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中國出口5月進出口點評:低於預期或主因供給側擾動

    中國出口5月進出口點評:低於預期或主因供給側擾動

    2021年5月出口(美元計價,下同)按年增長27.9%(4月按年32.3%),略低於預期。進口按年增長51.1%(4月按年43.1%),基本符合市場預期。貿易順差455億美元(去年同期619億美元)。我們認為,出口低於預期或主因供給側擾動:許多證據顯示供給側衝擊仍然較為嚴重,或對出口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5月全球製造業PMI供應商配送時間續創歷史新低,運價持續上漲,而疫情衝擊進一步降低了中國部分港口和東南亞港口的運行效率,細分行業進出口數據也顯示出大宗商品供給衝擊和「缺芯」的影響。往前看,雖然面臨供給側衝擊的挑戰,但未來幾個月內中國出口金額的絕對水平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按月增長可能偏弱,全年出口增速預測仍為18.4%。

    全球經濟持續恢復,但供給側衝擊仍較為嚴重。從兩年複合增速來看,出口為11.1%(前值16.8%),有所下降,但絕對金額2639億美元仍然處於歷史最高水平範圍內;進口按月雖然有所下降,但絕對金額2183億美元同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範圍內。供給側衝擊仍較為嚴重,5月全球製造業PMI供應商配送時間為37.4%(前值37.6%),續創歷史新低。

    東南亞疫情對出口造成一定擾動,部分也可能由於運輸效率下降。從兩年複合增速來看,東盟為15.1%(前值21.7%),而美國、歐盟分別為9.1%(前值15.8%)、13.5%(前值17%)。部分受疫情衝擊較嚴重的地區下降幅度較大:越南17.9%(前值28.5%)、馬來西亞15.1%(前值22.8%)、中國台灣18.2%(前值25.4%)、印度2.2%(前值21%)。我們認為疫情影響更多體現為供給側,對於中國部分港口[1]來説,因疫情造成作業效率下降、貨物積壓;對於東南亞港口來説,疫情也會造成海運效率下降,對中國出口造成短期影響:Clarkson Research公佈的東南亞港口擁堵指數5月為1.01百萬標準箱,高於4月的0.99百萬標準箱。從運價來看,5月CCFI東南亞航線也較4月有所上漲。

    兩項防疫物資下拉出口按年增速8.2個百分點。兩項防疫物資(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和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按年下降39%(前值為下降15%),下拉整體出口按年增速8.2個百分點。

    細分產品進出口或體現大宗商品供給衝擊和「缺芯」影響。出口產品中,手機、家電、汽車零配件兩年複合增速分別為6%(前值16%)、16%(前值23%)、12%(前值20%),雖然可能有需求端服務消費對於商品消費替代的影響,但也可能部分體現了供給端晶片供應短缺的影響。進口數量中,集成電路、汽車(包括底盤)兩年複合增速分別為19%(前值25%)、-2%(前值-1%),可能也部分體現了「缺芯」的影響;而鐵礦砂及其精礦、銅礦砂及其精礦、煤及褐煤兩年複合增速分別為4%(前值10%)、3%(前值8%)、-12%(前值-7%),或體現了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對進口需求的抑制。

    進口價格按年繼續上升,對出口企業利潤擠壓程度加深。這種進口價格快速上漲的趨勢從總量上也有證據:由於官方出口價格指數公佈時間相對滯後,我們採用出(進)口金額與海關貨運監管業務出(進)口貨運量之比作為更高頻的進出口價格觀測指標。從歷史數據來看,出(進)口金額/出(進)口貨運量按年與出(進)口價格指數按年趨勢相同,但波動幅度更大。2021年5月出口金額/出口貨運量按年增速為14.1%(前值24.5%),進口金額/進口貨運量按年增速為44.6%(前值37.3%),進口價格按年創近年來新高。而且,出口價格按年增速低於進口價格按年增速的程度加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口企業利潤受擠壓程度加深。這種趨勢如果持續下去,或影響出口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的接單意願。

    展望未來,儘管近期供應側衝擊有擾動,但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出口金額的絕對水平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但按月增長可能偏弱,我們對全年出口增長預測仍為《出口韌性有多強?最新調研感受——出口企業草根調研》中的18.4%。

    (中金宏觀授權使用)
    (中金宏觀授權使用)
    (中金宏觀授權使用)
    (中金宏觀授權使用)
    (中金宏觀授權使用)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