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為什麼科技網路公司都開始造車?

    為什麼科技網路公司都開始造車?

    這年頭,不造車的科技網路巨頭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4月28日,據媒體從多位接觸到OPPO公司高層的知情人士處獲悉,OPPO集團已經在籌備造車事項。OPPO造車計劃的推動者是創始人陳明永,目前陳明永已經在產業鏈資源和人才方面摸底、調研。陳明永已會見寧德時代中國乘用車事業部總裁,自動駕駛、座艙方面人選也開始招募。

    26日晚間,有消息稱360公司將領投哪吒汽車D輪融資,併成為第三大股東。這也意味着,360正式進軍造車行業。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哪吒汽車已經收到360發出的投資意向書,但具體金額未知。360公司深夜回應稱,投資哪吒汽車僅為360佈局新能源智能汽車領域的意向之一,現階段涉及的意向書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除了上述兩家,近日小米也高調宣佈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由集團首席執行官雷軍全權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並在未來10年計劃投資100億美元;字節跳動通過一家名為重慶萬象優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註冊公司,低調進軍汽車行業;華為與賽力斯聯合打造的智選SF5在剛剛過去的上海車展正式上市;滴滴繼去年與比亞迪合作推出網約車型滴滴D1後,據傳也將進軍造車領域。

    事實上,近幾年,以華為、騰訊、百度等為代表的科技網路公司,不斷湧入新能源汽車賽道,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巨頭們,近乎一致的選擇了同一領域佈局。

    新玩家們既然是巨頭,自然背景雄厚,來勢洶洶,憑藉在大數據、雲計算、5G等技術上的優勢,以科技化為抓手,高速推進整個汽車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對汽車行業來説,這是變化最大的幾年:造車新勢力迅速崛起,不差錢的網路巨頭們紛紛下水;而光環加身的傳統汽車巨頭們,不僅市值被新勢力們超越。即便是在上海車展這麼重要的場合,既無新車,也無發佈,兩相對比,幾度秋涼。

    當然這也怪不得汽車製造行業的老炮,誰還沒有個路徑依賴的老問題。玩家變了,消費者變了,局勢更是和以往截然不同,跟不上趟也在情理之中。

    但網路技術的融合,仍然有觸及本源的一問:網路技術的加持,究竟是讓汽車行業走向科技新未來,還是炒作概念,燒錢玩票?

    「讓人為夢想窒息」賈躍亭的前車之鑑仍在,近年來每年吊銷、註銷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大幅上漲。資本市場的投融資在2018年達到高峯後, 也悄然沉寂了一陣子。

    造車新路徑,究竟是大趨勢,還是隻為炒作概念從而換來驚天財富?網路企業為什麼要爭先恐後的造車?人們需要重新認識和審視新能源造車。

    汽車從未如此鉅變

    時代變了,這或許是老牌車企發自內心的感慨!

    梳理發現,在上海車展中亮相的300多輛新車,超過77%都是混電或混動的新能源配置。業內人士不無感慨,智能化新能源車已經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頂流+主流。

    在上海車展上,全球首款量產激光雷達智能汽車小鵬P5驚豔亮相,連貫式的前燈和尾燈、星軌環抱式座艙設計,加上32個傳感器及1組高精度定位單元,科技感十足。

    定位於豪華中大型電動轎車的蔚來ET7也迎來了首秀,12.8英寸AMOLED屏幕,內置高通第三代汽車數字座艙平台和5G通信模塊,能夠實現包括遠程控制、整車OTA在內的大量智能化功能。

    威馬W6則配備了HAVP無人自主泊車以及PAVP高精地圖泊車兩種帶有「無人駕駛」屬性的自動泊車功能,車輛僅學習一次,就可以自主尋徑泊車。用户可以通過App一鍵呼喚,車輛就能隨叫隨到,並且自動倒車入庫。

    領跑的新貴們引人矚目,但更奪人眼球的或許是「跨界玩家」。

    百度Apollo首次以獨立展商身份參展,帶來了量產自動駕駛方案ANP;騰訊帶來升級的生態車聯網產品TAI3.0,將其2015年的車聯網產品、2020年騰訊車聯發佈的AI in car智能汽車解決方案進一步進化;阿里則與上汽和浦東新區聯合注資汽車公司智己汽車,有2款量產車型已經亮相。

    新玩家雷軍將智能電動汽車作為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為小米汽車而奮鬥;大疆旗下的大疆車載首次亮相,計劃為用户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房地產企業恒大,也開始涉足智能電動汽車。2019年,恒大投重金在廣州、瀋陽建設兩大汽車基地;次年,便開啓了收購、入股世界知名車企模式。此次上海車展,恒大一口氣首次亮相了九款車,包括轎跑、SUV、MPV等。

    汽車行業從未感受到如此劇烈的變化。做網路的、生產手機的、蓋房子的、製造無人機的……大批跨界玩家崛起並紛紛入場。

    無論是領跑的新貴,如蔚來、小鵬、理想,還是積極轉型的老玩家,如上汽、北汽,亦或是跨界而來的「不差錢」的科技巨頭們,都在狹窄的賽道上拼殺,競爭肉眼可見地激烈。

    新的思路,新的籌謀

    除了直接挺進造車行業中的新勢力,還有不聲不響佈局的企業,「打槍的不要,悄悄的進村」。

    在國外,LG電子與加拿大汽車零配件製造商麥格納國際、蘋果簽訂了首批電動車代工合同,目前各方仍在就合同細節進行磋商。

    在國內,一度重申不造車的華為,也放出了與北汽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ARCFOX合作的第一款無人駕駛汽車。這款車搭載華為麒麟車載晶片,可以使該車在市區內無干預跑100公里,而鴻蒙操作系統也是在車機的第一次落地,可以實現手機和車機的無縫銜接。

    同時,其與賽力斯合作的智選SF5也在上海車展正式上市。

    根據華為透露的數據,今年將有多款使用了華為智能化部件的旗艦車型上市,華為今年在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研發投資將達到10億美金,目前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

    顯然,雖然不直接造車,但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在雲計算、晶片、5G通信、網絡架構等「軟」的方面,做好了佈局。

    「軟件定義汽車」,這或許是科技網路公司入局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新方向。

    正如百度所説,當一輛車的數字化、智能化程度足夠豐富時,實際上可以被視作一個「自學習」、「自進化」、「自成長」的智能化機器人。而當電動汽車時代真正來臨,用户的關注點會從加速、續航等「初級」問題,慢慢向無人駕駛、智能化水平等方面轉變。

    華為智能汽車總裁蘇菁也認為,傳統車廠的看法是把車作為基礎,試圖把計算機嵌進去;新玩家們則認為,軟件是汽車的靈魂,車是計算機控制的外室,「本質看法不一樣,會導致所有事情看法都不一樣」。

    在業內看來,智能汽車賽道是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和惠及社會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這個方面,科技網路公司的優勢明顯。

    當前,新能源汽車正處在風口爆發期,在未來這一趨勢更為明顯。對科技網路企業來説,通過賣車、賣服務、賣系統、賣生態,整合造車方面積累的數據和技術,由此衍生更大的生態和回報——這才是他們的籌謀所在。

    造車正當時,誰主沉浮?

    即便不是從業人員或者業內人士,也不難發現,時代的天平已經悄然傾斜。

    造車這門生意風險高、周期長、容錯率低,卻讓網路大廠們搶着入局,一個原因在於,新能源賽道巨大的想象空間,給了風投和資本市場發揮的餘地。

    過去一年,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稱得上驚豔:特斯拉市值上漲7倍,一度超過全球九大主機廠市值之和;蔚來汽車大漲220%,理想汽車以及小鵬汽車漲幅也分別達到97%、150%。

    能夠拉出足夠陡峭的增長曲線的路徑,除了社區團購,似乎只有造車了。

    IHS Markit發佈的《中國智能網聯市場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市場搭載車聯網功能的新車滲透率約為45%,到2025年全球汽車市場智能汽車的滲透率將提升到60%。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十分龐大。目前中國每天有12億出行次數需求,相關產業仍有待完善和佈局。另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穩居全球第一,累計銷量已超550萬輛;今年1-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53.3萬輛,按年增長3.2倍;銷量51.5萬輛,按年增長2.8倍。

    而政策扶持也是非常明顯的。2020年11月,工業部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再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純電動汽車要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當前,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購置補貼政策延長至2022年底,同時,新能源汽車也搞起了「下鄉」。相關部門發佈的文件明確,今年3月至12月,山西、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等11個省區市都將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市場廣闊、增長強勁、資本助力、國家扶持,新能源天時地利人和,這樣的賽道實在是太難得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賣車賺不賺錢,軟件及訂閲都將是智能汽車主要的盈利來源。據麥肯錫報告顯示,2010年主流車型的軟件代碼行數約為1000萬行,到2016年則達到了1.5億行左右。預計隨着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發展,未來更有可能增加至3億行規模。

    但跨界競爭並不容易,充滿跨界選手的新能源汽車賽道,不僅要看誰跑得快、誰的規模大,更要看誰對生態理解透徹,佈局深遠。

    現在是熱熱鬧鬧,但未來誰主沉浮?熱鬧之後,誰能活下來,誰能走的更遠,仍然是一個充滿憧憬的預測題!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