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晶片之王」台積電市值超A股晶片板塊總和1.6倍

    「晶片之王」台積電市值超A股晶片板塊總和1.6倍

    據《證券時報網》4月16日報道,近期,台積電股價在高位徘徊,年初至今上漲了7%,截至4月15日收盤,市值超過4萬億人民幣。根據Wind統計口徑,目前A股市場晶片板塊總市值約為2.5萬億元人民幣,台積電一家企業市值就是A股晶片板塊總市值之和的1.636倍。

    4月15日,台積電(TSM)發佈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第一季度合併營收約合835億人民幣,按年增長16.7%;淨利潤約合322億人民幣,按年增長19.4%,毛利率50.5%-52.5%,利潤率39.5%-41.5%。照此粗略計算,台積電在2021年一季度日賺超過3.57億元人民幣。

    台積電CEO魏哲家表示:「我們認為,晶片需求將持續高漲,短缺狀況將持續2021年全年,並可能延長至2022年。預計2021年上調資本開支為300億美元,並將在未來3年投入1000億美元大舉擴產。」

    財報發佈後,台積電當日股價收跌超2%,報118.38美元。

    「晶片代工之王」

    台積電(TSM),1987年成立於中國台灣新竹,是全球第一家專注於半導體代工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首創晶圓代工模式令其迅速躋身為世界一流半導體制造公司。

    談及台積電就繞不開它的創始人張忠謀,他在56歲時,創建了台積電。他瞄準晶片設計公司的需求痛點,提出了晶片代工的嶄新商業模式。台積電成立的年份正是半導體行業低迷期,只能艱難維持生存。渡過低迷期之後的台積電迎來了半導體行業的復甦,源源不斷地收到訂單,推動了整個行業大步向前邁進。

    在九十年代末,台積電的製程工藝還遠遠落後於英特爾。但是台積電在第二個十年中技術開始快速追趕,直至後來超越。

    1999年台積電領先業界推出可商業量產的0.18微米銅製程製造服務。2001年,台積電推出業界第一套參考設計流程,協助開發0.25微米及0.18微米的客户降低設計障礙,以達到快速量產的目標。2005年,台積電更是領先業界成功試產65納米晶片。台積電連續發力,從此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經過30餘年的發展,台積電目前已經發展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2020年第四季度其全球市場份額佔有率達55.6%,佔據半壁江山,穩坐晶片代工老大位置,網友稱其為「晶片代工之王」。

    投入千億美元打造技術護城河

    為什麼台積電發展這麼快?除了半導體行業迎來爆發期之外,台積電在高強度研發投入,提升技術水平上持續發力。4月15日,台積電在財報中表示,全年資本預計上調資本開支300億美元,並將在未來3年投入1000億美元大舉擴產。

    花旗集團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稱,這一支出目標意味着,台積電2024年的營收可能高達951億美元,並將在2024年/2025年成為營收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在新工藝方面,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中表示,台積電3納米工藝的研發進度提前。據台積電此前公開數據顯示,3納米晶片和5納米晶片相比,邏輯密度將提高75%,效率提高15%,功耗降低30%。

    這是什麼概念呢?如今業內一致認為在摩爾定律下,晶片工藝已經無法取得更大程度的突破,最多到2納米、1納米。

    放眼全球,5納米晶片工藝只有台積電和三星可以生產,而如今在大陸晶片工藝實力最強的中芯國際(55.910,-1.15,-2.02%),目前還處在14納米工藝製程,7納米制程仍在研究中。

    而近期,台積電方面又表示,將在新的研發中心運營一條擁有8000名工程師的先進生產線,該設施將專注於研究2納米晶片等產品。

    先進的技術帶來的回報是相當豐厚的。

    從台積電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出,5納米出貨量佔晶圓總營收的14%,7納米出貨量佔晶圓總營收的35%。整體而言,7納米和更先進技術佔晶圓總營收的49%。預計第二季度銷售額為129億美元至132億美元。預計第二季度營業毛利率為38.5%至40.5%,市場預期為41.2%。以美元計算,公司2021年有望實現約20%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場連續三次傳來台積電晶片漲價的消息,最近一次是在4月1日,台積電對外官宣將從2021年12月31日起取消對高通、蘋果等大客户的晶片訂單優惠,這意味着未來了台積電的晶片報價會上漲數個百分點,而這項舉措也被業界認為是變相漲價。

    此外,台積電還從ASML下單訂購了至少13台ASML的WinscanNXEEUV光刻機,預計年內交付。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TSM.US)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