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59個交易日漲5倍 現代牙科憑什麼

    59個交易日漲5倍 現代牙科憑什麼

    股價漲5倍需要多久?義齒加工龍頭現代牙科只用了59個交易日的時間。截至6月9日發稿,現代牙科漲4.15%,報7.53港元。

    《上海證券報》6月9日報道,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場裏的其他牙科賽道股表現也頗為亮眼,經歷過春節後的短暫調整,正海生物股價反彈超80%,通策醫療股價反彈也超過50%。

    現代牙科三個月股價漲超5倍

    截至6月7日,自3月10日以來,現代牙科股價漲幅已高達503.37%。股價快速上漲的背後是亮眼的業績。3月15日,現代牙科發佈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2020年公司核心業務純利在2.15億港元至2.25億港元之間,較2019年(未計及任何一次性非現金商譽減值)增加約34%至41%。

    現代牙科表示,公司去年下半年純利較2019年下半年增加,主要由於2020年下半年牙科行業穩健復甦,疊加牙科行業加速整合。3月16日,現代牙科股價漲幅超25%。從今年一季度業績來看,現代牙科的集團收益總額約7.01億港元,按年增加約32.7%,毛利率介乎52%至54%之間。

    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現代牙科公司的不斷增持,以及內地正畸龍頭時代天使即將登陸港交所,令市場預期牙科行業迎來價值重估,而這也是現代牙科股價快速上漲的原因。

    「不過,現代牙科最近的股價有些震盪,主要因為短期漲幅較快,當前已談不上便宜,投資者還是要謹慎。」該業內人士分析道。

    從現代牙科的主營業務來看,主要以義齒代工為主,也有矯正和種植產品的加工,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義齒生產商之一。國信證券分析師朱寒青統計發現,全球義齒市場規模超過 300 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增速較快,而且義齒需求較為剛性,中國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

    根據美國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協會(AAOMS)的統計,69%的35-44歲的成年人至少永久丟失一顆牙齒;到74歲時,26%的成年人的所有牙齒都會脱落。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中國65-74歲老年人中,有86%的人存在牙缺失,存留牙數為22.5顆,全口無牙的人羣比例為4.5%,缺牙修復治療比例為63%,同時伴隨美容牙科需求的釋放,中國義齒修復的治療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

    機構盯上牙科賽道

    事實上,部分A股賽道里的牙科標的近期也強勢反彈。具體來看,截至6月7日,3月16日以來,正海生物股價反彈88.5%,通策醫療股價反彈也超過50%。其中,通策醫療更是一隻30多倍大牛股,從2013年5月至今,其股價漲幅超過3360%。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正海生物還是通策醫療,都已被機構「盯上」了。從正海生物來看,該公司近期頻頻被機構調研,5月以來,已迎來三波機構調研。其中,百億基金經理中歐基金葛蘭、富國基金李元博等均親自參與了調研。

    在5月17日最新的調研中,機構較為關注什麼樣的品種可能會面臨帶量採購?正海生物表示,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品種有臨牀用量較大、臨牀使用成熟、市場競爭充分、佔醫保支出較大等特點。公司已上市產品均屬於高值醫用耗材,目前涉及帶量採購的產品只有可吸收硬腦(脊)膜補片,從去年部分地區開始執行到現在來看,目前對公司的影響實際上沒有預期的那麼大,有關數據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一季度末,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持有通策醫療901萬股,也是持股數量最多的基金。除了被葛蘭重倉持有外,一季度末共有107只基金重倉持有通策醫療,合計持股數量為4789.16萬股。

    對於牙科賽道,國信證券表示,口腔產業鏈由上游耗材設備廠商、中游渠道商和下游醫療服務機構組成。從全球範圍來看,外資廠商在隱形正畸、種植體、牙科耗材、口掃設備等領域優勢明顯,國產廠商正向上游不斷突破。從中游渠道來看,中國尚未有能夠主導牙科器械分銷的企業,至於下游醫療機構,中國已出現了一些全國或區域性的連鎖機構。

    從行業發展空間來看,根據灼識諮詢的測算,2020 年中國牙科護理市場規模為262億美元,到 2030年的複合增長有望超過10%,預計可達到752億美元。

    滬上一位基金經理表示,自己也較為關注牙科賽道的機會。「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牙齒健康,消費升級下大家也願意為牙齒花錢,尤其是老年人需要種牙。我爸爸前段時間剛去種了4顆牙,每顆牙大概要花費1萬元,從長期來看,牙科賽道空間很廣闊。」

    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03600.HK)

    煙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653.SZ)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