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新太空經濟 | 五大投資主題

    新太空經濟 | 五大投資主題

    氣候變化、安全和電信是推動太空經濟繁榮的其中幾個關鍵因素。我們今天來探討太空經濟關注度上升背後的原因。

    太空經濟持續擴張,熱度不斷升高。衞星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工業和人類活動是如何加劇氣候變化,而通信、導航和國家安全問題令各國政府對太空的興趣不斷提高。在可持續性發展熱點以及政府的推動下,太空經濟行業獲得了顯著的增長,並吸引了更多民間投資。

    摩根士丹利太空經濟研究團隊主管Adam Jonas對此表示:「從地球的未來再到商業的未來,如果要我選三個詞來進行描述,那就是Space Is Existential(太空無處不在)。」

    為了推動太空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對話,摩根士丹利研究部此前舉辦了第三屆年度太空峯會,吸引了企業、政府代表和風險投資人的參與。我們整理了此次峯會的五大投資主題。

    太空與氣候變化關係日趨密切

    太空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環境、社會和企業管理(ESG)因素,而衞星圖像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公司活動對環境影響的關鍵數據。衞星被用來監控公司及地區的温室氣體排放,幫助公用事業優化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同時挖掘數據以預測氣候變化對特定行業的影響。

    Jonas表示:「ESG成為企業着力點,而衞星圖像有助於填補數據空白。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對技術的研發能夠為投資者提供新的信息渠道,使他們既能獲得投資收益也能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

    促進資本形成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太空領域的民間投資規模依舊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此外太空領域在資本形成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展。

    投資者正在重新考慮「舊」太空與「新」太空。目前需要更多考慮的是後來者如何與傳統參與者形成互補,而不是顛覆和替代他們。對此Jonas表示:「提供昂貴的航空航天裝備的公司和提供實惠產品的新商業企業都有充足的發展空間。」

    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可能是非常適合為太空領域長期商業模式吸引資本的機制。

    此外,太空領域正在積極加速引入民營企業。政府機構(比如NASA)將目光投向諸如火星探索這類更宏偉的目標,而民營企業則把重點放在近地軌道運輸、衞星發射和商業載人航天領域。政府機構也歡迎投資界更多地參與開發太空和其相關市場。

    Jonas表示:「航空航天、國防公司和新商業參與者有望共同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我們可能會在2021年看到更多的深度戰略合作。」

    緩解軌道碎片問題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2021年在軌運行衞星數量可能增加50%或以上。隨着太空變得越來越擁擠,包括來自宇宙飛船和衞星的軌道碎片在內的太空垃圾對新衞星和火箭發射的威脅也越來越大。一些政府機構正在努力追蹤這些軌道碎片,監控和管理太空垃圾對民營機構而言是潛在商業機遇。

    太空和安全

    國家間的太空競賽日益激烈,對「太空領域意識」的需求由此產生。這意味着要識別和了解在軌物體。

    這也讓太空領域在美國擺脱黨派之爭。衞星提供商認為他們提供的服務超出了單邊政治意義,而是在解決關乎每個人的重大問題,比如國家安全和消除數字鴻溝等等,那麼就算美國新政府對國防預算施壓,太空領域的投入因其重要性仍然會大概率維持不變。

    電信公司是近期焦點

    衞星運營商發現了地球同步軌道、中軌道和近地軌道這三個不同高度軌道的商機,且各公司採用不同的軌道混合佈局。

    同步軌道仍然是該行業的支柱,電信公司希望為消費者、企業和政府客户提供一體化、無縫和差異化的寬帶服務。

    電信公司還需要與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和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的監管部門合作,把太空視為全球的共享資源,其中頻譜權和軌道碎片是兩個關鍵問題。

    對於近地軌道,電信公司將繼續討論研究最優衞星星座設計和最佳終端市場。電信公司因地制宜地打造各類服務標準,如航空航天,民航航班空中聯網,以及海上通信與導航。一些電信公司偏好直接、整合的服務方式,也有公司尋求與其他服務商進行合作。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