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原油會是「通脹之母」嗎?

    原油會是「通脹之母」嗎?

    隨着通脹預期持續升温,投資者預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而在期權市場,交易員開始押注「大宗商品之母」原油價格升至100美元/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100美元期權的持有者——現在在紐約商品交易所擁有最廣泛的WTI看漲合約——正在用槓桿押注油價在今年飆升超過40%之後還會繼續上漲。

    Wind數據顯示,隨着全球從疫情中逐漸復甦,美油7月合約價格大幅上漲,升至近每桶70美元的2018年以來最高水平。

    (Wind資訊授權使用)

    分析師表示,油價不太可能很快升至100美元,因為全球經濟仍在從 疫情的衝擊中復甦,主要生產國正在提高產量以應對需求的復甦。

    交易公司Blue Creek Capital Management LLC的首席投資官Adam Webb在談到2022年12月交割的100美元原油看漲期權時表示:「所有人都在關注它。」「這是顯而易見的。」

    Webb認為,美國經濟的反彈將有助於將WTI價格推高至每桶100美元。該基金賣出看跌期權,為購買100美元的看漲期權提供資金。

    另一方面,押注原油漲至100美元的投機活動,與金融市場的其他投機行為相類似。

    今年1月,交易員紛紛買入遊戲驛站和AMC等不盈利公司的期權。他們認為,這樣做會推高股價,讓看跌的投資者蒙受損失,並促使他們回購自己做空的股票。這種交易在6月初重新上演,推動此類個股價格走高。

    與此同時,分析師對原油的目標價則更為謹慎。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分析師娜塔莎?卡內娃(Natasha Kaneva)表示,除非大量投資者湧入大宗商品市場,或美元暴跌,否則石油需求將需要在第四季度遠遠高於疫情爆發前的水平,油價才能在今年達到每桶100美元。她表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且其他國家的原油出口可能在未來增長,制約油價漲幅。

    這並沒有阻止交易員大量持有100美元的看漲期權。這些合約賦予其所有者以每桶100美元的價格購買原油期貨的權利。如果價格在到期前超過執行價格,他們就會支付。

    瑞穗證券美國公司(Mizuho Securities USA)能源期貨部門主管Robert Yawger表示,與押注油價上漲相比,買家更傾向於押注波動性上升。波動性和期權在本質上是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將推高合約的價格。

    Yawger認為油價不會接近每桶100美元,他指出,期貨市場將2022年12月的WTI價格定在每桶61美元左右。但他表示,100美元看漲期權的持有者無論如何都會受益,因為預期波動性較低,且可能上升。

    不過,100美元的看漲期權交易並非沒有風險。Westbeck Capital Management LLP首席執行官讓-路易?勒梅(Jean-Louis Le Mee)預測,原油價格將在2023年飆升至創紀錄高位,但令他驚訝的是,有許多100美元的2021年布倫特原油看漲期權尚未交割。他説,即使波動性上升,如果距離到期日太近,這些合約也會貶值。

    原油會是「通脹之母」嗎?

    今年以來,從原油到木材等一系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讓投資者擔心通脹並非美聯儲所説的暫時現象。不過學術研究表明,近幾十年來,大宗商品價格衝擊對通貨膨脹的影響有所下降,因為品牌等要素在最終成本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商業經濟學家凱文·克萊森 (Kevin Kliesen) 最近發現,工業材料指數的成本與耐用品價格指數之間的相關性相當小。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經濟學家的研究,隨着企業效率的提高,大宗商品在最終生產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小。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90 年至 2015 年間,美國每消耗一公斤石油的經濟產出大約增加了兩倍。

    前歐洲央行經濟學家、現供職於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Dirk Schumacher表示:「石油曾經重要到足以左右通脹,但現在大宗商品都不重要了。」 Schumacher説,儘管如此,在其他力量推高價格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具有決定性作用。

    他説:「如果你認為美國的財政政策做過頭了,那麼大宗商品可能是引發自我強化的價格螺旋的最後一步。」

    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也可能是未來通脹的預警,因為大宗商品市場對經濟變化的反應比最終產品價格更快。油價攀升的影響已經在消費者價格數據中顯現出來:歐元區數據顯示,5 月份消費者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 2%,是2018年底以來的最快漲幅,主要是因為能源。

    經濟學家指出,一些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原油價格,只是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最近的大幅增長是建立在與 2020 年中期的比較之上的,當時消費因疫情而受到抑制。

    許多人還認為,隨着部分美國消費者支出轉向大宗商品密集度較低的服務業,大宗商品價格的增長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放緩。「油價已經從每桶35美元漲到了70美元。它不會漲到 140 美元,」牛津經濟研究院駐倫敦的特別顧問丹史密斯説。「在接下來的三到六個月內,許多大宗商品價格將大致橫盤整理。」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