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拜登考慮向中國稀土加徵關稅,影響有多大?中國如何打好這張牌?

    拜登考慮向中國稀土加徵關稅,影響有多大?中國如何打好這張牌?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喬•拜登(Joe Biden)政府正考慮進行一項調查,以確定進口主要產自中國的稀土磁鐵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如果是的話,就有理由對該商品加徵關稅。白宮方面表示,美國商務部將審核是否要調查釹磁鐵,這種材料被用於製造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等多種產品。

    稀土遭遇關稅威脅

    據悉,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對主要在中國製造的稀土磁鐵的進口是否構成可能需要徵收關稅的國家安全威脅進行調查。

    白宮方面表示,商務部將審查是否對釹磁鐵進行調查,釹磁鐵用於製造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發動機的所有產品。由於擔心過度依賴中國,總統拜登正在考慮將此舉作為白宮措施的一部分,以提高美國在稀土、食品和製藥等領域的供應鏈的彈性。

    政府將決定是否根據1962年貿易法第 232 條調查釹磁鐵進口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在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引用它來證明對從美國盟友進口的鋼鐵和鋁徵收關稅之前,很少使用該條款。華盛頓新任美國安全中心的技術專家 Martijn Rasser 説:「就釹磁鐵而言,這些關稅將直接針對中國。如果關稅足夠高,這可能會為建立美國國內產業提供經濟激勵。」

    華盛頓越來越擔心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稀土是用於製造商業產品(如計算機硬盤)和軍用產品(如雷達、聲納和精確制導導彈)的 17 種金屬元素。根據伯明翰大學的數據,到 2030 年,對稀土磁鐵的需求將從目前約130000噸增加到每年270000噸。目前,中國生產了大約88%的用於電動汽車的磁鐵,日本是第二大生產國。

    「我們非常依賴釹稀土磁鐵的進口,尤其是從中國進口。第232節是我們可以用來提供幫助的另一個工具,以減少我們對中國的依賴。」一位美國高級官員説。「我們不打算與我們的盟友和合作夥伴發動貿易戰。」這位官員補充道。

    當拜登下令對供應鏈進行審查時,他把重點放在半導體、稀土、藥品和電動汽車電池上。官員們表示,政府將利用《國防生產法》——一項 1950年朝鮮戰爭時期的法律,允許美國強制工業界優先考慮政府合同以幫助國家安全——從海外退回50-100種關鍵藥物的生產。能源部計劃發佈一項為期10年的發展鋰電池國內供應鏈的計劃,鋰電池對電動汽車至關重要,並將立即動用170億美元的貸款工具來支持這一努力。農業部將分別投入40億美元,以幫助加強和多樣化美國食品供應鏈。

    拜登還將嘗試與盟友舉辦一個論壇,以促進供應鏈合作。在康沃爾七國集團會議之後,預計他還將於下周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美國峯會上討論這個問題。這位官員表示,政府還將組建一支由美國貿易代表凱瑟琳·戴 (Katherine Tai) 領導的「貿易打擊部隊」,提議對那些從事不公平貿易行為、削弱美國供應鏈彈性的國家採取執法行動。

    影響有多大?

    從稀土的角度來看,據官方6月7日公佈的數據,今年5月份中國稀土出口量創下了自2020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達到4171噸;綜合1-5月的出口數據來看,中國稀土出口按年增長8.7%至19813.3噸。

    中國藴藏的稀土礦多達4400萬噸,掌控着全球近90%的稀土市場,其中在2019年,中國與美國等60個國家都達成了稀土貿易合作;在2020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達到了35448噸。美國有將近8成的稀土是從中國進口。若最終加稅,很大程度上可能增加的是美國公司的成本。

    目前,中國已經擁有全套壟斷的稀土分離冶煉技術,2011 年開始,中國每年的稀土申請專利量大於世界總和,以稀土的分離冶煉技術來説,中國的分離純度已經接近百分之百。

    像「離子型稀土原礦綠色高效浸萃一體化新技術」、「低碳低鹽無氨氮分離提純稀土新工藝」、「4N級超高純稀土金屬集成化製備技術」等一系列技術都具有原創性,而且我們提出並研發出高純碳酸氫鎂溶液皂化萃取分離和沉澱回收稀土的原創性技術,首次將稀土分離提純過程產生的氯化鎂廢水和CO2氣體低成本回收用於連續碳化、規模製備純淨的碳酸氫鎂溶液,代替液氨、液鹼、碳酸氫氨等應用於稀土萃取分離和沉澱。

    在壟斷了稀土提純分離技術之後,中國開始減少自己稀土礦的開採,轉而進口,像2020年度,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只有140000噸,其中以輕稀土為主指標120850噸,中重稀土為主指標19150噸。輕稀土主要是民用,而中重稀土主要用於國防科技。

    目前,中國大部分稀土都是外國進口稀土礦,然後進行提煉,最後出口稀土產品。而且今年中國又再次縮減了稀土產品數量,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上半年, 中國累計出口稀土1115.4噸,按年去年23232.2噸減少9.1%。

    稀土元素在經濟民生國防科技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想要研發代替稀土元素的產品,在現階段是沒有可行性的。儘管目前美國宣稱要擺脱對中國稀土技術的依賴,但是2016年2月,美國政府問責局曾發佈了一份關於稀土材料報告,據其估算,美國可能需要15年才能建成國內稀土供應鏈。所以美國還是把稀土礦石賣給了中國,因為美國沒有辦法打破中國的稀土技術封鎖。

    其實,需要關注的並不是對稀土徵稅一事,而是近期美國的動作。前幾天,拜登政府剛剛宣佈將中國59家企業拉入投資黑名單;6月6日,美國派出幾名政客「訪台」;在此之前,拜登政府還再度將新冠溯源政治化,要求美國情報組織徹查病毒來源;馬上就要召開的G7領導人峯會肯定也少不了中國話題。

    在這種背景之下,投資者也開始進行權衡,資金逐漸湧向避險資產,近日美國和歐洲的債券價格均有所上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也許對市場的衝擊不會有特朗普時代那麼劇烈,但就長期而言,傷害性可能不會弱於那個時代。

    中國如何對美打好稀土這張牌?

    眾所周知,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儲藏在中國,同時中國又是世界最大出口國,全世界90%的稀土來自中國。

    那麼中國能否拒絕向美國出口稀土呢?

    美國丟了稀土霸權地位

    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上17種稀有金屬的合稱,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也是軍事、冶金、機械、化工、電子等諸多領域的必需品。

    稀土開採在美國曾有輝煌的歷史。

    1945年,美國人的兩顆原子彈在日本爆炸後,二戰很快結束。

    地質學家進入加利福尼亞的芒廷帕斯,想要尋找製造原子彈的鈾元素,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稀土礦場。

    芒廷帕斯礦被發現後,很快一家名叫Molycorp的企業就購買了開採權,絕對大幹一場。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對稀土的認識和應用,極為有限。

    因此,Molycorp在公司成立最初的十幾年裏,一直也沒什麼建樹。

    即便有一些零星的需求,也僅限於打火石之類低端的東西。打火石是含有鑭和鈰的合金,由於它們的燃點很低,因此只要輕微撞擊,就會出現火花。

    這種打火石最早被火槍兵和炮兵帶在身上,開槍或開炮之前的打火都得靠它。後來煙民們手中的打火機裏也有這玩意,每次用齒輪摩擦一下打火石,火星就會點燃揮發出的汽油。

    直到20世紀60年代,一種稀土金屬——銪,引發一場彩電行業的革命。

    在銪之前,彩電的紅色熒光粉很暗淡。科學家們在一次偶然中發現,摻入銪的熒光粉不但亮度高,還很鮮豔。

    整個稀土產業為之一振。

    進入到1960年代,芒廷帕斯稀土礦使美國擁有了稀土霸權。

    緊接着70年代,稀土在石油精煉中被廣泛用作催化劑,芒廷帕斯的礦坑也越挖越深。

    一直到80年代,美國都是世界稀土產業的龍頭老大。

    1984年,通用汽車和日本住友特殊金屬幾乎在同一時間發明了釹磁鐵。

    這是一種將鐵、硼和稀土元素釹,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新型磁鐵,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能得到的最強的永磁體,號稱「磁王」。

    如果你手上有一小塊釹鐵硼(家用電器裏的),幾十釐米以外再放置一個,它倆的磁力會讓你的手受到痛擊。有人開玩笑説,如果有人相隔幾小時吞下兩塊釹磁體,絕對可以導致腸穿孔。

    銣磁鐵的發明,使得經歷了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後的汽車廠商,實現了給汽車減重,以節省油耗的目的。

    也讓通用汽車隨後組建的麥格昆磁公司,接到了來自美國國防部的巨量訂單,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國防工業發展。

    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聯軍以300多人的輕微代價,擊敗伊拉克號稱的百萬大軍。

    戰爭中,從美軍航母戰鬥羣上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以及F-117隱形戰機投下的一枚枚精確制導炸彈,震驚了世界。愛國者導彈也第一次在戰時被使用。

    製造這些高科技武器的永磁、隱形塗層等稀土材料,正來自麥格昆磁和Molycorp。

    不過,也就是在1990年代,美國稀土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復返。

    因為中國後來居上了。

    稀土之父憋大招

    事情還得從抗日戰爭期間説起。

    1939年冬,日軍進攻綏西,被中國守軍傅作義部擊敗,史稱五原戰役。

    戰鬥結束後才知道,五原城裏原來還有100多個特殊的人物——日本的「帝國蒙疆礦業調查團」。

    資源匱乏的日本不光對土地感興趣,對他們奇缺的礦產更是求之若渴,對綏西豐富的稀有金屬礦藏更是垂涎欲滴。日本打算調查清楚這一地區礦產的存量和貧富等情況,為進一步掠奪和確定其支持侵略戰爭的時長來提供數據參考。

    於是,日本從國內抽調了這批地礦領域的科技精英,組成了這個所謂的調查團前往實地考察。不成想,卻在五原被中國軍隊「包了餃子」。

    據有的日方材料説,為了營救這個考察團,日本還出動過飛機實施迫降(真是下了血本),但由於日軍已經被分割打散,只是救走了少數幾個人。多數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

    這個考察團蒐集的礦藏資料,戰役結束後一部分被我方繳獲,成為揭露日本侵略者對中國進行經濟掠奪的證據,還有一部分則被日本人帶回國內,成為其開展相關研究的珍貴資料。

    20世紀70年代中日開始恢復邦交的過程中,便有日本商人按圖索驥來到包頭鋼鐵廠,要求購買礦渣,但被我方拒絕。

    包鋼的鐵礦石來自於白雲鄂博,就是當年日本考察過的地方,這裏是世界最大也是品種最豐富的稀土礦所在地,限於技術原因,中國對於稀土礦藏當時的利用還不夠充分,但總要把這筆財富留給子孫後代。

    關於此事,還有一則流傳很廣但無人證實的傳言。據説當日方提出購買礦渣的時候,此事引起保衞部門的重視,一直把報告打到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處。周總理指示:礦渣不賣,堆存,留給後人。

    不過,當時中國稀土研究和技術的落後卻是事實,幾乎白紙一張。70年代以前,中國不得不低價出口稀土精礦,再以幾十倍的價格購進深加工的稀土產品。

    稀土素有「工業黃金」「工業維生素」「新材料之母」等美譽,在國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鑑於此,日本、美國和歐盟等西方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對稀土的研究。

    落後的面貌,逼着中國人自己開發稀土分離技術。

    1972年,北大化學系教授徐光憲接到一項緊急任務——分離鐠釹。鐠釹是稀土中最難分離的兩種元素,在當時被公認為世界難題。

    就在這樣的危局下,徐光憲毅然投入到了稀土相關的研究中。而對於他來説,這已是他第三次改變研究方向,但只因一個理由——祖國需要!

    也正是因為這個理由,當年留學美國的徐光憲受到祖國感召毅然回到國內。當時朝鮮戰爭已經爆發,中美關係異常緊張,徐光憲和妻子高小霞均感到祖國更需要自己,高小霞毅然中斷攻讀學位,徐光憲放棄即將到手的工作,夫妻倆人借華僑回國省親的名義,於1951年乘船回到中國。

    國外慣用離子交換法分離鐠釹,但產量小,成本高,徐光憲決定另闢蹊徑,採用萃取法。

    立足於基礎研究,着眼於國家目標,不跟外國人跑,走自己的創新之路。

    3年後,這個難倒國內外稀土研究員的難題,真的被徐光憲團隊攻克了,讓中國稀土的提純度達到了驚人的99.99%。

    因為這一技術,中國成功實現了從稀土資源大國,向稀土生產、出口大國的逆襲。

    1986年,中國稀土產量首超美國。到90年代末,中國高純度稀土的產量已佔到全球九成以上,國際稀土價格降為原來近四分之一。

    1992年,視察南方路過江西時,鄧小平也説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嚴重依賴中國稀土的美國

    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稀土產業累積了一定技術實力,在生產水平上有了長足進步。

    據統計,全球80%以上的稀土產業集中在中國境內,除中國以外的唯一一家輕稀土分離工廠位於馬來西亞,屬於澳洲的萊納斯公司。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稀土項目都只停留在原礦開採階段,並沒有稀土分離的技術應用。

    而且,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9年最新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稀土資源儲量為1.2億噸,而作為全球儲量最大的國家——中國儲量4400萬噸,佔比37%。

    (反做空信息中心授權使用)

    美國審計署近幾年經過調查發現,目前美國使用的稀土材料80%來自中國。大多數稀土材料加工集中在中國,中國依舊統領稀土資源市場。中國的市場優勢將增加美進口稀土材料的成本。

    美國國防工業將繼續依賴大量稀土材料,短期內無法對中國的供應形成替代。(這或許正是特朗普政府未對美自中國進口的稀土加徵關稅的主要原因)。

    拿這個洛馬公司來説,世界軍火"第一巨頭"對美國的影響巨大,這種影響不僅僅侷限於軍工領域,它的觸角已經伸向了各行各業,還對美國政界有着很深的影響力。

    它旗下的F-35,一架據説就要用掉400多公斤的稀土,愛國者導彈裏面則用了4公斤的釹磁鐵用來精確制導。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對美國不能實現稀土等戰略資源自給感到吃驚和憤怒。

    在過去十年中,美國一直努力重建本土稀土供應鏈,但是由於資金投入、環保、知識產權以及自身加工能力等諸多原因,進展十分有限。美要想在短期內建成國內稀土供應鏈,難度極大。

    美國審計署《2010財年國防授權法》的説法是,重建美國稀土供應鏈需耗時15年。

    而根據美國政府問責局2016年對國內稀土產業做過一次全面評估,結果顯示,重建美國稀土供應鏈還是需要15年。

    至於中國到底能不能打好稀土這張牌,也就看這幾年了。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