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外貿「成績單」出爐!5月出口增幅走弱,所為何因?

    中國外貿「成績單」出爐!5月出口增幅走弱,所為何因?

    6月7日,海關總署公佈了最新進出口數據。數據顯示,5月份出口增速小幅走弱,但依舊位於高位,進口按年增幅走高,貿易順差按年減少32.1%。

    海關數據同時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4.76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8.2%。其中,出口8.04萬億元,按年增長30.1%;進口6.72萬億元,按年增長25.9%;貿易順差1.32萬億元,按年增加56.2%。

    機構預期,未來幾個月出口仍將保持韌性,進口也有望保持較高水平,貿易順差或將呈現收窄態勢。

    多因素支撐進口單月按年增幅走高

    據海關統計,5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3.1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6.9%,按月下降0.4%。其中,進口1.42萬億元,按年增長39.5%,按月下降1.1%。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基數效應對進口按年走高形成了明顯支撐。其次,大宗商品價格繼續走高也對進口金額按年增速走高形成支撐。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市場流動性寬鬆等原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繼續走高,5月雖然國內黑色系金屬出現大幅的回調,但價格依舊維持高位,而有色金屬、原油等商品的價格則進一步走高,LME銅5月上漲4.5%,向上突破了1萬美元的高位,ICE布油突破了70美元。

    李奇霖説,按美元計,鐵礦砂及其精礦數量按年增長3%,但是金額按年上漲105%;銅礦砂及其精礦數量按年增長15%,但是金額按年上漲99%;原油數量按年下滑14.6%,但是金額按年上漲105%。這些都體現了大宗商品價格繼續走高對進口金額按年增速走高形成的支撐。

    此外,旺盛的出口帶動國內生產維持韌性,企業也就需要增加設備和相關原材料的儲備。數據顯示,前5個月,中國進口機電產品2.87萬億元,增長21.8%,按年增速較前4個月提升。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分析師伊楠表示,從貿易伙伴看,自東盟和歐盟進口為主要拉動力量。從重點商品看,原油和鐵礦砂等為主要拉動力量。未來幾個月,進口有望繼續保持高增。原因在於:一是中國疫苗接種和疫情防控形勢較好,經濟有望持續復甦;二是全球經濟復甦和流動性充裕的環境下,大宗商品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

    5月以來,多方出手大宗商品的保供穩價,在遏制市場的投機炒作行為的同時,加快推進鐵礦石新項目建設,以及在產資源的項目對接,鼓勵更多企業到海外開發鐵礦石資源。

    出口增速小幅走弱,但將保持韌性

    5月份,中國出口1.72萬億元,按年增長18.1%,按月基本持平,增速有所回落。李奇霖表示,出口按年數據有所回落,但依舊位於高位。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從貿易伙伴看,對東盟、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增長。從重點商品看,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增長。

    伊楠分析,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仍在持續恢復。美國製造業PMI升至61.5%的歷史新高,歐盟製造業PMI升至63.1%,均為歷史新高。韓國、越南5月出口均保持40%以上增速,顯示全球經濟復甦繼續向好。

    而增速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民幣持續升值的衝擊逐漸顯現。5月製造業PMI中的新出口訂單由50.4%回落至48.3%,為去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二是訂單或轉移至其他經濟體。5月來,儘管新興市場經濟體疫情有所反覆,但越南等主要出口國出口增長態勢較好。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表示,5月出口增速面臨的海外基本面並不差。結合5月PMI數據小型企業絕大多數指標差於大中型企業,且小型企業多項核心指標跌至榮枯線之下,與此同時,小型企業的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創2013年7月有數據記錄以來新高。綜合來看,出口增速較前值下行且低於預期的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行,降低小型企業的盈利空間,進而降低出口產業鏈上小型企業的生產以及接單意願。

    李奇霖指出,拖後腿的主要是防疫物資,隨着全球疫苗接種,對防疫物資的需求明顯回落,而且因為高基數的原因,防疫物資在5月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展望後期,李奇霖認為出口有望繼續維持韌性:

    一是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海外需求有望繼續上行,比如5月美國、歐盟的PMI數據相比於4月都在走高;

    二是前期高額補貼的後遺症使得美國的就業恢復速度較慢,拖累生產修復進程,國內供需缺口拉大,對進口依賴度提高;

    三是疫情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的擴散,使得印度等國家的生產遲遲難以恢復,這減緩了中國出口份額的回落速度。而且海外頻繁出現的疫情,也使得全球對中國的信心開始回升,原先的製造業外遷趨勢暫緩,全球產業鏈反而加速向中國聚集。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認為,新興經濟體由於新冠疫苗接種落後,預計在今年三季度以後經濟活動才能逐步恢復。這意味着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裏,中國出口面臨的競爭相對較小。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