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新疆棉花|社會主義棉花和資本主義棉花

    新疆棉花|社會主義棉花和資本主義棉花

    新疆每年棉花產量在500萬噸以上,佔中國產量80%以上。(新華社)

    「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這句在中國極左思潮氾濫的「文革」時期家喻户曉的「政治口號」似乎並不獨屬於中國。

    繼「再教育營」爭議,3月22日起,新疆棉花生產存在「強迫勞動」成為歐美國家圍剿中國的又一焦點。就目前情勢看來,這次行動依然由美國、加拿大、歐盟等參與其中。雙方的近距離駁火不僅包括更加針鋒相對的官方制裁,還波及棉花和紡織服裝業的「大混亂」——一些歐美服裝公司因政治壓力拒絕與新疆棉花的敏感聯繫,結果遭到來自中國民間包括簽下鉅額合同的代言人的聯合抵制,這迫使這些在中國市場耕耘多年的品牌做出艱難的抉擇。

    近思錄專頁|通古今之變 思治亂之道

    多維新聞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經分析了歐美為什麼挑起新疆棉花話題,這背後的確存在着政治和經濟利益。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歐美國家選擇了一個他們所最為熟悉的操作方式,即訴諸「人權」。歐美國家的抵制和制裁,邏輯很清晰:因為新疆的棉花生產存在「強迫勞動」——抵制措施可以打擊新疆的棉花生產和紡織業——於是,歐美國家可以將被強迫勞動的新疆少數民族(主要為維吾爾族人)從「強迫勞動」中解救出來。

    照例,北京做出了激烈的回應,包括制裁和外交交涉等等,當然也許更關鍵的還是能夠反擊這些指責的「證據」——不過,結果都會是同樣的:歐美不會因為北京提供了什麼「證據」而改弦更張,而只會(讓人)記住北京被激怒的「面孔」,這副「面孔」將被塑造為與共產主義中國的代表性面孔。

    但是,歐美顯然「忘記」了歷史。正是在2014年,美國學者斯文•貝克特(Sven Beckert)在《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Empire of Cotton :A Global History)中幫助人們回顧了今天指責新疆棉花存在「強迫勞動」的國家是如何建立於奴隸制和殖民主義活動之上的。正如書評者寫道,貝克特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歐洲貪婪的棉紡織品貿易是如何促成資本主義的出現的,在滋養棉花帝國的諸多實踐與當今大型國際零售商生產商品的類似要素之間,建立了清晰的聯繫。

    今天,當歐美舉起反「強迫勞動」的道義大旗時,是因為對殖民歷史罪惡的反思與「補償」嗎?這似乎存在着一個顯而易見的黑色幽默。資本原始積累的罪惡方式是在現代共產主義中國被複制了嗎?

    大約與《棉花帝國》出版同時,一名名叫周浩的中國紀錄片導演拍攝了《棉花》,並獲得了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本來,這一紀錄片試圖解釋中國經濟發展大潮下的底層工人境遇,但「意外」地披露了當時的「摘棉大遷徙」。故事中,一名河南農村婦女坐了56個小時火車來到新疆,然後開始為期三個月的採棉工作,以每天的採棉重量計算酬勞。像她這樣的採棉工多達近百萬,每年採棉季從貴州、四川、河南等勞務輸出大省來成羣結隊來到新疆,加入到採棉隊伍中。

    這種「真實」不是「推測」,但是從來不會被歐美社會所認知。中國外交部反駁中稱新疆採棉已經實現思成以上的機械化作業,也幾乎很難會被歐美社會所接受。

    於是,對世界公論來説,從一開始,新疆棉花的「強迫勞動」説僅僅是一個相信與否的問題,而不是一個真實與否的問題。可惜的是,塑造「公論」的國際話語權從來不在中國的手中,自從資本主義佔據世界主導,中國便逐漸被成為「愚昧與落後」的代名詞,而二戰後的意識形態「冷戰」更是如此強化了中國在世界的「負面形象」。

    於是,一旦被冠以「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的帽子,連棉花都是「罪惡」的,更血淚斑斑的。當然,不僅僅是新疆的棉花,中國的很多產品,不都曾經或者正在面臨這樣的遭遇嗎?

    當然,「棉花」是社會主義的味道更香,還是資本主義的味道更香,歐美在華企業難以做出判斷嗎?顯然不是,只不過他們必須做出選擇罷了。歸根結底,這只是一個政治操弄而已。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