息流廣吿投放費用在整體互聯網廣吿中的比重已經提升到30.8%,增長超6個百分點,也就是説千億市場下,優矩控股的增量空間和增速仍非常可觀。

    其次,公司自身也在不斷創新和突破。對內,優矩控股藉助AI、SasS顯著降本增效,優量引擎平台依託技術賦能,實現了廣吿製作的工廠化生產和精準投放,提升了內容製作效率和用户體驗,對製作進度、內容質量和風險的把控增強,真正做到了降本增效。對外,公司延伸拓展了直播電商、本地生活等業務線條,強化了對多元變現的探索,進一步增強經營的抗風險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以來,國內“穩增長”政策的力度和決心加強,相關支持正在加快落地執行,國內經濟復甦動力強勁,外部環境預期的向好也將帶動短視頻營銷大盤增長,優矩控股作為行業龍頭有望成為集中受益者。

    小結

    根據過往的實際經驗,納入富時GEIS的成分股往往在生效日前後會出現密集搶籌拉昇效應,因此中短期上行的概率較大,加上優矩控股本身的業績能見度高,持續增長動力充足,多重因素將為未來股價提供較強支撐,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由《格隆滙》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