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物流科技獨角獸將上市,京東的第三張王牌已打出

    物流科技獨角獸將上市,京東的第三張王牌已打出

    時隔14年,脱胎於京東集團(以下簡稱「京東」)的京東物流(2618.HK),即將要在港上市了。

    據港交所官網,京東物流已正式啓動招股,招股時間為5月17日-21日,擬發行約6.09億股,其中公開發售約佔3%,國際配售約佔97%,每股發行價為39.36-43.36港元,預計將於5月28日在港掛牌上市。

    若成功上市,京東物流或將超「三通一達」,成為僅次順豐的第二大物流企業。

    此外,這也是繼京東健康、京東數科之後,京東在資本市場打出的第三張王牌,逐步兑現其孵化上市大計。

    去年年底上市的京東健康首日大漲55.85%,為港股打新客帶來豐厚收益,也將這次京東物流的打新熱潮推向頂峯,因為大家都在期待,京東物流能否帶來比京東健康更大的打新收益,再次「造富」呢?

    在2021年發佈的京東2020年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出來,京東物流的收入佔比已經佔到了京東集團淨服務類收入的43.1%,要知道,在2017年,這個數字佔比僅為16.8%,到了2019年佔比增加到了35.5%,可以説京東物流仍然處於高速增長階段,甚至增速還會進一步擴大。

    2020年之前,京東物流估值為300億美元~400億美元,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會再次刷新,根據京東物流的財報、市場佔比測算,有關投資數據對京東物流的估值可能會在500億美元左右,這個結果其實也不是不可接受。

    畢竟同樣是京東旗下的獨角獸,在港股上市的京東健康的市值曾一度達到了6200億港元(摺合800億美元)以上,京東物流的市場效應只會大於京東健康。

    雖持續虧損,但仍受資本青睞

    招股書顯示,其中,55%的募資將用於升級和擴展六大物流網絡,保持競爭優勢;20%的募資將用於開發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服務相關的先進技術,包括自動化科技、數據分析與算法以及其他底層技術等;15%的募資將用於擴展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廣度與深度,深耕現有客户,吸引潛在客户。

    京東物流過去三年保持了高速增長,2018、2019及2020年,京東物流營收分別為人民幣379億、498億和734億,其中2019年按年增長31.6%,2020年按年增長47.2%,2021年Q1,京東物流收入224億元,按年增長高達64.1%。

    一體化供應鏈收入是京東物流營收的主要構成。

    2020年,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5.8%。從外部收入來看,京東物流外部客户收入佔比已經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增長至2020年的46.6%,其中2020年外部客户收入增速近79%,自2017開啓的對外開放戰略成效顯著。

    此外,京東物流本輪還引入了包括軟銀、淡馬錫、黑石、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Matthews Funds(索羅斯旗下基金)、Oaktree(橡樹資本)在內的七家基石投資,合計擬認購額達15.29億美元(合約118.82億港元),這無疑給市場吃了強效定心丸。

    但是,在目前上市的快遞公司之中,京東物流是唯一一家仍在虧損的公司。在2018年、2019年、2020年,京東物流營收分別為378.73億元、498.48億元、733.75億元,分別虧損27.65億元、22.37億元及40.37億元。

    根據招股書顯示,在京東物流的營收成本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員工福利開支、外包成本和租金成本。但京東物流的收入增長很快,2020年相較於之前一年,更是漲幅達到47.2%,達到743億元。儘管一半來自京東集團,按照目前的增速,京東物流營收破千億指日可待。

    「京東物流上市後無疑會提速對外開放,為了與其他快遞企業抗衡,只能在幹線與支線運輸環節瘋狂砸錢,無疑會讓京東物流的虧損進一步擴大。」業內人士表示。

    「獨特打法」,優勢顯著

    眾所周知,「多」、「快」、「好」、「省」是電商購物體驗的四大核心痛點。長期以來,京東憑藉快速且優質的服務體驗著稱,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後,這一核心優勢得以持續強化,並且逐步從服務京東內部的物流服務部門走向開放的獨立物流企業。

    京東物流作為持續進化的樣本,也被視作京東零售堅實的護城河,而從這點來看,京東也被認為是最像與亞馬遜的國內電商巨頭。

    實際上,這種重資產的經營思路在當時還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各種爭議和質疑在所難免,但如今隨京東物流的壯大,證明這條路並沒有走錯。

    京東以自營3C電子產品起家,後逐步橫向擴張品類,在家電、3C電子產品以及快消品等垂直領域優勢突出,而這些品類通常具備客單價高、周轉快且具有一定時效要求等核心特點,因此重倉配對於京東來而言是最優解。

    京東物流定位於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業務涵蓋倉配、快遞快運、大件、冷鏈及跨境等多個物流子賽道,其中倉配服務佔各年收入的50%至70%。

    與此同時,京東物流有京東電商體系的商流作保障,這是三方物流公司不具備的天然優勢。而且在模式上,其也不同於菜鳥平台化的打法,主要通過智能分單、路由規劃、菜鳥驛站、倉儲服務(自建+整合)等環節影響產業鏈運行。

    京東物流以自營倉儲(自建+整合)為主,並僱傭大量的快遞員,圍繞京東商城完善其物流配送體系,更加體系化。

    現階段,京東物流共建有包含倉儲網絡網絡、綜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在內高度協同的六大網絡,全國運營超過900個倉庫,倉儲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米(含雲倉),約90%的自營訂單可以在當日或次日送達。

    與順豐孰強孰弱

    從傳出上市消息開始,就有不少人拿京東物流和是順豐快遞作比較,兩家企業市值相當,都以「快」著稱,所以免不了被相提並論。

    在招股書中,京東物流並沒有把順豐列為競爭對手,而是將自己定位為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該領域是一個近2萬億的市場,但是依舊高度分散,京東物流雖然是市場第一,但其市佔率僅有3%。

    相比於順豐綜合物流服務商的概念,京東物流在倉儲及配送服務、大件物品物流服務、物流科技服務等業務上有明顯優勢,能夠為客户提供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

    儘管沒提傳統快遞行業看重的單量、單票收入、運力等要素,但京東物流在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市場與順豐通達系展開的競爭不可避免。只不過京東物流走的是「倉庫+配送」路線,更看重倉庫,順豐則提供點對點的物流服務,更看重運力。這也符合各自的競爭優勢。

    據瞭解,全面進軍C端業務後,京東物流依靠價格優勢不斷蠶食原有的順豐客户,甚至不少京東物流的高管,很大一部分來自順豐。由於缺乏省際直達車,京東物流在沒有航空支撐的城市,經常被吐槽時效還不如通達系,而且價格比他們高一些。

    京東物流去年8月以54億元的對價收購跨越速運後,其航線資源大幅度補充到超過600條,但與順豐擁有64架全貨機,超過2000條航線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得益於開放業務的提速,京東物流2020年收入734億元,外部客户收入佔比提升至46.6%。與京東強調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類似,順豐也正在進行供應鏈服務的迭代轉型。

    不同於1.0時代聚焦於快遞物流領域,王衞曾公開表示,公司2.0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將是為重點公司提供有競爭力的行業解決方案。3C行業、餐飲超市、服裝快消、農產品等是順豐控股提供解決方案早已開始試水的領域,而這些難免與順豐展開直接的較量。

    小結

    雖然無論是從發展模式還是行業競爭方向,二者都有差異,不過京東和順豐都是物流行業的翹楚,王者與王者之間,總歸是少不了一戰。

    獨立之前的京東物流只服務於京東電商,和順豐之前還未有行業內的競爭,而隨着京東物流從京東剝離,京東物流想要做好就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短板。

    比起順豐的運輸優勢,京東只靠着自建的倉儲真的可行嗎?那些未入駐京東物流自建倉儲的商家,又該如何搭上京東物流這趟快車呢?

    未來如果京東物流持續將寶都壓在自建倉儲上,或許會錯過很多的機會。

    在網路這個轉瞬即逝的世界裏,一念之差,或許就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