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23個要點看懂中央「一行兩會一局」講話釋放重要信號

    23個要點看懂中央「一行兩會一局」講話釋放重要信號

    6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人民銀行中共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人民銀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先後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2021)」上發表重磅演講。
    「一行兩會一局」主要領導集體發聲,就國內外通脹前景、碳市場與綠色金融、IPO發行節奏、企業赴境外上市、人民幣匯率等近期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做出回應,並對當前存在的金融風險點與未來貨幣與金融監管政策進行提示,可謂「全程高能」「信息量巨大」。

    以下是我們為讀者梳理的講話要點:

    易綱:貨幣政策要關注結構變化對物價的影響

    1. 未來可持續增長主要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以資本和勞動投入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未來可持續增長主要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並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如果從去年和今年兩年平均來看,我們預測中國GDP增速將接近於潛在增長率水平。

    2. 人口老齡化與綠色轉型影響相互對沖,利於整體上穩定物價

    貨幣政策要關注結構變化對物價的影響。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居民預防性儲蓄上升、消費傾向下降,因此對通脹產生抑制作用。而綠色轉型會使物價走勢有所上升。不同方向的價格壓力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對沖,從而有利於在整體上穩定物價。

    3. 預測CPI全年平均漲幅在2%以下

    全球通脹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實,但對通脹是否能長期持續下去,存在着巨大分歧。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判斷中國今年的CPI的走勢前低後高,預測全年的CPI的平均漲幅將在2%以下。當然,對來自各方面的通脹和通縮的壓力均不可掉以輕心。

    4. 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

    考慮到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在潛在產出水平附近,物價走勢整體可控,貨幣政策要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5. 努力實現在綠色轉型的過渡期平穩轉軌

    引導金融機構防範氣候變化風險。人民銀行已開展金融機構氣候變化風險壓力測試,並持續監測評估金融機構綠色轉型。要充分考慮現有基礎設施的投入成本、預期使用壽命和折舊的實際情況,穩妥設計轉軌參數和動態風險權重,努力實現在綠色轉型的過渡期平穩轉軌。

    郭樹清:努力防止金融風險再次蔓延

    1. 發達國家超級刺激的負面效應要全世界共同承擔

    超常規舉措,短期內確實起到了穩定市場、穩定人心的作用。但是相伴而來的負面效應則需要全世界各國來共同承擔。

    發達國家的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價格普遍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經常爬山的人都知道,越是陡峭的山峯,上去不易,下來更難。通貨膨脹比美歐同事們所預料的幅度要高出一截,至於將要持續的時間似乎也不像許多專家預測的那樣短暫。 當財政支出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靠中央銀行印鈔來支撐時,就像一架飛機在空中進入自轉旋渦,很難由自己順利改飛出來。

    2. 現階段最突出的一項任務是進一步加大直接融資比重

    現階段最突出的一項任務就是進一步加大直接融資比重。迫切需要讓各級政府、企業、中介機構和投資者都認識到逃廢債不僅是不道德的行為,而且是違法違規甚至是犯罪的行為。根本性舉措是加快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改革,真正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確保發行方、中介機構、投資者嚴格依法履行各自義務,承擔各自責任。

    3. 積極應對不良資產反彈

    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實施延期,預計將有一定比例最終劣變為不良。一些地方房地產泡沫化金融化傾向嚴重,相當數量的政府融資平台償債壓力很大,部分大中型企業債務違約比例上升,加劇了銀行機構的信用風險。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

    4. 嚴密防範影子銀行死灰復燃

    要防止金融機構再次通過交叉性金融產品無序加槓桿,對各種「類信貸」新花樣必須遏制在初期階段。要認真落實資管新規,確保存量資管產品整治任務順利完成。

    5. 堅決整治各類非法公開發行證券行為

    一旦發現「假私募、真公募」,應依法予以嚴懲,並按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或虛假披露追究發行人等相關方的法律責任。

    6. 個人投資者炒作外匯、黃金、商品很難發家致富

    從成熟金融市場看,參與金融衍生品投資的主要是機構投資者,非常不適合個人投資理財。普通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中,無異於變相賭博,損失的結果早已註定。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一樣。

    易會滿:近期市場關注的幾個問題

    1. IPO發行既沒有收緊,也沒有放鬆

    最近,有觀點認為IPO發行有所收緊。我們認為,IPO發行既沒有收緊,也沒有放鬆;當然在發行節奏上,需要綜合考慮市場承受力、流動性環境以及一二級市場的協調發展,積極創造符合市場預期的新股發行生態。

    2. 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

    一直以來,我們對企業選擇上市地持開放態度。選擇合適的上市地是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作出的自主選擇。一些企業願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業願意回歸,有來有去是一種正常現象,我們總體都持支持態度。需要強調的是,企業無論在哪個市場上市,都要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都要樹立公眾公司的意識,敬畏法治、敬畏投資者。全球各監管機構也需要進一步加強互相之間的執法合作,共同為市場提供良好的監管預期和環境,共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企業赴境外上市的前提,是要符合境內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

    3. 呼籲相關國際機構建立更加嚴謹科學的指數編制機制

    由於多方面原因,一些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的定價基準,還主要依賴於國際現貨指數和場外市場報價。在這裏,我們呼籲相關國際機構,建立更加嚴謹科學的指數編制機制,提高報價的透明度和約束力,共同提高大宗商品價格發現的效率,以更好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

    潘功勝:各個方面都比較關心的外匯市場運行問題

    1. 國際金融市場存在高位回調的風險

    疫情以來,在超級寬鬆政策刺激下,國際金融市場估值水平高企,脱離實體經濟基本面,金融市場脆弱性較強,國際金融市場存在高位回調的風險,可能導致全球避險情緒上升和跨境資本流動的變化。

    2. 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

    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應堅持服務主業和「匯率風險中性」原則,審慎安排資產負債貨幣結構,避免外匯風險管理的「順周期」和「裸奔」行為,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

    3. 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中國實施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一項適合中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安排,需要長期堅持。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因素複雜,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優於其他貨幣,匯率預期穩定,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

    4. 近5年外匯儲備綠色債券複合增長率約60%

    2007年起,我們就已將ESG(環境、社會、治理)因素納入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流程。一是多渠道開展綠色債券投資,近5年外匯儲備綠色債券複合增長率約60%。二是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和風險管理流程。

    劉桂平:關於金融支持碳達峯、碳中和的幾點認識

    1. 碳達峯不等於衝高點

    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需以系統觀念引領頂層設計。「30·60」目標存在「達峯快則中和早、峯值高則中和難」的緊密關係。碳達峯不等於衝高點,而是要儘快進行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持續調整。

    2. 割裂對待「碳達峯」和「碳中和」將增加不必要的轉型成本

    達峯後碳排放很難陡然下降,可能需要經歷一段峯值平台期。不同的達峯時間、峯值水平和平台期下,實現碳中和的整體成本差異較大。如果將二者割裂,不從一開始就着眼於碳中和的最終目標,將進一步壓縮碳中和過渡期,增加轉型壓力和不必要的轉型成本。

    3. 綠色金融發展思路是「三大功能」「五大支柱」

    人民銀行一直高度重視綠色金融發展。經過多年探索,確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綠色金融發展思路,即: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三大功能,探索形成了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綠色金融標準體系、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勵約束機制、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4. 按照金融市場邏輯管理碳市場利於實現有效的跨周期配置

    進一步發揮金融在碳市場建設中的支持作用。碳交易的底層邏輯是排放權的轉移,包含配額分配、登記、交易、核查、評估等諸多環節,實際運行成本較高,限制了市場效率。引入更多金融機構和包括碳衍生品在內的金融產品,有利於發揮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降低交易成本。按照金融市場邏輯管理碳市場,有利於實現有效的跨周期配置和套期保值。金融系統將積極配合、主動適應碳市場建設需要,有效平衡好綠色低碳投資中激勵、跨期和風險管理間的關係。

    5. 綠色產業投資需要高度警惕「一哄而上」、「一鬨而散」

    根據國內外主流機構的測算,「碳達峯、碳中和」需要的資金投入規模介於150-300萬億元之間,相當於年均投資3.75-7.5萬億元。巨量資金需求背後藴藏巨大的投資機會,各類投資風口不斷湧現,十分吸引國內外市場參與者的眼球。綠色產業蓬勃發展之勢大家看得都很清楚,但我們要保持冷靜理性,高度警惕「一哄而上、一鬨而散」。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