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 ICON - 財經股票資訊及專家分析
快訊
資訊
    虛擬市場
    專家

    快訊

    資訊

    窮人在內卷,富人在漏稅

    窮人在內卷,富人在漏稅

    「只有小人物才交稅」。

    全球最有錢的26個人所擁有的財富,是底層38億人口所擁有的財產總和。

    為了把錢藏起來,一出出超級富豪們的避稅大戲在全球各地上演。

    「只有小人物才交稅」

    2018年10月2日,《紐約時報》頭版頭條推出了一篇長達1.5萬字的重磅調查報道。

    報道矛頭直指時任總統特朗普背後——作為全美最富有家族之一的特朗普家族存在大規模稅務欺詐,以及通過內部交易、建立空殼公司等各種手段轉移資產,逃稅避稅數十億美金等行為,而特朗普本人則曾有10年沒交過任何所得稅的記錄。

    這篇由3位記者歷時一年半、翻閲數萬頁納稅文件和保密資料才誕生的心血之作,雖然在民間引起熱議,最終還是被壓了下去,並沒有掀起什麼風浪。

    特朗普對此的回應也只有四個字「極其無聊」,並拒絕公開自己的納稅申報單。紐約州稅務官員聲稱已在對特朗普的稅務情況進行調查,但過了幾個月也沒有新的消息,最後不了了之。

    一家媒體單挑一位總統,輸得毫無意外,但它至少讓公眾又一次窺見了超級富豪們龐大財富背後的另一面。

    最近這幾天,美國鉅富羣體再次因為納稅問題被拱上風口浪尖。

    6月8日,新聞機構ProPublica爆出一份美國超級富豪們納稅記錄,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金融巨鱷索羅斯的名字赫然在列。記錄顯示,在有些年份,這些掌握了全美80%財富的超級富豪們的聯邦個人所得稅竟然為零。

    比如貝索斯在2007年和2011年都沒有繳納任何聯邦個人所得稅,馬斯克在2018年也沒有繳納任何聯邦個人所得稅,金融巨鱷索羅斯連續三年個人所得稅繳納額為零。

    更讓美國老百姓炸鍋的是,25位最富有的美國人在2014至2018年間財富總額增長了4010億,但總共就繳納了136億美元稅費,平均「個人所得稅率」只有3.4%,其中巴菲特低至0.1%,貝索斯連1%都不到,而一個年收入7萬美元的美國普通中產,所得稅稅率就高達14%。

    自己辛辛苦苦幹一年還沒資本家一秒鐘賺得多,卻要承擔比富豪們高十幾倍的稅率,擱誰心裏都不平衡。

    對於媒體的爆料,富豪們的態度也很清奇,貝索斯保持沉默不作回應,馬斯克回了個「?」。

    從法律上講,這份記錄並不會對這些超級富豪們造成多大殺傷力。他們的財富大多來自於公司股票和分紅,只要不出售股票或收取分紅,這些收入都不屬於應稅收入。

    也就是説,除了聽幾句來自公眾的道德批判,富豪們並不需要承擔什麼重大代價。

    相反的是,靠出賣勞動力獲取工資生活的普通民眾,卻要交高昂的個人所得稅。

    「只有小人物才交稅」,上世紀80年代紐約房產大亨赫爾姆斯利這句充滿優越感的話,在40年之後依然揭示赤裸裸的現實。美國這個大瓜,更讓我們看清了資本家和普通人之間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

    很少有人願意把一輩子打拼來的財富白白送給國家。越富有的人,避稅的慾望和能力就越高。

    為了守護財富,富人們紛紛化身「鐵公雞」,一出出避稅大戲也在全球各地上演。

    「被藏起來」的萬億美金

    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的開曼羣島上,有一幢5層小樓,在這棟外觀普通至極的樓裏,藏着18000多家公司。

    開曼羣島風景如畫,16世紀哥倫布航海發現這個「新大陸」以後,這裏一度是海盜們的天堂。

    如今,「傑克船長」讓位於資本,小島上隨處可見的是精裝律師、會計、銀行家,還有從世界各地而來、棲身在奢華酒店裏的隱形大佬和他們的香車美女,他們在這裏幹着同樣的事——「把財富藏起來」。

    1978年,英國統治下的開曼羣島頒佈法律規定:無論任何企業或個人,在開曼羣島從事任何經濟活動,都不需要繳納一分錢的稅款。而且在對於私有財產保護上,這裏執行嚴格的保密政策。

    既能避稅,又能為公司在海外上市提供捷徑,開曼羣島一舉化身為全球富人的天堂。

    如今,這個只有7萬居民的小島,容納着全球300多家銀行分支機構和10萬家註冊公司,其中,就有來自美國的蘋果、谷歌、可口可樂、寶潔等世界500強企業。

    和開曼羣島相似,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瑞士的銀行家們就以「瑞士銀行,幫你把錢藏得天衣無縫」的招牌在全世界招攬客户。

    1934年,瑞士制定《銀行保密法》,規定任何儲户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瑞士銀行開户。你可以用化名、用代號、甚至用一串數字來註冊你的銀行信息,沒有人能知曉你的身份。二戰期間,這些匿名的賬户保護了很多猶太人的財產安全。就算拿槍指着瑞士銀行工作人員的腦袋,他們也會對用户信息守口如瓶。

    到2014年,瑞士銀行管理着2.2萬億美元離岸資產。

    好制度讓壞人變好,壞制度讓好人變壞。

    對很多小企業主來説,犯不着漂洋過海那麼遠。他們在隱匿財產和合理避稅方面也很有一套。

    把日常開支都拿去公司報銷,車房都登記成公司財產,再給自己象徵性開點兒低薪。不僅少繳了個人所得稅,還拉高了企業運營成本,少繳企業所得稅,一舉兩得。

    電視劇裏富二代因為老爸破產,登記在公司名下的車房全被法院收走,流落街頭,被灰姑娘拯救的橋段,靈感大概就是來源於此。

    除了個人和企業所得稅兩個稅種,在歐美日韓和中國台灣地區實行的遺產稅,也是富豪們身後要繳納的一筆鉅款。

    精明如他們,在各種灰色地帶遊走,去世前把所有財產合法轉移。

    在2018年《紐約時報》的披露中,特朗普的老爸老特朗普在兒子們還蹣跚學步時就開始考慮如何不讓家族財產因為遺產稅遭受損失。他讓特朗普兄弟們在自己公司掛職,發高薪,然後再成立皮包公司做家族企業供應商,將財富轉移到孩子們名下,之後再通過調低估值、稀釋股權讓資產縮水,通過這些操作節約了5億美元遺產稅。

    信託基金也是被普遍使用的方法。富豪可以把資產設立成家族信託交給專業人士打理,基金收益則由受益人享有,因為所有權和收益權分開,可以迂迴規避稅務。

    比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的財富就是採用家族信託的方式管理。他將總計達46億美元的迪斯尼股票委託給喬布斯信託基金,三處房產也分別交給了兩個不同的信託,受益人是妻子和孩子,這樣就可以少交遺產稅。

    成立慈善基金會也是國外富豪慣用的避稅方法。這樣類型的基金會,更像是美國政府和富人斡旋的結果,錢不交給政府,那就必須捐出5%做公益,大家都守規矩。

    對於富人來説,這樣做至少能繞開政府,按照自己的意志花錢,財富也能延續得更加長久。

    實在不行,還可以「三十六計,跑為上計」。2012年,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對年薪超過100萬歐元的富人加徵75%的「富人稅」,政策出台當年,就有587名被徵收對象移民別國。

    被撕裂的世界

    這個世界正被貧富差距深度撕裂。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古特雷斯曾説,世界上接近一半的財富被最富有的26個人獨佔,他們擁有的資產加起來超過1.4萬億美元,相當於全世界最窮的38億人口所擁有的財產總和,而70%的世界人口,都不得不接受不公平的收入和工資。

    在美國,全美近20%的財富被佔總人口0.1%的頂級富豪擁有,他們的淨資產相當於90%的底層人羣的資產總和。過去40年裏,美國CEO的薪酬增加了937%,工薪階級的工資僅增加了10%。

    當富豪們賺取大量財富後都在想方設法避稅,普通人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

    廣大工薪階級們靠固定工資生活,錢還沒到手,稅已經扣完,他們以「社畜」自嘲,以「躺平」為目標,又不得不為了生計持續「內卷」。

    諷刺的是,多數富豪的財富增長更多來自股票、房產等資產上漲,這些資產在出售變現前不需要交稅,他們連避稅的必要都沒有。

    「每年賺2萬美元的人繳納的稅款更高,那些每年享受約500億美元稅收減免的富豪卻在搞慈善募捐。」《改變世界的精英騙局》作者吉利達拉達斯感嘆道。

    很多國家都在開展的稅制改革背後,本質是不同社會階層的利益拉鋸戰。

    「如果把富人稅稱為階級戰爭,就讓他們説吧。但要求一位億萬富翁繳交的稅率和他的秘書相同,大部分美國人會説這是基本常識。」2012年,出身平民家庭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富人開刀。

    他的稅改法案提出,政府要讓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富人階級稅率不得低於30%。相對的,佔總人口98%的年收入低於25萬美元者稅率不該提高,他還設立貿易調查與金融犯罪小組,對華爾街資本操控等行為進行調查。

    但由於牽涉眾多,法案推動起來十分艱難。「富二代」總統特朗普上任後,奧巴馬稅改不了了之,特朗普反而開始推動減稅,進一步為富人「減負」。

    如今,擊敗特朗普的拜登又將富人稅納入日程。他提出要將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美國人的資本利得稅從20%提高到39.6%,加上投資收入3.8%的現有附加稅在內,資本利得稅總體稅率可能高達43.4%;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也從37%上調至39.6%。

    與此同時,國際稅務透明化進程也在進一步開啓。

    2014年5月,瑞士政府宣佈,瑞士金融系統將支持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簽署的關於實施銀行間自動交換信息標準(AEOI)。AEOI的具體要求是,各國收集的外國人的銀行賬户、公司的實益擁有權等信息,只要涉及稅收,就會自動與外國人所屬國籍的國家分享。

    與瑞士一起簽署宣言的還包括開曼羣島、百慕大等離岸避稅天堂。

    也就是説,那些開户人的信息從此透明化,這顯示了瑞士打擊偷稅漏稅的決心。宣言簽署之後,瑞士銀行300多年的保密制度走向終結。

    2019年,開曼羣島也正式實施《經濟實質法令》,對轄區註冊的沒有開展核心業務的空殼公司進行清理,避免其成為跨境避稅行為的通道。

    老牌「避稅天堂」的大門從此關上,藏污納垢的瑞士銀行和開曼羣島們成為歷史。

    黑暗縫隙之中逐漸有光照進來。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被迫用自己的專業金融知識幫監獄長偷稅漏稅洗黑錢,最後他終獲自由之時,也用一本厚厚的洗錢證據把真正的魔鬼送進了地獄。

    而現實生活中,這場關於「逃亡的財富」的真相,才剛剛被揭開冰山一角。

    參考資料:

    [1]《瑞士銀行業:富人避稅天堂終結》騰訊財經
    [2]《開曼羣島:避稅天堂的前世和未來》中國新聞周刊
    [3]《美媒深挖特朗普家族「逃稅門」:5.5億遺產稅實繳不足一成》澎湃新聞
    [4]《超級富豪們納稅記錄曝光!有人數年一分沒交……》中國經濟網
    [5]《美國頂級富豪納稅率僅3.4%,遠低於普通上班族》界面新聞
    [6]《疫情之下,美國貧富差距彷彿回到一百年前》新華社
    [7]《遺產稅,絕對的富人稅》環球雜誌
    [8]《遺產避稅與其中的保險規劃》現代商業雜誌社
    [9]《3000萬遺產納稅1034萬 爭議遺產稅80萬起徵點》21世紀經濟報道

    本文由《香港01》提供

    於本流動應用程式(App)或服務內所刊的專欄、股評人、分析師之文章、評論、或分析,相關內容屬該作者的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立場。