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人工智能,世紀變革

    chatGPT這把火,越來越旺了!

    開年回來,大家對這個概念的熱度就從沒停過,還不斷引發更大轟動。

    看看股市,短短几天,概念股從無到近40個,每天大量10CM,20CM冒出,羣魔亂舞,5天及腰,10天翻倍,一個比一個誇張。。。

    沒辦法,chatGPT這個工具,風口實在太強了!

    前幾天,各領域大佬高調入局,微軟宣佈再砸100億美金加註、亞馬遜宣佈用來替代部分工種,百度宣佈3月推出中國版的chatGPT,讓這個風口變得前所未有的熾熱。

    現在很多公司,不是在吹噓自家概念如何根正苗紅,就是在加班加點發公吿,擠破腦尖給自己貼標籤的路上。。。

    它們可不止是為了蹭一波行情就走這麼簡單,更多的,是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新時代在加速到來。

    作為普通人,我們不知道人工智能這個技術奇點是否到來,但這幾年來,大量新的技術從實驗室開始走向現實,虛擬人,機器人、元宇宙,量子計算,AI算法、自動駕駛等不斷湧現,真的讓我們越發感覺到,這個奇點,真的越來越近了。

    或許,由chatGPT點燃的人工智能這把火,會是一次世紀性變革。

    當然,這其中也藴含着巨大的投資機遇,值得我們去關注。

    01

    世紀變革

    每個時代都有各種引發世紀變革的生產力技術。18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的代表是蒸汽機;19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的代表是電力;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的代表是信息技術。

    人工智能,正是信息技術的集大成者,是人類科技文明的結晶。

    人類發展AI大概經歷了運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三次發展浪潮。從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到1964年第一台超級計算機誕生,到1997年深藍擊敗象棋冠軍,再到2017年OpenAI擊敗Dota2世界冠軍,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

    尤其過去十多年來,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泛在感知數據和圖形處理器等計算平台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尤其從2016年開始人工智能技術全面爆發,分析型的AI開始大規模應用,讓AI發展更是到了駭人聽聞的加速度。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就提到,ChatGPT令人驚訝的受關注程度,推出1個月,用户破百萬,2個月,日活量突千萬,以至於服務器崩潰成為常態。

    但更怕的是,它的進化速度。

    人類從進入互聯網時代開始,網絡內容的生產方式從專業人員生產內容的PGC時代,過渡到用户創作的UGC時代和AI輔助用户創作時代,再到如今可以由人工智能主創作的AIGC新階段,才20多年。

    實際上,OpenAI在2018年才推出GPT模型,至今也就迭代了幾次,並且聽説它的數據庫資源才停留在2021年。

    但即使如此,它的功能也遠不止普通聊天工具那麼簡單,寫代碼、寫論文、寫劇本、寫小説、寫新聞、寫作業、寫廣吿文案、甚至玩遊戲等等,它已幾乎無所不能,而且表現出來的對話能力比真人能力都絲毫不差。

    這種能力,還是在一些數據庫沒有更新,以及還沒有接入足夠多其他領域的數據基礎上。

    就是説,基本上,如今技術算法層面已經不是限制chatGPT能力發揮的主要因素了,而是數據要素。

    可以想象,如果各行業部門的數據能夠接入進來,它發揮的功能,絕對更加強大的可怕。比如,讓它幫你打電話、訂機票、發郵件、訂外賣,等一切管家式服務。

    如果,再給它幾年,幾十年,到時候又有多可怕?

    如果人工智能的最大兩個特徵是:會説,會做。

    那麼,chaGPT,基本已經能做到前一個了,目前或許只是因為數據源不足導致還不夠“會説”而已了。

    “會説”是人工智能的關鍵,它就是大腦,“會做”,只是機械化的動作,用來執行大腦的命令,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從而讓人工智能,變得更像自然人。

    可以預計,未來更加先進的人工智能,將觸覺伸至工作、生活、商業、生產、流通、研發等等,它將大大加速改變很多行業,帶來很多機遇的同時,如自動駕駛、人機交互、計算機視覺、機器人等等,當然,也會淘汰掉很多行業崗位,如律師、司機、老師、網站編輯、新聞工作者,甚至作家、藝術家都有可能。

    甚至,在某些行業領域,它能從此改變遊戲規則。

    比如金融行業,如果有人藉助更先進的AI技術,就能夠比不用的人掌握和處理更多的信息,並且對市場變化的反應和應對能力也將變得更加敏捷、科學、準確,那麼,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交易的公平或許就難以維持。

    在科幻電影《超驗駭客》中,主角威爾卡斯特博士的意識被上傳至網絡變成擁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能AI,從此化身成為一個超級大黑客,只要有網絡,入侵獲取數據對它來説易如反掌。

    在極短的時間裏,學會了人類科技文明的所有知識,也學會了金融投資,利用人類難以掌握的時間差進行高頻交易,在1分鐘內,賺到了918,946.60美元,1天內,賺到了3800萬美元!

    這種場景,放在真實世界的未來,或許並非不可能。

    所以,説它引發人類社會世紀性變革,並不是悚人之言。

    當然,每一次世紀變革,讓生產力邁向更高台階的同時,也會帶領無比巨大的技術紅利,創造出令人難以想象的財富。

    一如過去的幾十年誕生的無數全球科技巨頭以及財富神話。

    02

    人工智能的投資機會

    要發掘真正的投資機會,可以從最基礎的人工智能技術要素説起,這些要素主要包括三方面:算力、算法和數據。

    算力好理解,大家都能想到芯片,因為它承擔了主要的運算功能,在IT業,芯片公司都是非常重要的力量,也是盈利能力非常強的細分公司,甚至完全超越主機廠,同時芯片業也遵循着一家或者少數幾家巨頭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格局,如PC時代造就了英特爾和AMD,智能手機時代的高通。

    可以預見的是,這些邏輯基本會延續到人工智能時代。

    説起人工智能芯片,全球最知名的公司是英偉達,從市值上看,它已經完全超越前輩英特爾、AMD和高通,高達5340億美元,市場已經用真金白銀給英偉達投去了認可票,不管是營收規模,還是盈利能力,英偉達都是首屈一指。

    很少人會預料到,這家起初只是做電腦遊戲圖像處理,俗稱顯卡的公司,會在人工智能時代大放異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的行為是由感官(視覺、聽覺、觸覺等)收集數據,然後通過大腦運算,最後指揮身體做出反應,而視覺是屬於最主要的感官,英偉達正好是視覺處理方面領先的芯片公司,這也是自動駕駛公司基本都是採用英偉達Orin平台的原因,特斯拉在自研FSD自動駕駛芯片之前,也是採用英偉達的產品。

    從算力上看,英偉達的最新發布的車載芯片平台NVIDIA DRIVE SoC Thor高達2000 TOPS,遠超現時的Orin平台256 TOPS,是全球之最,可同時解決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需求。其他公司,包括英特爾、高通以及國內的地平線、黑芝麻也在發力此類芯片,但實力相去甚遠,基本不會對其構成威脅。

    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同時也是市場規模達到萬億級別的細分賽道,英偉達在該這個領域的營收佔總營收的比例在5%左右,未來的增長前景非常廣闊。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是其最重要的業務,營收佔比超過60%,並且仍然處於增長狀態,這個領域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換句話説,英偉達人工智能時代半導體之王的成色,已經十足。

    除去芯片,雲計算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細分方向,雲計算有能力為人工智能終端提供龐大的算力資源,以彌補單機的算力限制。雲計算行業格局比較清晰,海外的亞馬遜、微軟、Google是佼佼者,國內的三巨頭則是阿里雲、華為、騰訊。

    説到算法,這個主要是軟件層面的事,基本會被現在的軟件巨頭包辦,雖然新興的創業公司不少,但只要一冒尖,就會被巨頭收編。最近爆火的chatGPT背後公司Open AI,獲得了微軟注資百億美元;比微軟更早介入AI領域的,是Google,2009年就開始自動駕駛項目,比特斯拉還早,2014年斥資4億美元收購AI初創公司Deepmind,後者在2016年開發AlphaGo,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轟動一時,現在Google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實力,已經是全球最頂尖。

    再説數據,這個領域其實就是大數據公司,既有老牌IT巨頭,如國外的IBM、甲骨文、SAP、Google、微軟、亞馬遜,也會有科技新貴,如已經合併的Cloudera和Hortonworks。大數據這個領域,最具有優勢企業是本身就擁有大量數據的IT企業,如社交媒體、電商平台、搜索公司等,國內的騰訊、阿里、美團、百度、字節,都屬於佼佼者。

    另外,為這些IT巨頭做配套的公司,同樣能夠在人工智能時代收穫利好,尤其是算力、算法方面的供應商,像中國軟件、浪潮等,也十分值得關注。

    03

    結語

    毫無疑問,每一個世紀級的技術變革,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推動力,會淘汰一批人,這不是承不承認,願不願意的事,是誰也無法阻擋之事。當然,也會造就另一批人。

    正所謂,歷史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呼嘯而來,很多人可能還在為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發愁,但另外一羣人,已經在積極地擁抱人工智能,並從中尋找投資機會,希望能夠享受到這個大時代的發展紅利。

    PC時代,投資微軟和英特爾的人,收穫了巨大的回報,是那個時代的大贏家;智能手機時代,投資高通、Google、騰訊、阿里、美團的人,同樣如此。

    現在,到了人工智能時代,你還在等什麼?

    本文由《格隆滙》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