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美國價格傳導勝中國 消費者終也要捱貴貨│巨子點評

    美國價格傳導勝中國 消費者終也要捱貴貨│巨子點評

    美國通脹大超預期,4月份通脹數據大升4.2%。由PMI、PPI、CPI等數字可觀察到上至工廠營運、原材料價格、供需平衡等因素。在大宗商品及原材料價格急升的情況之下,以美國與中國相比,美國的傳導作用較中國強。或許是美國拜登政府巨額財政刺激及失業救濟金援助,美國國民可承受程度較高。

    至於中國方面,原材料供應緊張,促使其價格上升,但下游廠商擔憂經濟復甦未穩,因而未將高昂的原材料價格轉嫁至消費者,獨力硬食貴價材料,壓力甚大。

    由原材料價格、工廠生產運作、新訂單情況,至出廠價格給下游廠商,甚至是最終消費者,整條生產鏈均具有傳導作用。

    美國4月份通脹數據大升4.2%,創2008年9月以來最高,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4月按年升3%。上游製造業景氣不錯,ISM製造業指數為60.7,ISM銷售價格指數更升至89.6水平,創2008年7月新高,而美國4月PPI將於今晚公布。

    至於中國4月份PMI為51.1,而PPI升幅創三年半新高,4月份PPI按年升6.8%,勝預期,遠高於3月4.4%的升幅,並創2017年10月以來新高。但CPI按年升0.9%,略低於預期的1%,增速較3月的按年增加0.4%加快0.5個百分點。從此可見,美國的傳導作用較中國強。

    由原材料價格、工廠生產運作、新訂單情況,至出廠價格給下游廠商,甚至是最終消費者,整條生產鏈均具有傳導作用。從此可見,美國的傳導作用較中國強。(資料來源:彭博)

    供應鏈緊張 貴價材料觸發停產

    中國限產反而促成資源價格向上。其中一例是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要求鋼鐵企業執行限產減排新措施,最高減產比例達50%,該市去年年生鐵產量1.33億噸,佔中國產量14.98%。內媒引述官方估計,唐山市有關措施實行期間,即3月20日至12月31日,該市鐵礦石消耗量總量或將減5,159萬噸。熱軋板卷價格一度升穿6,700元人民幣,並創新高。

    上游價格高昂對下游廠商的影響開始浮現。據《路透》報道,近日網上流傳一份中國一家電器公司發出的暫緩接單通知,表示由於全球炒作各種製造業原材料,囤積晶片等等,致使金屬原材料、玻璃、泡沫、開關等不斷大幅度漲價持續走高,使得零部件及整機材料成本上升過大,人工成本也愈來愈高,公司4至5月產口皆為貼本製造。經研究決定,自5月15日起暫停接受ODM客戶訂單,建議客戶觀望兩周,等材料稍做穩定再談價。

    人行:輸入性通脹的風險總體可控

    人民銀行《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及到,近年中國PPI向通脹傳導關係明顯減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起伏波動對中國通脹走勢的影響亦相對較低。

    報告又指,中國作為大型經濟體,若無內需趨熱相疊加,僅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並不容易引發明顯的輸入性通脹。綜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階段性推升中國PPI,但輸入性通脹的風險總體可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要求,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

    從美國經濟數據如ISM、CPI與中國的比較,可見大宗商品價格上升,至消費者身上,美國的傳導效應較中國的強。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美國的有救濟金緩助,未太實在地感受到物價上升的影響。

    相反,中國廠商卻未有在消費者加價,只是下游工廠在擠壓利潤。然而,面對高昂的原材料價格,中國廠商亦要尋求出路。一是如上述的情況般停產,待資源價回落才重開,弊處是對經濟復甦造成打撃,二是在終端加價,轉移成本至消費者身上,屆時通脹也會加快重臨。

    延伸閱讀: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